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丽英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莫里森
  • 5篇黑人
  • 3篇莫里森小说
  • 3篇黑人文化
  • 3篇《最蓝的眼睛...
  • 2篇异化
  • 2篇人格
  • 2篇人格异化
  • 2篇孩子
  • 2篇黑人家庭
  • 2篇父亲
  • 2篇父亲缺失
  • 1篇修辞
  • 1篇修辞手法
  • 1篇修辞作用
  • 1篇学生英语
  • 1篇眼睛
  • 1篇艺术魅力
  • 1篇英语
  • 1篇英语教学

机构

  • 8篇宁德师范高等...

作者

  • 8篇胡丽英
  • 1篇龚帆元
  • 1篇张传彪

传媒

  • 4篇宁德师专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福建省外国语...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最蓝的眼睛能给黑人带来什么?——重读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女主人公佩科拉对蓝眼睛的畸形渴望,不但反映了美国黑人女性被白人价值观所同化的现实,而且揭示了白人强势文化乃是造成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根源。作者莫里森透过《最蓝的眼睛》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美国黑人只有尊重和继承自己民族的文...
胡丽英
关键词:黑人文化人格异化
文献传递
中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现状的初步考察被引量:2
2010年
文学曾是中学英语课堂上的一朵奇葩,而今却被拒之门外。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宁德市各中学英语课堂上涉及文学的内容寥若晨星。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文学素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影响,探寻宁德市英语高考成绩不理想之症结,为改变本市英语教学局面略尽绵薄之力。
胡丽英龚帆元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试谈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父亲”缺失
父亲是孩子的精神偶像与物质生活提供者,然而,在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中读者却很难找到父亲的形象,尤其是正面父亲的形象。缺失父爱的黑人孩子往往陷入人生恶性循环的"马太效应"。莫里森小说通过"父亲"缺失,深刻表现了作者对完整和健...
胡丽英
关键词:黑人家庭父亲缺失孩子
文献传递
试谈托妮·莫里森小说的“父亲”缺失被引量:1
2009年
父亲是孩子的精神偶像与物质生活提供者,然而,在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中读者却很难找到父亲的形象,尤其是正面父亲的形象。缺失父爱的黑人孩子往往陷入人生恶性循环的"马太效应"。莫里森小说通过"父亲"缺失,深刻表现了作者对完整和健康家园的渴望,同时也从另一个视角控诉了黑人民族受到的戕害。
胡丽英
关键词:黑人家庭父亲缺失孩子
最蓝的眼睛能给黑人带来什么?——重读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被引量:3
2009年
女主人公佩科拉对蓝眼睛的畸形渴望,不但反映了美国黑人女性被白人价值观所同化的现实,而且揭示了白人强势文化乃是造成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根源。作者莫里森透过《最蓝的眼睛》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美国黑人只有尊重和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才能在白人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美国社会中健康生存。
胡丽英张传彪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黑人文化人格异化
浅谈莫里森小说中的色彩运用
2008年
莫里森小说的色彩语言有着深厚的意蕴,它揭示小说主题,预示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这些独特的色彩语给小说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胡丽英
关键词:莫里森色彩语言小说
最蓝的眼睛能否拯救黑人同胞?——解读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2007年
在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心灵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异化扭曲,发生了审美危机。同时,小说揭示了黑人民族只有保留住黑人文化,才能在两种文化的对撞中生存下来。
胡丽英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主流文化黑人文化
浅谈双关语及其修辞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双关语作为一种独特的、重要的修辞手法,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它有着不同的类型及其修辞作用,在英汉中运用颇为广泛。
胡丽英
关键词:双关语修辞作用修辞手法艺术魅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