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贤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志贺菌1、2类整合子及ISCR1携带情况与耐药性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志贺菌1类、2类整合子及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1)携带情况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K-B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59株志贺菌的药敏情况。以煮沸法制备细菌总DNA作为PCR扩增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1类、2类整合子及ISCR1并测序分析。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经BLAST程序与Gen-Bank数据库标准株比对分析。结果 159株志贺菌中,53株福氏志贺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88.68%,其次是链霉素81.13%、氯霉素及SMZco均为56.60%,多重耐药率77.36%;106株宋氏志贺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7.17%,其次是SMZco95.28%、四环素83.96%、庆大霉素76.42%,多重耐药率98.11%。1类整合子阳性118株,其中典型1类整合子23株,共有5种基因盒,分别为aad A2、aad A1、dfrⅠ、blaoxa-10及blaoxa-1;非典型1类整合子95株,基因包括int I1、aad A、blaoxa-1和IS1等;2类整合子阳性89株,其基因盒有dfr A1、satl及aad A1;1类、2类整合子同时阳性的菌株70株。未发现ISCR1阳性菌株。整合子阳性菌株中多重耐药率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90.65%vs 50%,P<0.05)。结论 1、2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志贺菌中且与志贺菌的多重耐药相关。
- 董利娟杨贤王俊祁伟吕星梁帆
- 关键词:志贺菌属整合子类
- 志贺菌属外排泵AcrAB-TolC及其调控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氟喹诺酮志贺菌外排泵Acr AB-Tol C基因及其调控基因mar OR、acr R、sox S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使用K-B纸片扩散法筛选临床耐药菌,测定加入泵抑制剂羰基氢氯苯腙(CCCP)后萘啶酸、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PCR扩增外排泵基因acr A、acr B及其调控基因mar OR、acr R、sox S并测序。结果 159株志贺菌中共筛选出11株氟喹诺酮耐药菌株;加入质子泵抑制剂后2株耐药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下降;7株耐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不变;2株耐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上升。基因测序发现氟喹诺酮耐药菌株外排泵Acr AB-Tol C调控基因mar OR第36、37、38、39位存在CATT碱基缺失。结论泵抑制剂可部分抑制外排泵的活性。mar OR突变可能与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有关。
- 杨贤董利娟祁伟程玉谦吕星梁帆
- 关键词:志贺菌属喹诺酮类
- marA-soxS-rob调控系统对不同时期宋内志贺菌多重耐药性变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志贺菌是导致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每年约有1.65亿人感染此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细菌性痢疾已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健康卫生的重要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志贺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多重耐药菌株比例随之增多。细菌外排泵表达水平的提高可导致多种抗菌药物在其胞内浓度下降,包括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氯霉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从而导致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
- 程玉谦杨贤祁伟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株宋内志贺菌耐药性变迁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 AcrAB-tolC外排泵及marA-soxS-rob调控系统对福氏志贺菌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AcrAB-tolC外排泵及mar A-soxS-rob调控系统对福氏志贺菌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45株2009至2013年分离自天津地区多家三级甲等医院肠道门诊患者粪便样本的福氏志贺菌.采用改良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随机选择10株环丙沙星耐药株和10株环丙沙星敏感株,分析其靶位酶基因(gyrA和parC),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外排泵基因(acrA和acrB)及调控基因(marA、soxS和rob)的携带情况,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抑制试验检验外排泵基因及调控基因对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外排泵基因及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采用t检验比较这些基因在环丙沙星耐药株和敏感株中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10株环丙沙星耐药株均存在gyrA和parC突变,环丙沙星耐药株CR2同时携带qnrS1,环丙沙星耐药株CR5同时携带aac(6&#39;)-Ib-cr基因.10株环丙沙星敏感株均未检测到外排泵基因及调控基因突变;而10株环丙沙星耐药株中,除CR10外,其余菌株均检出soxRS突变.加入CCCP后,喹诺酮类药物对10株环丙沙星耐药株的MIC均下降至原值的1/4 ~ 1/8,而对10株环丙沙星敏感株的MIC无变化或仅下降至原值的1/2.与环丙沙星敏感株相比,环丙沙星耐药株acrA、acrB、marA和soxS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或P<0.01).结论 外排泵机制可能在福氏志贺菌对环丙沙星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mar A-soxS-rob调控系统发挥着调节泵基因表达的作用,且soxRS基因序列的改变可能是影响此调控系统的重要原因.
- 程玉谦杨贤祁伟
- 关键词:志贺菌属环丙沙星外排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