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保生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衰竭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性
  • 2篇通气
  • 2篇缺血
  • 2篇重症
  • 2篇卒中
  • 2篇误诊
  • 2篇疗效
  • 2篇呼吸机
  • 2篇机械通气
  • 2篇急性
  • 2篇急诊
  • 2篇梗死
  • 1篇丁胺
  • 1篇丁胺卡那
  • 1篇丁胺卡那霉素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损...
  • 1篇心功能

机构

  • 16篇肇庆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杨保生
  • 7篇区志明
  • 4篇梁军
  • 4篇蔡海林
  • 2篇蔡英丽
  • 2篇陈建军
  • 1篇冼少眉
  • 1篇殷万春
  • 1篇陈东梅
  • 1篇蔡健梅
  • 1篇马咏梅
  • 1篇黄琼芳
  • 1篇莫俊宁
  • 1篇李又佳
  • 1篇陈锦灿
  • 1篇周路
  • 1篇林小波
  • 1篇岑庆君
  • 1篇梅敏
  • 1篇陈铸雄

传媒

  • 4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肇庆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方法我院2012-03-2014-03急诊留观或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研究组)以及在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胱抑素C与其他相关危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胱抑素C与上述危险因素是否存在正相关性,了解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和三酰甘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升高、体质量、BMI、血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胱抑素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身高、体质量、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与胱抑素C无相关性(P>0.05);患者收缩压、血糖水平以及年龄与胱抑素C存在相关性(P<0.05),且患者收缩压、血糖水平升高、年龄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对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且胱抑素C是影响患者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胱抑素C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且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收缩压、血糖水平及年龄因素有正相关性,能够用于临床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对预防、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前景。
周灿富陈铸雄梁军杨保生蔡海林区志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胱抑素C
替格瑞洛替换疗法和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ACS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替换疗法和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CPGR)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ACS合并氯吡格雷抵抗患者6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其中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14d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及炎症反应变化情况。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呼吸困难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14d,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及呼吸困难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替换疗法有更好的抗血小板和降低炎症反应的效果,且降低了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陈建军蔡英丽杨保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
组织化卒中救治体系的建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绩效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以卒中中心建设为平台,探索如何因地制宜构建急性卒中救治体系,观察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对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效能提高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建立前(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救治的1 02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卒中中心建立后(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的1 7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的管理绩效指标、临床治疗绩效指标、并发症预防的绩效指标、二级预防绩效指标、康复治疗绩效指标以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多学科合作建设卒中救治体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入院-静脉溶栓时间(DNT)由卒中救治体系建立前的120 min缩短至82 min,静脉溶栓比例、平均住院费用较体系建设前明显上升(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脑卒中住院死亡率及去骨瓣减压术比例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血管内治疗比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入院48 h内和出院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康复治疗比例、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化的卒中救治体系建立可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又佳钟志耕韩小妍周路黄燕杨保生陈锦灿陈东梅殷万春莫俊宁罗宋宝黄惠琴翁国媚梅敏
关键词:卒中中心
食道瘘致多器官功能损害误诊1例
1999年
杨保生
关键词:食管瘘多器官功能损害误诊
血Hcy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
2014年
目的:对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56例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56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6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对其展开血Hcy、C反应蛋白( CRP)水平检测,并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血Hcy、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 P<0.05),且前者检测结果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cy水平的增加会对脑梗死的发生产生显著影响,为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值得关注。
周灿富蔡海林杨保生区志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梗死影响因素
急诊应用呼吸机治疗40例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率、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等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急诊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呼吸机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体征,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愈率。
周灿富蔡海林杨保生区志明
关键词:急诊呼吸机重症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ADL评分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辅助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基于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持续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白介素(IL)-6、D二聚体表达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5.31±0.48)分低于对照组(7.96±0.57)分,ADL评分(76.52±8.46)分高于对照组(65.89±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6.51±1.46)ng/L、D-D(2.51±0.31)mg/L低于对照组IL-6(8.36±1.51)ng/L、D-D(3.96±0.4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缺损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值得应用。
周灿富杨保生区志明梁军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
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预后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5例急性心源性水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低呼气末正压组(A组)和高呼气末正压组(B组),比较两组血气、CVP、BP、HR、尿量、X线胸片的变化和并发症。结果:通气治疗2 h后两组血气的变化,两组通气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通气过程中两组CVP、BP、HR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气末正压水平的选择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治疗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低水平呼气末正压为更安全而有效的通气策略。
陈浩波杨保生区志明林小波冼少眉黄琼芳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心源性肺水肿预后
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将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用于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组研究,根据治疗结果分成研究组(n=32,治疗成功)与参照组(n=28,治疗失败),两组均连接呼吸机行辅助呼吸,对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器官功能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通气前MAP、pH、PaCO2、PaO2、SaO2各项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通气后pH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通气后MAP水平与参照组相比,相对更低(P<0.05),研究组通气后PaCO2、PaO2、SaO2各项血气指标水平与参照组相比,相对更高(P<0.05);两组通气前多器官衰竭、电解质紊乱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通气后多器官衰竭率为43.75%,与参照组46.88%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通气后电解质紊乱率为34.38%,与参照组65.63%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辅助呼吸效果理想,可改善血气指标,纠正电解质紊乱,值得应用。
陈建军蔡英丽杨保生
关键词:呼吸机急性脑出血呼吸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CT、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B型尿钠肽(BNP)水平,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AMI合并H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其中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35例,Ⅲ级48例,Ⅳ级17例,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90例单纯性AMI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PCT、BNP水平,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舒张末期前后径(LAE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PCT、BNP水平与LVEDD、LAED、LVEF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BNP水平分别为(13.01±2.28)μg/L、(470.33±20.51)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1.43)μg/L、(127.50±11.0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血清PCT、BN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DD、LAED分别为(67.48±8.80) mm、(60.10±7.19) m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60.69±5.37) mm、(52.01±4.50) mm,LVEF为(34.20±3.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6.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BNP水平与LVEDD、LAED均呈正相关(r=0.440、0.604、0.563、0.792,P<0.05),与LVEF均呈负相关(r=-0.415、0.430,P<0.05)。结论 AMI合并HF血清PCT、BNP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对其检测可评估患者心功能情况。
周灿富梁军杨保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B型尿钠肽心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