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移植术后并发脊柱结核1例被引量:2
- 2006年
- 莫松全吴天清初同伟
- 关键词:肝移植脊柱结核
- 骨科手术中突发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的抢救治疗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提高在骨科手术中突发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探索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方法,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6例在术前未发现血栓,但在骨科手术中突发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抢救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6例中,术中经抢救及溶栓治疗,其中4例复苏,预后良好,2例死亡。[结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死亡率极高,特别是发生在手术过程中,必须提高认识,断总结,制订更加完善的抢救治疗方案,减少病死率。
- 杨松运吴天清莫松全王飞凤李刚池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阿替普酶心肺复苏
- 肩关节结核临床误诊分析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肩关节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误诊的肩关节结核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因肩关节疼痛3个月~1年就诊,左肩2例,右肩2例;其中1例有肺结核病史,误诊为肩关节炎;1例误诊为肩关节滑囊炎伴细菌感染;1例误诊为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误诊为肩袖损伤行手术治疗,术后切口不愈合。误诊时间3个月~1年。4例均在关节镜下行病灶清理+闭式冲洗引流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证实为肩关节结核,正规服用抗结核药物,4例随访12个月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80~95分。结论 肩关节结核诊断困难,漏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特别是对有结核病史的患者,应及早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从而减少误诊。
- 杨松运李刚池张雷莫松全朱朝均
- 关键词:肩关节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抗结核药关节镜检查
- 骨科围手术期大面积急性肺栓塞的早期救治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诊断、救治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救治的6例的骨科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我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骨盆及/或下肢骨折患者458例,其中6例发生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发病率为1.3%,其中1例发生于术中,5例发生于术后4周内,经抢救,4例死亡,1例脑死亡,随访3个月仍未恢复自主意识,1例治愈出院,死亡率为66.7%。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创伤骨科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发生突然,诊断困难,治疗棘手,死亡率高。骨科医生应加以重视,围手术期内早期预防下肢深静脉的发生是最重要的环节。
- 莫松全
- 关键词: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肺栓塞救治
- 膝关节退行性变化如何做运动康复
- 2019年
- 什么是膝关节退行性变化膝关节退行性变化在医学上又称为膝关节肥大性关节炎,属于骨质疏松类别,这种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人群,所以也称之为老年性关节炎。老年性骨质出现退化,是诱发膝关节退行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当进入中老年后,一切组织器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
- 莫松全
- 关键词:关节退行性变股四头肌
- 骨质疏松的常见运动治疗方法
- 2020年
- 骨质疏松是骨病中的一种,有多种因素引起,易发于中老年人群,主要是骨组织有正常钙化,钙盐与机制成正比。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可发于任何年龄段,主要是症状是骨骼疼痛、易出现骨折。在治疗的过程中,最大危险便是易于骨折。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只强调对钙元素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却忽略运动的重要性。为此,在对骨质疏松疾病治疗期间,患者应当全面认识运动治疗方法在其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莫松全
- 关键词: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
- 氨甲环酸联合磺达肝癸钠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和磺达肝癸钠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探讨失血量与围手术期血栓形成的关系,以期达到减少出血和降低深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发生率的目的。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8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四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42例。按照不同的预定方案进行围手术期止血和抗凝(A组:术前使用生理盐水,术后使用磺达肝癸钠抗凝;B组:术前使用氨甲环酸止血,术后使用磺达肝癸钠抗凝;C组:术前使用生理盐水,术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D组:术前使用氨甲环酸止血,术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观察记录四组患者的出血指标:术中出血量(Intraoperative bleeding,IB)、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的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reagent,APTT)、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静脉血栓栓塞症、DVT、大出血及肺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A组、B组、C组、D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及合并症比较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各组的HB、HCT、IB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的HB、HCT、IB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后检验显示:A组的HB丢失量大于B组,C组的HB丢失量大于D组,A组的HCT丢失量大于B组,C组的HCT丢失量大于D组,A组的IB大于B组,C组的IB大于D组,可以推断使用氨甲环酸止血的效果明显。术前各组的FIB、PT、APTT、D-D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的APTT、D-D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PTT明显长于其余3组,D组的D-D水平
- 欧阳建元李炼安明和张武文弟生朱朝均唐发兵莫松全
- 关键词:磺达肝癸钠深静脉血栓出血氨甲环酸髋关节置换
- 血浆P-选择素在初次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浆P-选择素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在低分子肝素钠干预下手术前后血浆P-选择素含量,绘制ROC曲线,算出不同临界点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似然比并进行比较分析;并测量D-二聚体含量,用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结果:术后发生DVT组P-选择素含量较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DVT组D-二聚体含量较非DV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选择素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其最佳预测DVT形成的临界值为8.0 ng/ml。
- 杨松运李刚池徐少华莫松全王飞凤何兴川
- 关键词:P-选择素全髋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
- 胫骨骨搬运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有效性。[方法]对来本院治疗的5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术后50 d完成骨搬运,然后通过血管造影、肢体存活情况及随访观察评价疗效。[结果]52例中45例获得满意疗效,随访时间2~3年,肢体缺血坏死症状完全改善。7例术后仍有严重下肢缺血坏死,行下肢截肢术。总有效率为87%。[结论]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可以有效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杨松运朱世英莫松全王飞凤
- 关键词:胫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西部地区县级基层医院开展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法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治疗颈椎复合性损伤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方法:通过选择本院下颈椎骨折脱位、小关节交锁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32例,采用先从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再从颈椎前路切开,切除后纵韧带,彻底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安放生物膜保护脊髓,取相同大小和形状的自体髂骨块植入间隙内;安放内固定物。然后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和JOA评分、Frankel分级。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随访期间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和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满意。
- 莫松全吴天清杨松运李春梅安明和潘东川陶建红
- 关键词:下颈椎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