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运
- 作品数:22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胫骨骨搬运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有效性。[方法]对来本院治疗的5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术后50 d完成骨搬运,然后通过血管造影、肢体存活情况及随访观察评价疗效。[结果]52例中45例获得满意疗效,随访时间2~3年,肢体缺血坏死症状完全改善。7例术后仍有严重下肢缺血坏死,行下肢截肢术。总有效率为87%。[结论]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可以有效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杨松运朱世英莫松全王飞凤
- 关键词:胫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西部地区县级基层医院开展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法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治疗颈椎复合性损伤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方法:通过选择本院下颈椎骨折脱位、小关节交锁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32例,采用先从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再从颈椎前路切开,切除后纵韧带,彻底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安放生物膜保护脊髓,取相同大小和形状的自体髂骨块植入间隙内;安放内固定物。然后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和JOA评分、Frankel分级。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随访期间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和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满意。
- 莫松全吴天清杨松运李春梅安明和潘东川陶建红
- 关键词:下颈椎生物膜
- 用颈椎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用颈椎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对其施行后路手术复位治疗,再为其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板螺钉内固定术进行前路手术治疗,然后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发生骨折脱位的颈椎均复位良好,其骨折颈椎临近椎间隙的高度及颈椎的生理曲度均恢复正常。本组患者均未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食道瘘等并发症及脊髓神经功能恶化、病情加重等情况。本组患者颈椎内的植骨均已融合,未发生植骨块脱出或假关节形成,其内固定物均未发生松动、移位且无硬膜囊受压的表现。与术前的JOA评分相比,本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颈椎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确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朱朝均杨松运唐发兵李炼莫松全安明和陈翔陶建宏
-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颈椎脱位关节突绞锁
- 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全段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全段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52例胫骨全段骨折的患者进行微创切口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然后定期随访复查X片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肢的功能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50例获得满意疗效,骨折按期愈合,下肢功能良好;1例出现伤口感染,行清创皮瓣转移植皮术;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行翻修手术。结论: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全段骨折,内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杨松运朱世英何兴川
- 关键词:微创
- 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分型及规范化治疗策略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归纳总结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不同类型,制定出适合临床医师便于快速理解掌握的分型方法,根据分型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规范化治疗策略,以利于临床医师及时、准确诊断与治疗。方法第一个阶段纳入自2015-01—2017-01手术治疗的50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结合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方案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先提出初步分型及规范化治疗策略。第二个阶段纳入自2017-02—2020-01手术治疗的60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根据前期总结的初步分型及治疗策略进行诊断及治疗,术后根据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验证分型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效果。第三个阶段完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分型方法以及规范化治疗策略。结果1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12~24)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110°~140°,平均122.8°;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85~100分,平均86.3分;膝关节IKDC评分为86~100分,平均88.9分。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分型中将多发韧带损伤常合并的膝关节周围骨折、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血栓形成纳入分析,更具临床指导意义,有利于一线临床医师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规范化治疗策略中贯穿微创理念,加强治疗过程中对韧带及周围组织血供的保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
- 杨松运陈刚何兴川李刚池朱朝均
- 关键词: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临床分型韧带修复
- 骨科手术中突发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的抢救治疗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提高在骨科手术中突发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探索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方法,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6例在术前未发现血栓,但在骨科手术中突发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抢救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6例中,术中经抢救及溶栓治疗,其中4例复苏,预后良好,2例死亡。[结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死亡率极高,特别是发生在手术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断总结,制订更加完善的抢救治疗方案,减少病死率。
- 杨松运吴天清莫松全王飞凤李刚池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阿替普酶心肺复苏
-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金属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37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7例患者随访9~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Kuderna评分进行评估:优3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7.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减少软组织及骨膜剥离,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可以广泛应用。
- 吕国庆张天宏杨松运彭笳宸吴术红
- 关键词:锁定加压接骨板股骨近端骨折
-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P-选择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测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P-选择素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适合的诊断临界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病人,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含量进行数据分析及绘制ROC曲线。结果术前DVT组与非D...
- 杨松运何兴川
- 关键词:P-选择素深静脉血栓ROC曲线
- 文献传递
-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P—选择素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测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P-选择素在单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适合的诊断临界值。
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单髋关节置换术的...
- 杨松运
- 关键词:P-选择素深静脉血栓ROC曲线髋关节置换术
- 文献传递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盲点与对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盲点及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根据骨骼结构、生物力学和材料结构力学特点,采用拉力螺钉骨折断端加压、固定粉碎骨折块及腓骨钢板固定等方法治疗119例患者。[结果]101例患者骨折愈合返院取出内固定物,参照Johner-Wruhs评定标准:优79.45%,良10.63%,差9.92%,优良率90.08%,4例因皮瓣肌肉感染发生坏死形成窦道骨不愈合,3例因骨缺损致骨延迟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采用拉力螺钉骨折断端加压、固定粉碎骨折块及腓骨钢板固定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李健何兴川杨松运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胫腓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