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更多>>
-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肱骨近端骨折住院的患者78例,患者在受伤之后的7天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入院前,患者进行了CT扫描和肱骨近端X摄片等检查,...
- 张峰曹斌李展奇牒军
- 关键词:加压锁定钢板肱骨近端骨折
- 微创治疗拇外翻两种固定方法的病例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经皮穿针内固定和绷带胶布外固定微创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1年5月用两种固定方法治疗的320例拇外翻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所有病例经16~36月随访,平均26月,按放射学评...
- 牒军李展奇方峰助刘智宇曹彬张峰
- 关键词:拇外翻微创内固定外固定
- 文献传递
- 一种仿生防脱位山羊腰椎连接复合体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防脱位山羊腰椎连接复合体,包括椎体部件、椎间盘部件。椎体部件由类山羊腰椎形态的K字形几何体构成,几何体内部挖空,侧面设有圆槽及矩形贯通槽,上下两端面设有环形凹槽,凹槽内壁为大半球体结构。椎间盘部件包括...
- 贺西京刘俭涛贺高乐张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仿生防脱位人工腰椎及椎间盘连接复合体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防脱位人工腰椎及椎间盘连接复合体,包括椎体部件、椎间盘部件及螺钉。椎体部件由上下两面带有深凹槽的椭圆柱体构成,椎间盘部件包括弧形L板和复合材料垫,弧形L板由底板、弧形侧板与圆柱状突起构成,圆柱状突起末...
- 贺西京刘俭涛张峰贺高乐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67~84岁...
- 张峰李展奇曹斌
- 关键词:老年腰椎
- 山羊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研制及在体生物力学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制适用于山羊腰椎次全切除术后重建的可动人工腰椎复合体(mobile artificial lumbar complex,MALC),测试MALC的稳定性及术后腰椎节段运动功能。方法:选取18只1~2岁雄性波尔山羊(体重35~45 kg),将其分为对照组、融合组、非融合组,每组6只。根据术前腰椎X线片、CT及MRI检查,针对非融合组设计个体化山羊MALC,并进行3D打印制作。分别对3组进行手术,对照组仅显露椎体及椎间盘;融合组切除L4部分椎体及上下完整椎间盘组织,进行钛网植骨腰椎接骨板固定手术;非融合组同法切除椎体及椎间盘,植入MALC。术后6个月拍摄山羊腰椎正侧位X线片了解内植物有无脱位、移位及断裂,并在力学测试仪上对标本进行生物力学试验,测量L2,3、L3,4、L4,5椎间隙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L2-5整体腰椎ROM。结果:设计MALC进行3D打印,制造其组件人工椎体及上下人工终板,半球体结构采用高交联聚乙烯材料应用精密车床加工而成,并完成假体组装。术后6个月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融合内植物及MALC植入位置良好,未见移位脱位。腰椎标本体外生物力学测试:(1)针对L3,4、L4,5椎间隙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进行测试,非融合组与对照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组ROM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P<0.05)。针对L2,3椎间隙屈伸、侧屈、旋转运动进行测试,非融合组与对照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组ROM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大(P<0.001)。(2)3组L2-5整体腰椎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MALC在恢复腰椎椎间高度的同时又可兼顾腰椎的稳定性,并且能重建腰椎间隙的运动功能。
- 张峰贺西京刘俭涛王瑞秦杰臧全金张廷刘智宇
- 关键词:非融合生物力学
- 人工椎体的发展与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人工椎体在治疗脊柱肿瘤、结核、骨折等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人工椎体种类繁多、各有利弊,总体分为融合型与可动型2类,融合型根据高度能否调节及自稳性强弱分为支撑固定型、可调固定型、自固定型3三类,自固定型又因轴套螺纹旋转结构有高度能否调节之分;可动型因球窝关节或镂空结构等可动装置的存在代替了椎间盘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脊柱的活动度。人工椎体的制作材料目前包括金属、陶瓷、生物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金属以钛合金为主导,至今已发展至第3代,但仍存在表面生物活性不佳等缺陷;陶瓷以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磁性生物陶瓷、多晶氧化铝陶瓷等为代表,但是存在着加工复杂、力学性能参差不齐等缺陷;生物材料主要以异种骨为主,其结构与性能与人体骨最为接近,但是存在韧性低、制作复杂等缺陷;高分子复合材料因生物学特性总体分为生物降解型与非降解型,分别以聚乙交酯与聚乙烯为代表,各有利弊。假体的设计及制作材料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尚难以完全满足脊柱内置物的苛刻要求,有待进一步优化。3D打印技术使假体复杂结构的加工以及个体化定制成为可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等缺陷有待克服。虽然人工椎体在治疗脊柱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但不乏假体松动、移位的报道,加之评价标准不统一,随访时间短,其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刘俭涛张峰高正超牛斌斌李宇欢贺西京
- 关键词:生物假体
- 关节镜下治疗跖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第一跖趾关节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利用刮匙除去紧密附着在关节软骨上的尿酸盐结晶,利用刨刀刨削充血、增生的滑膜及其附着的尿酸盐结晶;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冲洗关节腔。术后抗炎镇痛,继续饮食控制及降尿酸等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术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经3~2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中3例复发,复发时间最短为术后6个月,最长为术后1年,发作部位均在对侧或其他关节。有3例术侧有微痛、红。复发原因是患者未控制饮食,也未服用抗痛风药物。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见效快、创伤小、效果稳定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它仅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可以防止晚期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发生,但不能代替排酸、抑酸及饮食控制的治疗。
- 李少武张峰
- 关键词:关节镜痛风性关节炎跖趾关节
- 3D打印技术建立山羊腰椎融合模型及实验围手术期管理
- 目的[目的]3D打印技术建立山羊腰椎融合模型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法[方法]根据10只山羊腰椎术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数据,根据影像学数据,术前确定理论撑开高度,再根据理论进钉点确定钢板长度、弧度、放置位置及上下位螺钉长度等...
- 张峰
- 关键词:山羊3D打印腰椎融合围手术期管理
- 微创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复位技术诊治的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7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观察手术前后椎体高度、Cobb&apos;s 角变化,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37例均获得随访。手术时间为1.1(0.75~1.5)h;出血量20~100 (40.5±10)mL;术后随访时间10~36(19.8±5.6)个月。术后4周、术后1年与术前1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明显减轻;治疗4周、治疗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后凸Cobb角明显高于治疗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3例(8.1%),均系椎弓根螺钉置入不正确穿破外壁,无硬脊膜破裂及血管损伤患者。随访无明显后凸畸形和高度丢失,骨折全部获得愈合。12个月随访时发现2例患者共3枚螺帽松动;椎弓根螺钉断裂2例(5.4%),其中l例见于术后6个月,1例见于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椎弓根螺钉退出1例(2.7%)。【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病椎稳定性的破坏,既能到达稳定脊柱的目的,又可减小术中创伤。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其将会作为一项基础技术广泛应用。
- 赵波邱晓文李萌王栋秦杰张峰
- 关键词:脊柱骨折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