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静

作品数:13 被引量:27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教育
  • 4篇用户
  • 4篇教学
  • 3篇原创
  • 3篇UGC
  • 2篇性教育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用户满意
  • 2篇用户满意度
  • 2篇用户生成内容
  • 2篇原创性
  • 2篇生成动因
  • 2篇人工智能
  • 2篇教育变革
  • 2篇教育技术
  • 2篇教育信息
  • 2篇教育信息化
  • 2篇教育应用
  • 1篇地平线
  • 1篇地平线报告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6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杜静
  • 4篇万力勇
  • 4篇黄荣怀
  • 3篇陈慧
  • 3篇赵呈领
  • 1篇蒋立兵
  • 1篇王晓晨
  • 1篇马丹
  • 1篇张进宝
  • 1篇高媛
  • 1篇张定文
  • 1篇周伟
  • 1篇黄志芳
  • 1篇刘晓琳

传媒

  • 4篇中国电化教育
  • 2篇开放教育研究
  • 2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情报杂志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软件导刊.教...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教育技术专业型人才在行业中的发展趋势
2014年
企业大学与企业E-learning在全球崛起和迅速发展,给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带来了希望。阐述了企业E-learning和企业大学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结构,指出了教育技术专业与企业大学的企业E-learning的联系,并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在企业大学与企业E-learning行业中的发展做一些探索。
陈慧杜静马丹
关键词:教育技术企业E-LEARNING
面向智能教育的三个基本计算问题被引量:50
2019年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技术正在推动整个社会转型,人类社会将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为特征的智能时代,人们期待教育发生系统变革,向“智能教育”转型和演进。本文首先论述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包括:1)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强化教育变革诉求;2)社会信息化正“倒逼”学校课堂教学改革;3)智能技术被期待破解课堂教学改革困境;4)智能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基本特征正逐渐形成共识。在综合分析当前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智能教育关键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智能教育的三个基本计算问题,即认知计算、行为计算和环境计算,并深度剖析了面向学习绩效提升的认知计算、面向教学过程重构的行为计算和面向学习环境优化的环境计算的缘起及待研究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融合认知计算、行为计算、环境计算的“计算教育学”要素模型,期待人们对面向智能教育的基本计算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共存共生,推动教育变革健康有序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黄荣怀黄荣怀杜静周伟王欢欢杜静刘德建
关键词:智能教育人工智能
原创性教育用户生成资源概念解析及组成研究
网络影响着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网络也为学习资源的生成提供了新的途径,用户生成资源对教育尤为重要,它们在网络中数量巨大、形式多样且创作者数量多,如果能够将原创用户生成资源合理应用于教育,将为教育资源的生成提供新的途径.本研...
杜静赵呈领万力勇黄荣怀
关键词:网络教学原创性
全球教育信息化语境下的教育技术发展预测及应用模式探索——“首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回顾被引量:6
2016年
2016年1月14—16日,"首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与美国新媒体联盟(NMC)联合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承办。本次大会以"创平台、定方案、看趋势、促交流"为主题,旨在分享中美双方智慧教育现状,达成有关智慧教育发展趋势及潜在困难或挑战的共识,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快速发展。200余名国际专家、业界青年学者、中小学代表参与了此次会议,并就目前智慧教育的发展现状、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展开了深度交流与互动。
王晓晨张进宝杜静张定文高媛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智慧教育地平线报告
知识组织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知识组织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知识组织技术和方法能够为资源的组织方式和存储形式给予新的启示。但就目前而言国内将知识组织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并不是很多,知识组织方法也只是给出了大致分类并未进行具体的过程描述。该文描述了六种知识组织方法的过程,同时列举出知识组织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三个应用:知识可视化、学习元、教育资源数字版权保护,给出了知识组织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优点,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赵呈领杜静万力勇陈慧
关键词:知识组织知识组织方法教育应用
原创性教育UGC的生成动因、生成模式与激励机制研究
网络影响着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网络资源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新方式。如今,学习者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正式学习上,非正式学习也将逐渐被学习者重视,因此对网络中原创性资源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原创性资源的存在使得学习者可以通...
杜静
关键词:用户生成内容虚拟社区
文献传递
原创性教育UGC生成动因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意义]原创性教育UGC的存在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这将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而用户的积极参与是原创性教育UGC生成的前提和保障。[方法/过程]基于动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从个体和社会两个维度提出了原创性教育UGC的生成动因假设模型,共建立16个理论假设,同时以原创性教育UGC的创作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发现助学者动机、利他主义、成就感与满足感以及终身学习思想等因素均对用户的创作意向有积极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杜静万力勇赵呈领
关键词:用户生成内容原创性生成动因
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视角被引量:30
2014年
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其应用价值已不断凸显,并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文章对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的概念、源起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的特征、分类、驱动因素、知识组织和演化机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万力勇赵呈领黄志芳杜静陈慧
面向新一代学习者的教育教学创新路径探究被引量:12
2017年
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带来学生需求的改变和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变,由此引发教育教学创新的诉求。教育教学创新既需满足新一代学习者更强烈的主体意愿,为其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助其建构更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和养成更具创新性的问题解决能力,又需要妥善应对信息技术融合教育教学时不同内容载体带来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差异、新一代学习者期待的课堂差异性管理、技术融合课堂中教师关注点的常态化转移以及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普遍性缺乏等现实挑战。基于"重塑教与学方式,重构课堂形态是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基本路径"这一核心理念,提出三位一体的创新路径框架,既可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参照指南,也适用于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育教学创新质量分析和评估。
黄荣怀杜静
关键词:教学创新教育变革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进而变革和重塑整个教育系统。探究信息化变革基础教育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关系,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该文通过梳理和分析国际上典型的学校信息化评测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设计出了信息化变革学校教育的分析框架。从初选的110多个国内外案例中精选出40个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的学校样本,聘请领域专家对样本学校采用该分析框架进行逐项评价,并通过建模方法构建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变革的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涉及到信息化领导力、学生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式、学习空间、数字资源、学业评价七个要素,其中学生能力发展是基本目标,信息化领导力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头,而学习空间处于模型的中心地位。
黄荣怀刘晓琳杜静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教育变革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