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涂钊榕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试卷
  • 3篇数学
  • 3篇高考
  • 2篇试卷评析
  • 2篇理科
  • 2篇考试
  • 1篇多层面
  • 1篇试题
  • 1篇数学试题
  • 1篇数学思想
  • 1篇数学素养
  • 1篇四棱锥
  • 1篇理科试卷
  • 1篇命题
  • 1篇教育
  • 1篇教育机会
  • 1篇教育资源
  • 1篇教育资源分配
  • 1篇考试卷
  • 1篇考试说明

机构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涂钊榕
  • 2篇庄静云
  • 1篇陈淑贞
  • 1篇陈清华

传媒

  • 3篇福建中学数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中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思想的研究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能力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核心内容.函数是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也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只有深刻理解函数的本质及内涵,从函数与方程思想的高度指导解题,才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高中数学知识...
涂钊榕
关键词:数学数学思想
文献传递
一道高考题的拓展
2011年
对于2011年高考福建省数学试题的难度,众说纷纭,笔者同意古人云: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应该注意到的是,于高考试卷而言,作为试题研究者,应多层面深入研究.以下是笔者对2011年高考理科第20题(Ⅱ)(ⅱ)作的一些思考.如图,四棱锥P?
涂钊榕庄静云陈清华
关键词:高考题数学试题高考试卷高考理科多层面四棱锥
理科试卷的评析
2011年
高考,作为社会教育机会及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工具,基本目标在于从经历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中选拔人才.这就必然地决定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数学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更进一步地,《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和《2011年福建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也就必然地是福建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
陈淑贞涂钊榕
关键词:高考命题理科试卷试卷评析《考试说明》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机会
基于交汇的试卷评析
2011年
本着《课标》的培养目标,以选拔为基本目标的高考,关注的是考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关注的是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学习潜能.高考为了体现其全面检验考查目标的功能,选择在知识交汇处设置命题成为必然.
涂钊榕庄静云
关键词:数学素养试卷评析交汇处高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