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昊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弯曲菌
  • 4篇空肠
  • 4篇空肠弯曲菌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 2篇叠氮
  • 2篇荧光定量PC...
  • 2篇溴化
  • 2篇溴化乙锭
  • 2篇耐药
  • 2篇基因簇
  • 2篇EMA
  • 1篇多态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脂寡糖
  • 1篇沙门菌
  • 1篇沙星

机构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深圳市南山区...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10篇顾一心
  • 10篇张茂俊
  • 10篇梁昊
  • 5篇张建中
  • 4篇段永翔
  • 4篇何利华
  • 3篇鞠长燕
  • 2篇邓义贞
  • 2篇付燕燕
  • 2篇王敏
  • 1篇孟凡亮
  • 1篇王佳奇
  • 1篇于俊峰
  • 1篇宋立
  • 1篇尤元海
  • 1篇刘夏阳
  • 1篇邓俊良
  • 1篇李颖
  • 1篇刘红莹

传媒

  • 5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菌核酸提取方法对荧光定量PCR检测差异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常见食源性病原菌及粪便中病原菌DNA提取方法对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以弯曲菌、副溶血弧菌和沙门菌为模型菌株,分别采用水煮法、细胞裂解法、试剂盒法(过滤法和磁珠法)提取病原菌DNA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对试验结果作差异比较分析;应用细胞裂解法和过滤法分别提取24份随机抽样的粪便标本DNA,针对细菌16SrDNA特异序列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2种DNA提取方法对于病原菌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在不同菌种、不同浓度的条件下,细胞裂解法提取细菌纯培养物DNA的Ct值均低于其他三种方法(P<0.05),水煮法、过滤法、磁珠法的Ct值之间的比较结果呈现多样性。细胞裂解法提取粪便标本的病原DNA为模板进行细菌16S rDNA特异序列的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阳性18份,阴性6份,试剂盒过滤法提取24份粪便标本检测结果皆为阳性。结论在对纯培养的3种食源性病原菌进行荧光定量PCR鉴定时,为节省时间和成本可应用细胞裂解法或水煮法提取模板DNA,与2种商业试剂盒(过滤法和磁珠法)相比效果较好;对粪便标本病原菌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时,试剂盒提取粪便标本病原DNA的扩增效果优于细胞裂解法。
闻子钰梁昊顾一心鞠长燕马艳萍段永翔张茂俊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感染性腹泻患者弯曲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监测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我国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现状。方法采用体外分离培养以及特异核苷酸检测法对某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持续8个月的弯曲菌感染的监测。2013年4-11月持续收集北京某医院感染性腹泻门诊患者粪便标本278份,分别采用直接划线培养、增菌培养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感染性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现状。结果 278份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使用分离培养和特异核苷酸检测共有16份标本为空肠弯曲菌阳性。其中直接划线培养分离到6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2.2%(6/278),增菌培养分离到2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0.7%(2/278);特异核苷酸检测获得14份阳性标本,阳性率为5.0%(14/278)。分离培养、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弯曲菌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25,P=0.039)。结论本次检测结果表明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弯曲菌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国内最新报道7.1%。与直接分离培养相比,增菌培养法检测粪便中弯曲菌的灵敏度显著降低。real-time PCR法能够快速检测腹泻患者弯曲菌的感染情况,其灵敏度(14/16,87.5%)高于分离培养(6/16,37.5%)。
刘夏阳于俊峰顾一心梁昊张茂俊
关键词:弯曲菌实时荧光定量PCR
空肠弯曲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及其耐药机理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宿主来源空肠弯曲菌对喹诺酮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分析耐药菌株的耐药机制。方法利用96孔琼脂稀释法分析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两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102株检测耐药的菌株和27株敏感菌株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其耐药机制。结果234株空肠弯曲菌中共筛查到218株(93.16%)萘啶酸耐药菌株,其中鸡粪和鸭粪来源菌株耐药率均为100.00%,腹泻病人粪便来源菌株耐药率是97.96%,食品动物来源菌株耐药率是97.83%,牛粪来源菌株耐药率是77.97%,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鸡粪和鸭粪来源菌株耐药率最高;211株(90.17%)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其中鸡粪和鸭粪来源菌株耐药率均为100%,腹泻病人粪便来源菌株耐药率是91.84%,食品动物来源菌株耐药率是95.65%,牛粪来源菌株耐药率是77.97%,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鸡粪和鸭粪来源菌株耐药率最高。所有的耐药菌株gyrA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都存在Thr-86-Ile点突变。gyrB基因相关区域测序显示不存在有意义突变。结论我国分离空肠弯曲菌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耐药严重,gyrA基因QRDR内的Thr-86-Ile突变能引起空肠弯曲菌对喹诺酮类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高水平耐药。
付燕燕顾一心宋立李颖段永翔梁昊张茂俊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萘啶酸环丙沙星耐药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空肠弯曲菌的遗传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为分析我国弯曲菌遗传特征,本研究根据已发表多株弯曲菌的全基因组测序特征及比对结果自行设计基因芯片,利用芯片对我国不同宿主来源菌株进行遗传特异性分析。方法根据前期基因组水平比对分析的结果,利用Combimatrix tiling Custom ArrayTM90K芯片,设计DNA芯片。芯片包含已测序菌株ICDCCJ07001、269.97、NCTC11168、81-176、81-116和RM1221共3384个CDS的探针序列,以及空肠弯曲菌耐药及致病性相关2个质粒共80个CDS的探针序列,与脂寡糖的合成相关基因簇16种共219个CDS的探针序列、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簇7种共160个CDS的所有序列。对我国不同宿主来源27株分离菌株提取DNA,利用芯片进行杂交,获得杂交信息并分析不同菌株CDS分布特征分析及聚类特点。结果中国菌株的主要变异区域主要存在于与脂寡糖、荚膜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簇、鞭毛修饰相关的基因簇、DNA限制/修饰相关的基因簇以及空肠弯曲菌Mu样噬菌体基因簇。基因组水平不同来源菌株CDS分布的聚类结果没有发现显著的宿主归因特点,但GBS相关菌株脂寡糖合成相关基因组成具有共性特征。结论通过验证以及与过去研究的比较,本次研究中的基因芯片技术结果准确可信,本研究所用基因芯片在分析空肠弯曲菌基因多态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可用于弯曲菌遗传特征和重要毒力因子的分析和检测。
梁昊刘红莹尤元海顾一心张艾煜王敏何利华孟凡亮张建中张茂俊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基因芯片
我国607株不同宿主来源弯曲菌耐药基因簇aadE-sat4-aphA-3分布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不同宿主来源弯曲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确定耐药菌株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簇aadE-sat4-aph A-3的分布,并初步了解耐药菌株的菌型特征。方法利用琼脂稀释法分析不同宿主来源菌株针对链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对耐药的221株菌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筛查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簇aad E-sat4-aph A-3的分布情况。选取不同来源共100株耐药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耐药菌株的菌型特征及遗传相关性。结果 607株弯曲菌中共筛查到221株(36.41%)链霉素耐药株(MIC≥4μg/ml),其中腹泻患者来源菌株耐药率33.33%(78/234)、鸡来源菌株耐药率35.14%(123/350)、猪来源菌株耐药率86.96%(20/23)。空肠弯曲菌耐药率14.37%(51/355),结肠弯曲菌耐药率67.46%(170/252)。24株(10.86%)链霉素耐药弯曲菌中筛查到aad E-sat4-aph A-3耐药基因簇,分别来自腹泻患者14株、鸡4株、猪6株。100株耐药菌株共分为58种ST序列型。结论结肠弯曲菌链霉素耐药率明显高于空肠弯曲菌,猪源弯曲菌耐药率显著高于人源和鸡源,空肠弯曲菌与结肠弯曲菌中均筛查到aad E-sat4-aph A-3耐药基因簇。
张艾煜顾一心梁昊邓义贞何利华张建中张茂俊
关键词:基因簇弯曲菌
EMA-qPCR检测活沙门菌方法研究
2020年
目的为解决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的问题,探索一种快速定量检测“活的”沙门菌的技术路线。方法将不同浓度叠氮溴化乙锭(EMA)作用于不同浓度的死/活沙门菌后,用qPCR检测沙门菌Ct值,确定EMA的最优使用浓度。在混合菌量为106、105、104、103 CFU/mL,活菌比例为0%、10%、30%、50%、70%、100%条件下,确定EMA处理过的活菌+死菌,未加EMA的活菌+死菌,未加EMA的活菌+生理盐水三组菌的Ct值,研究EMA-qPCR法对死/活沙门菌的区分能力。结果EMA浓度低于50μg/mL,EMA处理活菌组与EMA未处理活菌组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考虑,EMA最优使用浓度为10μg/mL。采用10μg/mL EMA进行预处理,混合菌量为106、105、104、103 CFU/mL时得出的结果一致:活菌比例为0%,≤50%,>50%时,EMA处理过的活菌+死菌与未加EMA的活菌+死菌两组Ct值差异(ΔCt)分别为≥5,≥1,<1。同时,除活菌比例0%外,其他活菌浓度下,EMA处理过的活菌+死菌与未加EMA的活菌+生理盐水两组Ct值无明显差异。结论菌量为103~106 CFU/mL时,通过10μg/mLEMA作用,EMA处理过样品与未加EMA处理样品的ΔCt值≥1,可考虑样品中沙门菌活菌比例≤50%。
鞠长燕闻子钰段永翔顾一心梁昊马艳萍张茂俊
关键词:CT值沙门菌
空肠弯曲菌脂寡糖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我国空肠弯曲菌脂寡糖(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的序列特征,获得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的特异DNA序列特征。方法选择132株空肠弯曲菌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OrthoMCL软件,进行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DNA的同源性分析并以特异型别基因簇的特异序列为靶位点,建立PCR方法,根据特异引物序列以及扩增产物大小,识别菌株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的主要型别。结果在132株菌中,105株菌的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的DNA序列属于14个已确定的LOS型别,27株菌为新型LOS,根据DNA的同源性可分为10个新型别,分别命名为CDC1~10。LOS合成相关基因序列中存在大量的多聚A/T、多聚G/C结构以及碱基的插入、缺失等突变,部分突变有可能导致LOS相关合成酶及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影响其抗原性。针对A、B、C、CDC8型LOS的特异DNA序列建立的PCR鉴定方法可在50株测序菌株的基因组中得到验证。结论10种LOS新型别的发现有利于更准确地鉴定空肠弯曲菌,解释LOS的抗原多样性特征。空肠弯曲菌的LOS核心区合成相关基因簇序列多样丰富,存在大量多聚结构和DNA序列的突变,是潜在的导致LOS抗原多样性的原因。主要LOS分型的PCR法可用于快速筛查5种特异LOS型,但仍需要更多菌株的验证。
王佳奇王佳奇顾一心梁昊梁昊张建中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脂寡糖遗传多态性
EMA-qPCR检测空肠弯曲活菌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食品中“活的”空肠弯曲菌的技术方案。方法通过对103 CFU/m^10^6CFU/mL的空肠弯曲菌进行叠氮溴化乙锭(EMA)的前处理研究,建立区分死菌与活菌的EMA前处理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检测弯曲菌的方法相结合,建立EMA-qPCR组合检测技术,并进行模拟食品标本的验证。结果空肠弯曲菌在103 CFU/mL^10^6CFU/mL内,EMA的最优使用浓度为5μg/mL,5μg/mL的EMA-qPCR可区分出死/活空肠弯曲菌混合物中的死菌和活菌,并成功应用于模拟食品标本中“活的”空肠弯曲菌的检测。结论EMA-qPCR可作为快速定量检测样本中“活的”空肠弯曲菌的方法。
闻子钰顾一心梁昊王佳奇鞠长燕马艳萍张茂俊段永翔
关键词:活菌空肠弯曲菌
北京市零售鸡肉标本中弓形杆菌污染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零售鸡肉标本中弓形杆菌的污染情况。方法随机购买北京地区6个农贸市场零售鸡肉样本60份,应用驱动增强双孔滤膜法对鸡肉样品进行弓形杆菌的分离培养,利用多重PCR及16S rRNA、rpo B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菌株及菌种鉴定。结果 60份零售鸡肉样本弓形杆菌的检出率为73.33%(44/60)。44份阳性标本中,共获得125株弓形杆菌分离株,其中以嗜低温弓形杆菌为主(91.20%),其次是布氏弓形杆菌(8.00%),斯氏弓形杆菌(0.80%)。两种及以上菌种混合污染率为15.00%(9/60)。结论驱动增强双孔滤膜法可有效分离肉类样本中弓形杆菌。本地区零售鸡肉样本中弓形杆菌污染严重,鸡肉中嗜低温弓形杆菌的污染高于布氏弓形杆菌。
王敏顾一心梁昊付燕燕何利华张建中张茂俊
关键词:鸡肉
规模化养殖肉鸡泄殖腔拭子弯曲菌分离及PFGE分型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了解规模化养殖肉鸡弯曲菌的带菌现状,比较2种基础培养基对于粪便标本弯曲菌检出差异,获得菌株菌型特征。本研究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共300份肉鸡泄殖腔拭子,分别应用Columbia、Karmali 2种基础培养基,采用滤膜过滤法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结合革兰染色、生化鉴定以及PCR方法对疑似菌落进行弯曲菌菌种鉴定;选择60株空肠弯曲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并用BioNumerics软件对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00份泄殖腔拭子样品中,弯曲菌的检出率为51.33%(154/300)。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40%(120/300)和14.67%(44/300),空、结肠弯曲菌混合感染的感染率为3.33%(10/300)。检测标本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率显著大于结肠弯曲菌(P<0.01)。应用Columbia、Karmali培养基对弯曲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125/300)、42.67%(128/300),2种基础培养基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种培养基的补充使用样本的检出率增加了15%(45/300)。本次滤膜过滤法同时获得相同培养条件下标本中其他细菌3种,分别为:Cellulosimicrobiumsp.、Microbacteriumsp.、Helicobacter brante,共45株。60株空肠弯曲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共分为39个带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发现规模化养殖肉鸡中弯曲菌的携带情况较为严重,相同鸡场及不同鸡场分离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带型呈多样性特征。滤膜过滤法能够有效检测家禽肛拭子标本中弯曲菌,缩减了因使用选择性抗生素添加剂的成本。本研究没有检出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外的其他弯曲菌菌种。
邓义贞顾一心何利华张艾煜梁昊张建中张茂俊邓俊良
关键词:弯曲菌分离率COLUMBI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