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舜玺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遗产
  • 2篇文化
  • 2篇文化遗产
  • 2篇文物
  • 2篇法律
  • 1篇修订草案
  • 1篇政社分开
  • 1篇指引
  • 1篇软法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组织
  • 1篇私人
  • 1篇私人利益
  • 1篇文物保护
  • 1篇文物保护法
  • 1篇文物利用
  • 1篇律制
  • 1篇民事
  • 1篇民事责任
  • 1篇民事责任制度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张舜玺
  • 1篇马作武
  • 1篇李步云

传媒

  • 1篇法学杂志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法学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法治社会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民事责任制度在文化遗产法律适用中的意义——以法律概念生成为视角
2015年
《文物保护法》等规定了追究当事人民事责任的条款,但实践中该条款处于存而不用状态或存在适用不规范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当前法律适用中仅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定位为违反国家的行政管理秩序,对文化遗产法律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文化民族主义的道德秩序层面,忽视了文化遗产作为财产的法律意义。我国早期文物立法深受法国影响,回顾并对比中法两国文化遗产法律概念生成的过程,不难发现在文化遗产从一个事实概念到法律概念的过程中,财产安全与文化秩序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法律适用中亟待加大追究当事人民事责任的力度,并完善民事责任适用的规范性。
张舜玺
关键词:民事责任法律适用
公益与私益之间:论文物保护法的价值取向——以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为例被引量:19
2013年
本文以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文物保护法在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价值取向。通过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价值意义与保护效果的阐述指出了当前文物保护法在价值取向上过于侧重公共利益,是一种"政治化的集体主义",忽视了对私人利益的保护,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文物保护的状况。在对比了美国、英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在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上的经验并与我国现实土壤结合后,指出我国文物保护法在今后的调整中应当对私人利益予以充分重视。
张舜玺马作武
关键词:公共利益私人利益
从保护到经营:文化遗产法律制度的西欧经验被引量:4
2015年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进程。随着国家财政窘迫及社会生活现实需要,战前文化遗产局限性显现。在人与文化遗产关系的调整中,文化遗产经营理念逐渐形成。法律规制及时对经营主体适格性、经营对象、经营形式作出回应。西欧国家的经验对中国文化遗产法律体系的建构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张舜玺
关键词:文化遗产法律制度
论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以惠州经验为参照被引量:5
2016年
法治社会是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法治社会建设有助于实现依法治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目标。法治社会建设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必须落实五项基本要求:一是政社分开,二是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发展,三是重点培育社会组织中的涉法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各类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软法"的积极作用,五是加强社会领域的法治文化建设。本文以广东惠州的做法为参照,理论结合实践,证明所论五项基本要求的科学性。
李步云张舜玺
关键词:法治社会政社分开社会组织软法法治文化建设
规范文物合理利用应增设指引性规则被引量:5
2016年
《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增设了"合理利用"一章,这一章共计9个条款,用以规范文物利用。这一变化引发了社会各界极大的争论。设专章调整文物利用是文物立法的进步,但草案规定的相关内容过于原则,不利于解决文物利用领域存在的复杂问题。应在草案中增设文物利用的指引性规则。
张舜玺
关键词:文物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