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世昌

作品数:167 被引量:1,80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0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4篇小麦
  • 91篇锈病
  • 87篇条锈病
  • 72篇抗条锈
  • 59篇基因
  • 44篇抗条锈病
  • 38篇锈菌
  • 36篇小麦条锈病
  • 35篇条锈菌
  • 31篇抗病
  • 25篇抗性
  • 24篇抗条锈性
  • 23篇小麦条锈菌
  • 19篇小麦品种
  • 18篇寄主
  • 17篇小麦抗条锈病
  • 16篇玉米
  • 16篇抗病性
  • 16篇鉴别寄主
  • 14篇分子标记

机构

  • 14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四川省农业科...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甘肃省农业科...
  • 6篇云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青海省农林科...
  • 3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北京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164篇徐世昌
  • 87篇蔺瑞明
  • 67篇冯晶
  • 59篇王凤涛
  • 22篇吴立人
  • 21篇陈万权
  • 14篇万安民
  • 11篇戴俊英
  • 10篇刘太国
  • 10篇牛永春
  • 10篇赵文生
  • 7篇沈秀瑛
  • 7篇王凤乐
  • 7篇林凤
  • 6篇张敬原
  • 6篇金社林
  • 6篇姚占军
  • 6篇曹丽华
  • 6篇章振羽
  • 5篇何月秋

传媒

  • 22篇植物保护
  • 18篇植物保护学报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作物学报
  • 9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植物病理学报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植物遗传资源...
  • 4篇玉米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Journa...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第三届中国国...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5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个小麦农家品种对条锈菌成株抗性遗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中国小麦生产安全的最重要病害之一,由于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不断产生并流行,使生产中已推广应用的品种变为感病品种而被淘汰,给小麦抗病育种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中国小麦农家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包括成株抗条锈病基因。成株抗性作为持久抗性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成株抗性的利用,对培育持久抗性或非小种特异抗性品种至关重要。成株抗性遗传分析能为成株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及其转育利用奠定基础。通过对4个成株抗性农家品种与感病品种Taichung29杂交,构建F2遗传群体,并用小种CRY32在田间进行接种鉴定,分析其抗病基因的组成及遗传特点。结果表明:3个农家品种换香头(3)、白麦(1-3)和白麦(2-1)成株抗性均为单个隐性遗传基因控制,另1个品种红茧儿麦成株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和2对隐性基因互补作用控制。在所分析的4个成株抗性品种中,其抗条锈性多数受隐性遗传基因控制。隐性遗传方式可能对小麦抗条锈病性持久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维持其抗性较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
郄彦敏蔺瑞明冯晶徐世昌
关键词:小麦农家品种条锈病成株抗性
利用SRAP标记分析河南小麦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37
2009年
利用小麦SRAP标记对22个河南省小麦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0对引物组合扩增获得169个条带,其中70个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条带百分率为41.42%,每对引物平均产生7个多态性条带。22个供试材料的带型按照条带的有、无分别记录为1、0后,采用Ne i 72方法计算不同品种的遗传距离,利用NTSYS软件进行非加权组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SRAP标记技术能较真实地反映小麦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可以用于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凤涛蔺瑞明欧阳宏雨徐世昌
关键词:小麦SRAP正交设计UPGMA
中国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主要后备品种和高代品系对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黄矮病的抗性程度和水平,为培育抗病新品种、品种审定与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降低品种抗性"丧失"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条中33号(CYR33)等、叶锈菌PHT、THT等、秆锈菌21C3、34C2等、对15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具有毒性的白粉菌混合菌系、赤霉病菌、纹枯病菌强毒力菌株和BYDV-GAV株系对1999—2014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1 815份次试验材料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重要材料连续进行两年试验,以确保结果的重复和可靠。【结果】在所鉴定的品系中,具有3种抗病性以上的品种(系)共250个,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共310个;中抗和高抗条锈病品种占参试品种的(39.8±21.7)%、中感和高感品种占(39.7±27.9)%;赤霉病、纹枯病、秆锈病和白粉病抗病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1.5±27.5)%、(31.1±35.6)%、(48.2±25.6)%和(25.0±14.6)%、感病品种分别占(68.5±27.5)%、(62.2±38.6)%、(31.3±20.7)%和(70.7±14.6)%;抗叶锈病品种比例仅为(9.9±3.8)%,感病品种高达(70.4±15.1)%;除河农831表现中抗外,所有品种对黄矮病均表现感病,未出现高抗品种。【结论】抗源缺乏的病害未鉴定出抗性强的品种,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品种主要出现在甘肃、四川等地,抗叶锈小麦品种(系)较少。
刘太国邱军周益林徐世昌陈怀谷刘艳高利刘博郑传临陈万权
关键词:小麦抗病性锈病菌白粉病菌赤霉病菌
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抗引655抗条锈性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小麦品种抗引655是中国小麦条锈菌重要鉴别寄主。将该品种分别与完全感病品种铭贤169及其它抗病品种杂交,获各组合的F1、BC1和F2代群体。在温室对各组合亲本及F1、BC1和F2代群体进行了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引655对CY29菌系的抗性由2对显性抗条锈基因互补控制,对CY31和Su-1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分析表明,抗引655中抗CY29、CY31和Su-1的基因与Triticumspeltaalbum中的1对基因等位或紧密连锁。故而判定抗引655中除含有Yr1外,还含有2对抗条锈基因,暂定名为YrKy1和YrKy2;YrKy1只抗CY29,YrKy2同时抗CY31和Su-1。系谱分析表明,抗引655中的抗条锈基因极有可能来自前苏联地方品种选育而成的早熟3Б。
赵文生徐世昌张敬原万安民
关键词:小麦鉴别寄主抗条锈性
小麦条锈菌与叶锈菌的复合PCR检测鉴定试剂盒
小麦条锈菌与叶锈菌的复合PCR检测鉴定试剂盒,属于生物技术、农作物病害防治和植物检疫技术领域。该试剂盒利用源自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保守序列和小麦条锈菌、叶锈菌特异序列的三条引物,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检测小麦条锈菌17...
曹丽华孟颢光陈万权徐世昌刘太国蔺瑞明王振跃
文献传递
低温胁迫对玉米生育中后期物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1994年
低温胁迫对玉米生育中后期物质代谢的影响张毅戴俊美,苏正淑,曹敏建,徐世昌(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系统工程研究室,北京100094)(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沈阳110161)EffectofChillingStressonMetabolismofMaizePl...
张毅戴俊美苏正淑曹敏建徐世昌
关键词:低温胁迫玉米物质代谢生育期
2个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重要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Heines kolben和Struba Dickkopf与冬性小麦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自交和回交,获F1、F2和BC1代种子,根据条锈菌系的毒性谱,选用2E16单孢菌系,在铭贤169上繁殖.苗期抗性鉴定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当麦苗第一片叶全展大约7cm时,用扫抹法接种,置于(9±2)℃接种间内黑暗保湿24h后转入低温温室内(温度为昼15~19℃,夜10~14℃)潜育发病,待感病品种铭贤169充分发病时调查侵染型,苗期抗性鉴定,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Heines kolben对条锈菌生理小种2E16的抗性由两对隐性互补基因控制;Struba Dickkopf对小种2E16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姚占军徐世昌穆国俊马峙英
关键词:小麦鉴别寄主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杂交方法感病品种
3个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的抗性遗传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根据对鉴别寄主的毒性谱,选用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2E16单孢菌系为接种病菌,鉴定了小麦条锈病菌鉴别寄主Chinese166、HeinesⅦ和Vilmorin23的抗性基因构成及其遗传特征。通过对3个鉴别寄主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杂交,分别在苗期鉴定了亲代、F1、F2、BC1及正反交后代对小种2E16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供试品种Chinese166对生理小种2E16的抗性由二对显性基因,即显性基因Yr1和另一对显性基因独立或重叠控制;HeinesⅦ对生理小种2E16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Yr2和一对隐性基因控制;Vilmorin23对生理小种2E16的抗性则由显性基因Yr3和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姚占军徐世昌万安民吴立人马峙英
关键词:小麦鉴别寄主
小麦钙联蛋白基因TaCNX600.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12年
钙联蛋白(Calnexin)是一类结构和功能非常保守的分子伴侣,在调控生物代谢和Ca2+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筛选Yr5近等基因系cDNA文库,分离获得1个钙联蛋白基因,将其命名为TaCNX600.。序列分析发现,该cDNA片段包含1个1 921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其编码包含53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的表达谱,发现小麦受到植物激素ABA、低温和干旱胁迫处理后,TaCNX600.的表达受到抑制,而条锈菌小种CYR32和白粉菌混合菌系侵染能诱导TaCNX600.表达量增加,说明小麦钙联蛋白基因TaCNX600.可能在植物防卫反应和抵抗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
邢晶莉王凤涛安艳秋关尔鑫蔺瑞明冯晶郭玉华徐世昌
关键词:小麦分子伴侣条锈菌逆境胁迫
小麦SSR和SNP标记在Taichung29×白芒麦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偏分离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明确小麦SSR和SNP标记在Taichung29×白芒麦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偏分离现象及产生原因,提高遗传图谱构建的质量,以我国小麦农家品种白芒麦与感病品种Taichung29杂交构建的包含181个F8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为试验材料,利用筛选得到的110个SSR标记和6 859个SNPs多态性标记进行偏分离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 069个标记位点表现出偏分离,占标记总数的15.3%。其中,683个标记偏向于白芒麦,占偏分离标记数的63.9%;386个标记偏向于Taichung29,占偏分离标记数的36.1%。偏分离位点在染色体上分布大多数是成簇出现,有76.3%的偏分离标记形成偏分离热点区域(segregation distortion region,SDR),共检测到了74个SDR,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其中B染色体组包含有最多的SDR,偏分离方向为白芒麦。抗病亲本白芒麦和感病亲本Taichung29的基因型在RIL群体中分布比例为1.03∶1.00,接近1∶1的理论比例,标记在RIL群体整体分离比基本平衡,显示出偏分离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
郭继元王凤涛蔺瑞明冯晶张忠军徐世昌
关键词:RIL群体分子标记偏分离SNP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