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分子
  • 5篇细胞
  • 4篇抗原
  • 4篇抗原识别
  • 4篇TCR
  • 3篇脂质
  • 3篇脂质过氧化
  • 3篇免疫
  • 3篇过氧
  • 3篇过氧化
  • 2篇凋亡
  • 2篇信号
  • 2篇脂质体
  • 2篇受体
  • 2篇顺铂
  • 2篇顺铂诱导
  • 2篇宿主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离子
  • 2篇力学生物学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浙江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西湖大学

作者

  • 16篇张勇
  • 9篇娄继忠
  • 5篇陈伟
  • 3篇沈恂
  • 3篇陈伟
  • 2篇汤丽霞
  • 2篇陈伟
  • 2篇武鹏
  • 1篇武鹏
  • 1篇武鹏
  • 1篇田勇
  • 1篇许均瑜
  • 1篇李翀
  • 1篇陈辉
  • 1篇郝俊峰
  • 1篇尹巍巍
  • 1篇王剑松
  • 1篇韩玉刚
  • 1篇牛海涛
  • 1篇李书成

传媒

  • 9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第十次中国生...
  • 1篇第五届全国自...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2篇199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逆锁键非线性协同CD8塑造TCR抗原识别的特异性
2024年
目的自然进化的T细胞受体(TCR)能在动态复杂的物理化学微环境中特异性地识别外来抗原,同时很好地控制对自身抗原的交叉反应性。然而,大多体外改造且亲和力成熟的TCR易交叉于自身抗原,诱发非目标毒性,其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方法通过单分子力谱技术、分子动力学模拟、体外功能实验以及系统仿真,展开了详细的研究。结果(1)天然TCR能协同利用机械力和CD8识别外来抗原,表现出中等强度(最优)的逆锁键;这种机械协同互作依次诱导了p MHC构象变化和CD8配体结合域(CD8 LBD)的旋转,形成了柔性的TCR-p MHC结合界面,将天然TCR特异性提高超过10倍。(2)改造且高亲和力TCR识别外来抗原虽表现出超强的逆锁键,其紧密的结合界面反而限制了p MHC构象变化及CD8 LBD旋转,同时与自身抗原结合时也形成较强逆锁键,从而削弱了TCR特异性。(3)通过整合以上TCR识别抗原的动力学及结构特征,构建了一种依赖于力学参数的动力学图谱,能够帮助快速区分有无功能性以及潜在引起毒副作用的TCR-p MHC互作对。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天然与改造的TCRs其特异性的动态塑造过程,为未来筛选出高潜能、高特异性且对自身抗原交叉反应小的TCR-T提供了新策略。
秦瑞张勇施佳未武鹏武鹏李振海娄继忠娄继忠尹巍巍
关键词:高特异性自身抗原抗原识别自然进化TCR
神经突触后膜蛋白Neuroligin-1的力-电感知及其耦合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
2021年
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重要结构基础,电信号及生物力学信号动态耦合调控神经突触的形成和成熟。神经突触的动态连接主要由突触黏附分子间特异性原位互作调控,但黏附分子是否通过感知力、电信号来动态调控突触形成及其分子机制至今并不清楚。该问题是生物力学、力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前沿难点。
胡炜安辰毅张同同廖泰霖刘俊伟张勇欧阳波娄继忠许均瑜陈伟
关键词:黏附分子神经突触突触后膜突触形成
切向力促进TCR抗原识别的分子机制研究
2021年
T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TCR识别外源性抗原而产生免疫反应。生物力可促使TCR特异地识别呈递病原性抗原的pMHC。研究表明,相对于细胞膜的法向力以及剪切力均可触发TCR激活,完成抗原识别。本团队先前研究已经证明,法向力通过引起pMHC-I的构象变化致使TCR/pMHC-I的互作增强来调控TCR抗原识别。本文则着眼于剪切力调控TCR抗原识别的分子机制。
张勇娄继忠
关键词:抗原识别免疫反应TCR法向力构象变化
代谢途径演化的拓扑分析与非编码RNA的特征分析
由于代谢途径是由可遗传的因子构成的表型特征,其拓扑信息中包含了系统发生(phylogenetic)和表型(phenetic)组分。在后基因组时代,从整体角度衡量不同途径的“phylophenetic”特征成为可能。本文基...
张勇
关键词:细胞代谢非编码RNA基因表达
CD8选择性利用生物力增强TCR抗原识别的灵敏度和鲁棒性
2021年
目的辅受体CD8帮助T细胞受体(TCR)精准有效地区分"非我"和"自我"抗原以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然而,CD8如何贡献来增强TCR抗原识别灵敏度与鲁棒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方法和结果从原子、分子到细胞层面开展多尺度的力学生物学研究。首先,应用单分子力谱技术、体外功能实验发现:在生物力调控下,CD8可选择性地加速TCR正反馈响应。
秦瑞武鹏施佳未张勇娄继忠尹巍巍陈伟
关键词:力学生物学抗原识别单分子力谱TCRCD8正反馈
Hsp27通过调节Akt和p38 MAP Kinase信号通路抑制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
<正>顺铂是应用最多的肿瘤治疗药物之一,它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引起肿瘤细胞凋亡。但是,由于长期药物治疗往往引起肿瘤组织产生耐药性,造成治疗效果不佳。在某些肿瘤细胞和耐药性细胞中,热休克蛋白27的表达偏高,而且与耐药性相关。有...
张勇沈恂
文献传递
机械力调控PD-1介导的T细胞抑制
2024年
目的PD-1与其配体PD-L1或PD-L2结合后,可以抑制TCR信号、阻止T细胞活化,是抗肿瘤免疫疗法中广泛应用的检查点分子。然而PD-1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希望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研究PD-1与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明晰PD-1抑制T细胞的分子机制,为基于PD-1的抗肿瘤免疫疗法开发提供指导。方法综合利用生物膜力探针、分子动力学模拟、超分辨成像技术以及传统的免疫学手段研究了PD-1与其配体在力加载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以及机械力对PD-1信号的调控。结果PD-1与配体形成逆锁键,复合体结构除了在晶体结构中观察到的不受力的构象外,还存在一个力诱导以及力稳定的构象,而稳定这两种构象的相应残基的突变会削弱逆锁键并降低PD-1的抑制功能。基于DNA力探针的T细胞活化实验也证明机械力加载是导致PD-1信号活化以及T细胞抑制的重要因素。PD-L1的可溶性胞外结构域可以结合PD-1同时不提供外力,能与细胞表面表达的PD-L1竞争,从而削弱PD-1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结论PD-1与其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的T细胞抑制受机械力调控,PD-L1可溶性胞外结构域由于能结合PD-1同时不提供外力刺激,因此是一种潜在的PD-1阻断剂。
陈辉张勇崔蕾范娟陈伟陈伟
关键词:T细胞活化小鼠肿瘤胞外结构域阻断剂超分辨成像
Fe2+启动脂质体中脂质过氧化的机制:二价铁离子的双重功能、残留脂质过氧化物和脂过氧自由基的作用
本工作研究了Fe在脂质体系统中启动脂质过氧化的机制.研究发现:在潜伏期内第二次加入二价铁离子使得脂质过氧化前的潜伏期延长,无论何时,只要是在潜伏期内第二次加Fe,最终的潜伏期只取决于所加Fe离子的总量.这说明,Fe有双重...
沈恂汤丽霞张勇
文献传递
热休克蛋白27抑制顺铂诱导L929细胞凋亡的信号机制
张勇
关键词:顺铂热休克蛋白细胞凋亡硫氧还蛋白
新冠病毒入侵与免疫防御的分子力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2021年
病毒入侵宿主和免疫系统防御均受到了体内生理环境中的多种生物力的动态调控。然而生物力如何影响病毒入侵宿主以及宿主免疫细胞上重要的免疫受体(如T细胞受体——TCR及其辅受体CD8)如何利用生物力精准识别外来非我抗原来抵御外来病毒及肿瘤的攻击,其力学-化学耦合调控的分子机制均不清楚。我们将主要汇报一下近年来在病毒入侵与免疫防御方面的分子力学生物学的主要研究进展。
胡炜秦瑞张勇武鹏费攀宇张同同安宸毅尹巍巍李振海娄继忠陈伟
关键词:力学生物学病毒入侵免疫防御免疫受体宿主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