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奇峰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工业学院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羟基磷灰石
  • 3篇纳米羟基磷灰...
  • 2篇蛋白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实验
  • 2篇牛血清白蛋白
  • 2篇唾液
  • 2篇唾液酸
  • 2篇红细胞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血液相
  • 1篇血液相容性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肾移植
  • 1篇植入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监测
  • 1篇肾移植
  • 1篇生物大分子
  • 1篇生物相容

机构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张奇峰
  • 2篇韩颖超
  • 1篇陈薇
  • 1篇刘立
  • 1篇李建华
  • 1篇王加谋
  • 1篇单学智
  • 1篇李世普
  • 1篇胡汉宁
  • 1篇史艳莉
  • 1篇方园
  • 1篇方成
  • 1篇聂蓉
  • 1篇陈劲
  • 1篇张红菱
  • 1篇瞿永华

传媒

  • 3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概念图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为促进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在《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级本科护理两个班级进行对照研究。实验组采用基于概念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期结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核成绩(79.53±5.78)分高于对照组(75.47±6.43)分;综合分析题得分(20.42±2.21)分高于对照组(18.41±1.95)分;实验组学期初和最后1次制作的概念图得分分别为(13.05±3.47)分、(17.20±3.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基于概念图教学法有助于护生《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并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聂蓉张红菱史艳莉陈劲张奇峰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护理教学概念图
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血液中生物大分子及红细胞的相互作用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是一种广泛用于人工骨、种植牙等方面的优质医用生物材料,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由于兼具了纳米小尺寸效应和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在人工骨,药物载体及抗肿瘤活性等方面成为生物医学领域...
张奇峰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肝素唾液酸牛血清白蛋白红细胞
文献传递
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引起红细胞聚集的体外实验被引量:4
2008年
背景:目前在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安全性实验中发现其引起红细胞聚集现象,是纳米羟基磷灰石血液相容性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探讨体外纳米羟基磷灰石引起红细胞聚集的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细胞形态学观察实验,于2004-03/2006-06在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两种不同粒径羟基磷灰石粒子粉体由武汉理工大学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提供。方法:溶血实验评价材料对兔红细胞的影响,并对材料与红细胞共培养后做细胞形态学观察,Bialsche法检测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与唾液酸的吸附量,绘制吸附等温线,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与唾液酸共吸附作红外光谱分析。主要观察指标: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对红细胞形态影响和超微结构观察,不同粒径的羟基磷灰石粒子对唾液酸的吸附量,纳米羟基磷灰石与唾液酸吸附后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与兔红细胞共培养后可导致红细胞聚集,并且对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两者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结论:纳米粒子与红细胞体外共培养后,降低了细胞的Zeta电位和表面电荷密度,引起红细胞悬浮性下降,可能是导致聚集的发生的重要因素。
张奇峰韩颖超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唾液酸红细胞聚集
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肾功能监测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大鼠肾移植模型是移植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及器官库开发的重要实验手段。目的:建立实验动物使用效率高,重复性好的耐受、急性排斥、慢性排斥肾移植模型,及移植肾功能动态无创检测方法。方法:封闭群Wistar大鼠用于解剖及预实验。采用改良左侧原位肾移植术,分次顺序使用供体左肾与右肾,动静脉及输尿管端端吻合,7d后行右侧肾切除。DA、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作为急性排斥组。F344、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作为慢性排斥组。Lewis大鼠自体肾移植组作为移植耐受组。观测大鼠双侧肾脏应用解剖,供肾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肾移植手术成功率。检测分析肾移植模型生存曲线、蛋白尿水平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解剖观测大鼠43例,灌注肾29例,行单侧原位肾移植21例。移植肾热缺血时间小于10s,冷缺血时间(47.2±3.7)min,成功率85.7%(18/21)。其中自体肾移植3例,急性排斥肾移植3例,慢性排斥肾移植12例。改良的单侧原位肾移植术简捷经济,分次顺序使用供体左肾与右肾,不干扰受体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血流,重复性好。结果提示,建立的近交系大鼠移植耐受、急性排斥、慢性排斥肾移植模型生存曲线、蛋白尿动态检测具有显著性差异。
方成刘立胡汉宁陈薇王加谋张奇峰瞿永华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排斥免疫耐受肾功能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生物无机材料释放体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BMP(骨形态发生蛋白)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分子,具有诱导新骨形成的能力,它与生物材料复合后作为骨替代材料以期用于临床的骨修复。理想的BMP载体材料不仅使BMP在需要修复的部位保持一定的浓度和持续的释放,而且还能成为新骨形成的支架。因此,载体材料的选择对临床应用的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讨论BMP在骨修复中的研究情况及其释放策略,并且对BMP复合生物无机材料的特点以及当前基础实验的研究状况做了重点综述。
张奇峰
关键词:BMPS骨形态发生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复合体系对红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复合物(Bovine Serum Albumin/Nano-Hydroxyapatite,BSA/Nano-HAP)在体外实验中对红细胞的影响。方法溶血实验及渗透脆性实验评价BSA/Nano-HAP对兔红细胞的影响,并对材料与红细胞共培养后做细胞形态学观察,Bradford法检测不同粒径的HAP与BSA的吸附量,绘制吸附等温线,Nano-HAP与BSA共吸附后作红外光谱分析。结果BSA/Nano-HAP与兔红细胞共培养后未引起溶血和细胞聚集现象,Nano-HAP对BSA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作用位点主要在BSA的酰胺I带、酰胺II带、[COO-]基团与羟基磷灰石的[Ca2+]、[OH-]、[PO43-]基团上。结论BSA/Nano-HAP与红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形态正常,并且保持了红细胞正常的悬浮性,有望成为一种血液相容性较为理想的生物材料。
张奇峰韩颖超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牛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液相容性
HA/PDLLA复合材料体内植入的组织学观察
2006年
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初始强度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自行研制的可吸收羟基磷灰石/聚DL-乳酸(HA/PDLLA)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进行骨内植入实验。大体观察结果表明:HA/PDLLA 材料强度良好,周围无明显的炎性反应。结论:HA/PDLLA复合材料强度较好,适用于松质骨骨折的固定, 且生物相容性良好。
单学智张奇峰方园李建华李世普
关键词:可吸收材料生物相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