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开贵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胆囊管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43例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09年6月间,对43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高度怀疑有胆总管继发性结石的患者,在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用胆道镜探查胆管并清除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中,18例探查阴性,2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直径2-6 mm。21例以取石网套取后,一次或分次自胆囊管取出;4例用取石网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行胆总管侧壁小切开33例,留置T形管5例,全组无并发症,术后平均8.4 d出院。结论经胆囊管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都可考虑选择经胆囊管途径行胆管探查取石术。
- 汪开贵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术纤维胆道镜
- 粘蛋白MUC1和MUC2在含结石之肝内胆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通过检测胆色素型和胆固醇型结石肝内胆管上皮组织中粘蛋白1(mucinl,MUC1)和粘蛋白2(mucin2,MUC2)的表达情况,探讨粘蛋白与不同类型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以及与肝内胆管上皮癌前病变转化的关系.方法:2...
- 汪开贵
- 关键词:粘蛋白结石
- 文献传递
- 胆囊颈管外膜下间隙分离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Calot三角胆囊颈胆囊管外膜下间隙分离法(简称外膜下分离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2642例LC术中应用外膜下分离法解剖分离胆囊颈和胆囊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42例LC成功2591例(98.07%),中转剖腹手术51例(1.97%),3例(0.11%)术后残留胆总管远端小结石,无胆管和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全组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LC术中应用外膜下分离法,可有效防止胆管和血管损伤,减少胆管和胆囊管残端残留结石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汪开贵吴心闩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颈胆囊管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切开探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管切开探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722例LC病例中306例胆囊管切开探查情况。结果:胆囊管切开探查中,发现胆囊管结石109例;经胆囊管切口行胆道造影46例,发现胆总管结石16例(其中胆囊管、胆总管均有结石者10例),发现胆管损伤1例,胆管异常3例。总阳性发现率为38.9%。结论:LC病例选择性胆囊管切开探查,可为术中胆道造影检查、胆道镜取石提供途径,可减少并发症,提高LC质量。
- 汪开贵吴心闩
- 关键词:胆囊管探查
- MUC1在含不同类型结石肝内胆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通过检测胆色素型和胆固醇型结石肝内胆管上皮组织中黏蛋白1(mucin1,MUC1)的表达,探讨黏蛋白与不同类型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相关性。方法:2001年4月~2004年3月,共收集肝内结石病行肝叶切除40例,其中胆红素钙结石32例;胆固醇结石8例;对照组12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病例肝内胆管上皮组织中MUC1的表达情况。结果:MUC1在对照组、胆固醇结石组和胆红素结石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0%(3/12)、37.5%(3/8)和65.6%(21/32)。黏蛋白的表达强度也同步增强。结论:MUC1在对照组胆管上皮组织中有表达,但在肝内结石胆管上皮组织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而不同类型结石病例中MUC1的表达亦有差别,因而提示MUC1表达与不同类型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有关。
- 汪开贵孟翔凌
- 关键词:黏蛋白肝内胆管结石
-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孔胜兵吴心闩汪开贵朱少问
-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胰腺占位性病变手术治疗
- 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状况评定被引量:3
- 2003年
- 汪开贵徐元勇王刚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术后睡眠状况经腹腔镜手术剖腹手术
- 粘蛋白与肝内胆管结石关系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05年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表达部分粘蛋白,肝内胆管的病变伴随粘蛋白分泌的变化。本文就粘蛋白与肝内胆管结石关系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 汪开贵孟翔凌
- 关键词:粘蛋白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粘蛋白细胞表达胆管上皮蛋白分泌
- 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外胆管残留和复发性结石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在胆囊切除或胆总管探查术后肝外胆管残留和复发性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应用十二指肠镜治疗的31例肝外胆管残留和复发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1例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全部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成功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治愈30例,治愈率约96.8%。术后1例因并发胆管炎中转剖腹手术,2例并发少量出血,4例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结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胆石症术后的并发症或其症状再发诊断价值高。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是非手术治疗肝外胆管残留和复发性结石的有效手段。
- 汪开贵刘刚
-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治疗
- 免支架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临床经验及技术改进65例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经济且不损伤Oddis括约肌等诸多优点。随着高清腹腔镜、电子胆道镜的推广应用和缝合材料的改进,近年来LCBDE胆道一期缝合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免支架LCBDE一期缝合已被临床研究证实安全有效[1]。但是,鉴于术后胆漏并发症的顾虑,免支架LC+LCBDE一期缝合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笔者团队于2017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对65例无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实施免支架LC+LCBDE一期缝合术,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进,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詹志林包长军唐慧鹏孔胜兵汪开贵
- 关键词:一期缝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上腹部手术史电子胆道镜术后胆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