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良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当归芍药散对快速老化小鼠脑内淀粉样颗粒沉积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对快速老化小鼠脑内淀粉样颗粒沉积的影响,为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采默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SAM-P/8小鼠16只(6月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灌服当归芍药散水煎液1个月。用六胺银法显示淀粉样颗粒,对银染颗粒进行图像分析。结果银染颗粒主要成群分布于海马;治疗组和预防组的颗粒直径,面积和灰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结论当归芍药散可减少快速老化小鼠脑内淀粉样颗粒的大小和密度,显示当归芍药散对脑内淀粉样颗粒的沉积可能有抑制作用。
- 李泽良何宏文曲怀刚张圆圆袁群芳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当归芍药散Β-淀粉样蛋白快速老化小鼠
- 当归芍药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β-淀粉样蛋白机制探讨
- 本文对当归芍药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β-淀粉样蛋白机制进行了探讨。文章在体外观察了DSS对Aβ聚集沉积和纤维形成的抑制作用;选用SAM-P8鼠给服DSS,观察了其对体内Aβ纤维形成和Aβ聚集沉积的抑制作用,并结合SAM-P8...
- 李泽良
-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当归芍药散淀粉样蛋白
- 文献传递
- 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SS)对快速老化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为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采默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雌性SAM—P8鼠36只,分成4组:预防组(3月龄)、预防对照组(3月龄)、治疗组(6月龄)、治疗对照组(6月龄),每组8只。治疗组以DSS(浓度为0.5g/ml)灌胃1个月,预防组自由饮用DSS(0.02%,V/V)4个月,对照组给予冷开水,给药结束后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预防组、预防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对照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是(41.29±20.33)s、(62.17±20.36)s、(39.67±19.60)s、(63.00±22.16)s;穿越平台次数分别是(6.13±2.21)次、(2.04±1.42)次、(5.41±2.13)次、(3.12±1.20)次;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分别是(51.14±12.38)%、(30.75±14.03)%、(47.11±9.29)%、(33.17±10.45)%。上述指标在预防组、治疗组与其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SS能明显改善老年性痴呆模型SAM—P8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 李泽良曲怀刚马春媚何宏文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当归芍药散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
- 当归芍药散对SAM-P8小鼠海马CA1区、齿状回锥体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SS)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CA1区、齿状回锥体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SAM-P8鼠36只,分成4组:预防组(3月龄)、预防对照组(3月龄)、治疗组(6月龄)、治疗对照组(6月龄),治疗组以DSS(浓度为0.5g/mL)灌胃1个月,预防组自由饮用DSS(0.02%,v/v)4个月,对照组给予冷开水,给药结束后取脑、冰冻切片、尼氏染色,Leica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CA1区、齿状回锥体细胞层尼氏染色的平均灰度。结果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尼氏染色的平均灰度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预防组齿状回锥体细胞层尼氏染色的平均灰度明显多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低剂量长期服用DSS可增加老年性痴呆模型SAM-P8小鼠的齿状回锥体细胞数量。
- 何宏文李泽良曲怀刚马春媚
-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海马快速老化小鼠锥体细胞
- 当归芍药散抑制β-淀粉样肽1-42聚集和纤维形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DSS)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的作用。方法老化组单纯用Aβ1~42液,DSS组同时加入DSS,两组均37℃孵育箱体外孵育7d,运用透射电镜和硫磺素T荧光分析方法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聚集和纤维化形成的情况。结果电镜观察显示:老化组其纤维呈晶状聚集,长0.34~1.70μm,直径约10nm。DSS组Aβ聚集不明显,无明显Aβ纤维形成,主要表现为无定形结构。硫磺素T荧光分析:DSS组对Aβ纤维形成的抑制率为91.38%。结论提示DSS在体外有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的作用。
- 李泽良谢瑶许晓伍张园园何宏文
-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当归芍药散老年性痴呆透射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