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衍

作品数:17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杆菌
  • 9篇耐药
  • 8篇不动杆菌
  • 5篇球菌
  • 5篇鲍曼不动杆菌
  • 4篇碳青霉烯
  • 4篇葡萄球菌
  • 4篇青霉烯
  • 4篇耐药金黄色葡...
  • 4篇金黄色葡萄球...
  • 4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甲氧西林
  • 4篇甲氧西林耐药
  • 4篇甲氧西林耐药...
  • 4篇革兰
  • 4篇革兰阴性
  • 3篇药敏
  • 3篇药敏试验
  • 3篇阴性杆菌
  • 3篇万古霉素

机构

  • 17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衢州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7篇陈衍
  • 13篇俞云松
  • 5篇傅鹰
  • 4篇蒋琰
  • 4篇王海萍
  • 3篇刘丽琳
  • 3篇周志慧
  • 2篇祝进
  • 1篇赵锋
  • 1篇徐正才
  • 1篇杨青
  • 1篇史可人
  • 1篇陆军
  • 1篇应可净
  • 1篇潘孔寒
  • 1篇王燕飞
  • 1篇张俊丽
  • 1篇杜小幸
  • 1篇高建平
  • 1篇陈琼

传媒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强我国社区相关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社区相关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CA-MRSA)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呈现流行趋势,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CA-MRSA在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基因背景上与医院获得性MRSA均存在差异,且不同地区流行的主要CA-MRSA克隆也存在较大差异。该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CA-MRSA的定义、流行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和相关毒力因子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我国在CA-MRSA 的流行现状、分子遗传特征、诊治及防控策略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陈衍俞云松
关键词:甲氧西林抗药性社区获得性感染
两种注射用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摘要: 目的 比较海正美特和美平对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选取来自国内多个省市的非重复临床菌株418株,包括大肠埃希菌104株,肺炎克雷伯菌104株,变形杆菌56株,其他肠杆菌52株,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为5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根据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为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 菌株,各组分别为52、52和28株.两种注射用美罗培南分别为日本住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平和中国浙江海正辉瑞制药公司生产的海正美特,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6版)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两种美罗培南对不同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两种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的敏感率基本在85%以上,对ESBLs稳定;对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33.3%、31.4%和58.8%、52.9%.结论 海正美特与美平对肠杆菌科细菌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均较低.两种美罗培南对ESBLs稳定,对主要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无差异.
徐正才全晶晶史可人王燕飞王海萍陈衍俞云松
关键词:肠杆菌科鲍氏不动杆菌美罗培南抗菌活性
中国不动杆菌属细菌中OXA-24-like碳青霉烯酶流行情况及传播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OXA-24-like碳青霉烯酶在国内不动杆菌属细菌中的流行情况及传播机制。方法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从全国23个省市、67家医院中收集了2880株不动杆菌属细菌。通过PCR筛选碳青霉烯酶耐药基...
刘丽琳陈衍王海萍俞云松
文献传递
革兰阴性杆菌中NDM-1金属酶分布及传播机制研究
目的:了解国内NDM-1金属酶在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的流行分布情况及传播机制。 方法:收集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8所医院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共1184...
陈衍傅鹰蒋琰俞云松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
ICU内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的溯源分析与院感控制被引量:11
2016年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获得耐药与克隆传播能力,耐药菌已呈世界流行趋势,其耐药性的发展与传播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根据2014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地区17所教学医院不动杆菌属占临床分离菌的11.11%,仅次于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属,居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首位。不动杆菌属中93%为鲍曼不动杆菌,19.7%属于广泛耐药(XDR)菌。XDR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存在耐药克隆传播风险。
高建平潘孔寒陈衍应可净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院感控制ICU临床分离菌不动杆菌属革兰阴性杆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MIC分布及不同药敏试验方法比较
目的调查浙江地区8家医院临床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万古霉素MIC值分布情况,研究不同万古霉素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陈衍俞云松祝进陆军
关键词:万古霉素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药敏试验
文献传递
宋内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相关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宋内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相关耐药基因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31株宋内志贺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PCR法检测DNA旋转酶A亚单位(gyrA)、拓扑异构酶IVC亚单位(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并对PCR结果进行测序分析,同时用PCR法对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和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变异基因[aac(6’)-Ib-cr]进行筛选。结果131株宋内志贺菌对萘啶酸的耐药率达100%,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全部敏感,对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嚼唑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3.9%、92.8%和93.2%。94%的萘啶酸耐药宋内志贺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出现下降。萘啶酸耐药菌株gyrA均发生单点83位丝氨酸一亮氨酸(Ser→Leu)突变,但parC未发生突变;未检出qnr和nnc(6’)-Ib-cr基因。结论萘啶酸耐药宋内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降低,其产生的主要机制为gYrA发生83位Ser→Leu替换。
范建中蒋琰陈衍俞云松
关键词:DNA促旋酶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分布及不同药敏试验方法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常见致病菌,可引起皮肤感染、慢性骨感染、败血症及心内膜炎等各类感染.尤其是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出现,更是给全世界的医院带来了难题.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于1958年首次投入使用,随后即被广泛用于治疗MRSA引起的严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由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获得vanA基因而产生对万古霉素的耐药,至今全世界已报道11例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而自1997年日本报道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问题就一直引起医疗界的广泛关注[ 2].另外,即使按照现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万古霉素药物敏感实验折点(最低抑菌浓度MIC值≤2 mg/L)判断为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临床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病例也屡有报道,这种治疗欠佳的原因可能为其万古霉素MIC值的上升[3].本研究收集浙江省8家医院临床分离MRSA菌株,应用Etest方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万古霉素的MIC值,了解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性,并对Etest方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测量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值进行比较分析.
祝进陆军陈衍俞云松
关键词: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万古霉素MRSA菌株微量肉汤稀释法
革兰阴性杆菌中NDM-1金属酶分布及传播机制研究
目的了解国内NDM-1金属酶在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的流行分布情况及传播机制。方法收集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8家医院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共11848株,用PCR方...
陈衍傅鹰蒋琰俞云松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金属酶多重耐药
文献传递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的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30株CRKP,测定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二代测序平台对所有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并进行耐药基因筛选。结果30株CRKP分离自8个不同临床科室,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和尿液。药敏试验显示,30株CRKP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及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均不敏感;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70%;对多黏菌素E和替加环素的敏感率高,分别为100.0%和90.0%。经WGS检测共发现48种耐药基因。30株CRKP均携带blaKPC-2,29株(96.7%)同时携带多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r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rmtB和aadA2为主;27株(90.0%)同时携带oqxA和oqxB喹诺酮类耐药基因;3种磷霉素耐药基因中,29株(96.7%)携带fosA,18株(60.0%)携带fosA3;23株(76.7%)CRKP携带sul1的磺胺类耐药基因;30株还同时携带不同型别的ESBLs、氨基糖苷类和磷霉素耐药基因。其中,28株(93.3%)还同时携带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所有菌株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在所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多黏菌素完全符合,在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也存在较高的一致性。结论CRKP同时携带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呈现多重耐药表型。WGS在预测细菌耐药表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丁月平陆军李曦陈衍周志慧
关键词:全基因组测序耐药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