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平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2篇综合征
  • 2篇高血压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胆红素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重塑
  • 1篇修饰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胆红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直接胆红素
  • 1篇清胆
  • 1篇缺血
  • 1篇缺血修饰
  • 1篇缺血修饰蛋白

机构

  • 5篇大理学院附属...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吴新华
  • 5篇王小平
  • 3篇姚超永
  • 3篇董宵
  • 3篇尹雪艳
  • 3篇朱学创
  • 3篇李利华
  • 3篇李雪艳
  • 1篇杨峥
  • 1篇陈章荣
  • 1篇何泉
  • 1篇罗开良
  • 1篇杨瑛
  • 1篇向玉鸾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缺血修饰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号杀手",目前临床主要根据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来确诊,由于心电图的确诊率不足50%,而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在心肌坏死后3~4 h才能测出,所以不能帮助临床医师在第一时间挽救心肌。多方面研究证明缺血修饰蛋白可敏感地反映心肌缺血状况,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现就近年来缺血修饰蛋白的发现、检测、临床应用及其局限性方面的研究予以综述。
王小平吴新华
关键词:缺血修饰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大理地区≥17岁的1 843名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大理地区≥17岁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2.4%,其中汉族的患病率(35.6%)高于白族(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知晓率为59.6%,治疗率为43.6%,控制率为16.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4,95%CI(1.081,1.106)]、体质指数[OR=1.194,95%CI(1.150,1.244)]、血尿酸[OR=1.003,95%CI(1.002,1.005)]、三酰甘油[OR=1.079,95%CI(1.019,1.142)]、吸烟[OR=1.335,95%CI(1.009,1.765)]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饮酒[OR=0.601,95%CI(0.438,0.823)]是保护因素。结论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急需建立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
李利华姚超永李雪艳董宵朱学创王小平尹雪艳吴新华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影响因素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自然人群样本1480例,采用问卷调查吸烟、饮酒以及服药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空腹抽血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1480名居民中男性886名,女性594名,年龄20~84岁。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γ-谷氨酰转肽酶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血肌酐以及体质指数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对log转换的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四分位数分析发现,四组间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有显著差异,尤其是最高四分位数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上述协变量之后,最高位四分位数和最低位四分位数相比高血压患病风险增高74%(OR=1.74,95%CI为1.13~2.68,P=0.01)。结论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血压水平正相关,且可预测高血压。
王小平李利华姚超永李雪艳董宵朱学创尹雪艳吴新华
关键词:Γ-谷氨酰转肽酶血压高血压
血清胆红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05-07邀请大理市西电小区所有≥17岁且有完整资料的1750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及血清胆红素等。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标准将人群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结果资料完整的1750名居民中有代谢综合征374例,发生率为21.4%,与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代谢综合征组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4.7±2.4)比(5.2±2.2)μmol/L,P=0.002],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直接胆红素与总胆固醇(r=-0.22)、三酰甘油(r=-0.28)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7)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11,P=0.015)。与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最低三分位数组比较、中间三分位数组和最高三分位数组总胆固醇[((5.5±0.9)、(5.2±0.9)比(5.8±1.2)mmol/L]、三酰甘油[(2.1±1.4)、(1.8±1.1)比(2.8±3.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0.9)、(3.1±0.8)比(3.4±1.0)mmol/L]均降低(均P<0.01)。在调整性别和年龄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最低三分位数组和最高三分位数组比较,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高78%(OR=1.78,95%CI1.32~2.40,P=0.001),而中间三分位数组和最高三分位数组比较,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直接胆红素可能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相关,且其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病。
姚超永李利华李雪艳董宵朱学创王小平杨峥尹雪艳吴新华
关键词: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代谢综合征
PDTC对大鼠心肌梗死后NF-κB与MMP-2表达及心肌胶原重塑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为PDTC干预(PD)组和心肌梗死对照(MI)组,另设假手术(SH)组,每组大鼠6只。PD组于术后24h腹腔注射PDTC 80mg·kg-1·d-1,连续给药28d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心功能,处死动物,计算总胶原、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和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NF-κBp65及MMP-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结果与SH组比较,MI组和PD组的总胶原、Ⅰ型胶原、Ⅰ/Ⅲ胶原比值明显增大,NF-κBp65和MMP-2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I组比较,PD组总胶原、Ⅰ型胶原、Ⅰ/Ⅲ胶原比值改变明显减轻,NF-κBp65和MMP-2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TC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激活,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如MMP-2)表达有关。
陈章荣吴新华罗开良何泉杨瑛向玉鸾王小平
关键词:心肌重塑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核转录因子Κ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