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枕梅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育秧
  • 3篇旱床育秧
  • 2篇移栽
  • 2篇移栽期
  • 2篇水稻
  • 2篇高产
  • 1篇优质稻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生化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特性
  • 1篇穗期
  • 1篇热量指标
  • 1篇作物
  • 1篇晚稻
  • 1篇温度
  • 1篇结实率
  • 1篇经济作物

机构

  • 5篇江西省农业科...

作者

  • 5篇涂枕梅
  • 3篇刘仁根
  • 3篇李会兴
  • 2篇吴美华
  • 1篇刘勋
  • 1篇罗奇祥
  • 1篇章和珍
  • 1篇彭春瑞
  • 1篇杨成春

传媒

  • 3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科技
  • 1篇全国腐殖酸化...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0
  • 1篇198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腐殖酸混合肥在经济作物上肥效的研究
究除考察了不同肥料的增产效应外,试验期间还对作物生育性状、经济性状、抗病能力进行了测定,生长期间对植株养分含量、产品品质及施肥前后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腐混肥有肥效稳长的特点,与等养分化肥对比,有一...
罗奇祥涂枕梅
关键词:腐殖酸肥料复合肥料经济作物肥效
水稻旱床育秧高产的生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研究结果表明,旱床育秧在旱态条体下,秧苗根系发达,有抗逆、早发、早熟、高产的生长优势和生理生化基础,早稻理论产量分析,比水育秧增产8,9%~22.0%,同江西1991年7.89万公顷大面积试验示范、每公顷增产稻谷901.5公斤、增产16.4%的结果相吻合。
涂枕梅李会兴刘勋刘仁根
关键词:水稻旱床育秧生理生化特性
优质稻高产结构分析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3
1990年
发展优质稻生产,不仅可以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我省粮食优势,发展商品生产,增加出口创汇。但目前我省优质稻品种的产量普遍较低,限制了生产的发展。为了模清我省主要优质稻品种的高产结构,寻找其高产途径,我们于1989年1月份,对南城、
涂枕梅彭春瑞章和珍吴美华杨成春王福泉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二季晚稻旱床育秧品种、播量、移栽期的产量结构和热量指标的研究
1996年
水稻旱床育秧原为北方寒地一季稻区抗低温育秧技术,引入南方双季稻区用于早稻育秧后,为拓宽该技术的应用面,我们于1993年对二季晚稻旱床育秧品种、播量、移栽期的产量结构和热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的热量条件下,二季晚稻旱床育秧选用中熟、大穗型杂交稻组合,7月28日前移栽,秧龄控制在25d左右,可获得节约专用秧田和增产的良好效果,产量可超过7500kg/ha。播量与移栽期的产量关系,以移栽期的作用效果>播量。早、中、迟三类不同熟期品种.全生育期所需总积温依次为2731.6~2707.2、2890.3~2947.1、3032.5~3140.9℃,早栽早熟系数分别为0.29、0.43、0.86。
涂枕梅李会兴刘仁根吴美华
关键词:旱床育秧播量移栽期晚稻二季晚稻
二晚旱育播扦期和穗期温度与结实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本试验以中熟杂交稻“协优2374”为供试组合,采用盆栽,对二晚旱床育秧播期、播量、栽期、栽插深度和抽穗期温度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早播(6月22~27日)、稀播(每公顷450kg)、早栽(7月28日以前),是争取早熟、确保安全齐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浅栽分蘖早发,熟期提前,穗粒数多,结实率高。抽穗日平均温度与结实率呈正相关,低于20℃和苞期低温、抽穗期温度回升,结实率均低。
李会兴涂枕梅刘仁根
关键词:旱床育秧移栽期温度结实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