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飞

作品数:26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释学
  • 13篇解释学
  • 6篇哲学
  • 6篇私营经济
  • 5篇主义
  • 5篇文本
  • 4篇哲学解释
  • 4篇哲学解释学
  • 4篇文本意义
  • 4篇本意
  • 3篇论理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哲学化
  • 2篇入世
  • 2篇前见
  • 2篇唯物
  • 2篇相对性
  • 2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毛泽东
  • 2篇绝对性

机构

  • 22篇扬州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作者

  • 25篇陈海飞
  • 3篇张树新
  • 2篇王金福
  • 1篇韩沛伦
  • 1篇李晓

传媒

  • 4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高校理论战线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经济师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常德师范学院...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现代乡镇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理解的“客观性”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立场被引量:1
2008年
一切理解活动的发生都必须以理解对象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文本一经产生便具有了自身的意义,文本意义不因理解者的理解而改变,文本意义相对于理解者而言具有客观性。"读者赋予文本意义"的观点既不能避免自身的逻辑矛盾,也不符合人们理解活动的实际,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消极的后果,对此我们应当保持自觉的解释学意识。坚持理解的客观性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意义重大。
陈海飞
关键词:解释学文本意义客观性马克思主义研究
试析毛泽东民族资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02年
通过对毛泽东民族资本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探讨其在50年代发生转变的主客观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及它对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发展私营经济所具有的历史借鉴作用。
陈海飞
关键词:毛泽东所有制结构私营经济市场经济
客观性理解原则与对马克思文本的理解被引量:1
2009年
一切理解活动的发生都必须以理解对象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文本一经产生便具有了自身的意义,文本意义不因理解者的理解而改变,文本意义相对于理解者而言具有客观性。在对马克思文本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客观性理解原则,反对主观性理解立场。
陈海飞
关键词:文本客观性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私营效济
2003年
私营经济在现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它与现实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又与其有着某种一致性。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研究党对私营经济政策的调整过程,分析当代私营经济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从而探索出中国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陈海飞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私营经济生产力
如何界定文本意义的理解对象?
2008年
解释学以对文本的理解为特殊研究对象,对文本的理解的实质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作为理解对象的文本意义不应当是作者的主观意图、文本的字面意义、文本意义,应当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陈海飞
关键词:解释学文本意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问题被引量:3
2003年
在解释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件事”一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有一个客观的、不依赖于读者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等人)的作品。肯定文本对象不依赖于读者、马克思文本的意义是马克思赋予的,这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前提。哲学解释学揭示了理解的条件性、历史性、相对性,但不能由此得出马克思著作的原意不可正确理解的结论。
王金福陈海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解释学
理解与循环被引量:2
2005年
解释学循环本质上不是形式逻辑意义上的循环论证,而属于辩证法的矛盾,体现了理解过程中的辩证法,理解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过程;解释学循环决定了理解的根本性质是相对的,但相对的理解中就已经包含着绝对的成分,理解的性质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辨证统一。
陈海飞
关键词:解释学循环形式逻辑辩证法
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非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cquired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dependent coagulation factors, ADVKDCF)是并不少见的进行性、系统性出血性疾...
陈海飞
关键词:血液内科学
文献传递
论前见被引量:6
2007年
传统解释学主张克服前见以达到对文本的绝对把握,哲学解释学把前见看作理解的本体论处境,是理解得以可能的本体论条件,前见是无法超越的。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人首先属于历史,同时历史又是属于人的历史。在本体论意义上,一切理解都是从前见出发的理解,是无法超越的;在方法论意义上,一切理解又都是不断超越前见的理解,前见又都是可以并且应该被超越的。对前见本身应当保持自觉的解释学意识,我们应该认识到理解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多样性与统一性,以及理解的可能性、局限性、派生性等等。前见决定了理解的相对性,同时又决定了理解的绝对性,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陈海飞
关键词:前见相对性绝对性解释学
“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难题读解被引量:3
2007年
伽达默尔通过对狄尔泰所代表的传统解释学的"方法"的批判,揭示了理解的"真理",而他用"真理"反对"方法"又导致了相对主义的任意理解。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区分"真理"与"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真理"是"方法"的基础,而"方法"是通达"真理"的必由途径。理解是相对的同时又是绝对的,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陈海飞
关键词:真理伽达默尔解释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