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秉旭

作品数:69 被引量:205H指数:9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1篇膨胀土
  • 12篇道路工程
  • 12篇路工
  • 10篇抗剪
  • 10篇抗剪强度
  • 9篇路基
  • 9篇干湿循环
  • 8篇边坡
  • 7篇路堤
  • 7篇公路
  • 6篇土路
  • 6篇波速
  • 4篇压实
  • 4篇压实膨胀土
  • 4篇加筋
  • 4篇剪切仪
  • 4篇FLAC3D
  • 3篇岩体
  • 3篇支挡
  • 3篇支挡结构

机构

  • 68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新疆北新路桥...
  • 2篇广西路建工程...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湖南省怀化公...
  • 1篇湖南路桥建设...
  • 1篇河南省交通规...

作者

  • 68篇韦秉旭
  • 16篇郑健龙
  • 13篇杨和平
  • 11篇黄震
  • 11篇刘龙武
  • 11篇刘雄
  • 8篇刘斌
  • 4篇周海波
  • 3篇梁军林
  • 3篇唐辉湘
  • 3篇周玉峰
  • 3篇张锐
  • 3篇刘清芳
  • 3篇刘鹏
  • 3篇高兵
  • 2篇王保田
  • 2篇王年香
  • 2篇陈尤
  • 2篇刘义虎
  • 2篇杨守华

传媒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中外公路
  • 3篇交通科学与工...
  • 2篇公路
  • 2篇工业建筑
  • 2篇桂林工学院学...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公路工程
  • 2篇兰州工业学院...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路基工程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湖南交通科技
  • 1篇建筑设计管理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为了解决现有节理岩体力学参数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所述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σ<Sub>c</Sub>、岩石的软硬程度m<Sub>i</S...
韦秉旭黎瑞洪张耿铖刘清芳王建疆李建雄李至悦
文献传递
预留核心土环向刻槽对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开挖后,在初始应力作用下,围岩松动变形、掌子面失稳,易产生较大内空位移,导致拱顶坍塌、地表下沉等病害。针对软弱破碎围岩的力学特性,提出预留核心土环向刻槽开挖法,并结合工程实例,以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核心土对软岩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影响。利用FLAC3D软件模拟隧道在不同长度及半径核心土条件下的开挖过程,分析掌子面附件围岩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预留核心土能减少隧道开挖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极大改善掌子面的受力情况,约束掌子面及附件围岩位移,控制塑性变形;核心土的长度及半径影响其对围岩稳定性的作用效果,它们存在一个最合理值。
韦秉旭唐辉湘
关键词:隧道工程预留核心土掌子面FLAC3D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膨胀土堑坡局部稳定性分析
2008年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针对南友路膨胀土堑坡破坏的实际情况,对堑坡的滑面形态及强度参数进行合理假定,对膨胀土堑坡局部浅层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考虑了坡腰裂隙及深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堑坡浅层破坏主要是由于坡腰以下部分的土体先发生失稳,导致上部土体失去支撑而发生牵引式破坏,同时得知在2 m左右的堑坡表层最容易引起局部失稳.
李可师王丽娟韦秉旭
关键词:膨胀土抗剪强度
宁明灰黑色膨胀土实用型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将湿度变量引入本构方程就意味着考虑吸力的影响,而湿度变化必将引起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的变化。为此,在深入分析理想弹塑性本构方程、流动法则和屈服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常规三轴试验结果,提出宁明灰黑色膨胀土实用型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如将饱和土的弹塑性本构方程中的弹性参数E、μ以及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中的强度参数C、φ考虑为随含水量和体积应力变化的函数,即将它们考虑为随湿度场变化的场变量,则可得到非饱和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韦秉旭
关键词:岩土工程三轴试验
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
郑健龙杨和平程平章为民张世俊张锐吴万平王年香梁军林马绍昆刘龙武姚海林杨守华韦秉旭王保田
“膨胀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获得了2008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和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南科院主要创新工作包括:针对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中遇到的膨胀土路基与构造物地基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
关键词:
关键词:公路建设膨胀土路基施工工艺
基于BR-BP神经网络的高液限黏土改性剂掺量预估方法
2023年
【目的】为预测在不同湿度、温度、初始含水率环境下高液限黏土降水至稳定含水率所需的水泥和石灰改性剂掺量,【方法】以广西来都高速的高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湿法击实试验、液塑限试验及改进CBR试验,设计考虑初始含水率、改性剂掺量、温度、湿度4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对稳定含水率的影响,基于贝叶斯正则化(BR)算法的改进BP神经网络,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的高液限黏土改性剂掺量预估模型,将该模型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结果显示:以湿法最佳含水率21%作为降水目标值是可行的,所提出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改性剂掺量预估模型较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为精确。【结论】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预测施工现场不同工况下所需石灰、水泥掺量,现场焖料后含水率和模型计算的稳定含水率均低于21%,石灰、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后路堤压实度均可达到94%以上。研究成果对于高液限黏土改性剂掺量预测及路堤填筑技术具有借鉴意义。
李臣光陈亮胜梁松林张寒冰韦秉旭
关键词:高液限黏土
一种CBR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堤填料CBR(California Bearing Ratio)值的测量方法。本发明提供的CBR试验方法,与现有的标准CBR试验方法比较有以下不同点:1)CBR筒为侧向浸水方式,代替标准试验中的上部浸水方...
杨和平郑健龙韦秉旭刘龙武
文献传递
一种柔性加筋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挖方边缘的修砌,特别是铁路、公路或坝等的边坡或斜坡的柔性加筋支挡结构。本发明还涉及该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支挡结构具有如下结构特征:在支挡结构的底层为透水基础层,在支挡结构与开挖面之间有透水层,该...
郑健龙杨和平韦秉旭
文献传递
基于工程应用的膨胀土本构模型被引量:25
2007年
采用侧限有荷膨胀试验,研究了膨胀土有荷膨胀率和上部荷载、终了含水量以及过程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据此推导出了可以用来计算膨胀土路堤随含水量以及上部荷载变化而变形的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含水量一定的条件下,有荷膨胀率与上部荷载半对数呈线性关系,终了含水量与上部荷载半对数呈线性关系,有荷膨胀率与过程含水量呈线性关系;该模型是利用室内常规试验可以得到的,能反映研究地区岩土体主要性状的应用型本构模型。
韦秉旭周玉峰刘义高郑健龙
关键词:道路工程膨胀土本构模型含水量
膨胀土边坡非饱和渗流及渐进性破坏耦合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膨胀土边坡受降雨影响产生膨胀变形,是典型的非饱和土多场耦合问题。为探究降雨入渗对其渐进性破坏的失稳过程,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膨胀土弹塑性本构关系和应变软化理论,利用应变软化模型、FLAC3D二次开发平台和内置FISH语言,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非饱和渗流、膨胀变形和应变软化的多场耦合数值分析法。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该方法探讨了降雨入渗条件下膨胀土边坡非饱和渗流、位移响应及渐进性破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膨胀变形和应变软化受控于非饱和渗流的时空分布,对边坡位移响应过程影响显著,也易导致饱和-非饱和分界带形成剪应力集中区。膨胀土边坡渐进性破坏由局部破坏转变为整体性失稳,其塑性破坏区首先随悬挂型暂态饱和区的变化向坡内扩展,雨后逐渐形成第二条由坡脚向坡顶扩展的滑动带,呈现出多重滑动性和后退牵引式的破坏特征。
陈亮胜韦秉旭廖欢张寒冰
关键词:膨胀土非饱和渗流渐进性破坏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