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捷

作品数:8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言语产生
  • 4篇语音
  • 3篇语义
  • 3篇语音编码
  • 3篇图片命名
  • 3篇汉语
  • 3篇词汇
  • 3篇词汇产生
  • 1篇心理词典
  • 1篇研究方法
  • 1篇音节
  • 1篇语义激活
  • 1篇语音层次
  • 1篇语音激活
  • 1篇语音意识
  • 1篇视觉加工
  • 1篇中音
  • 1篇儿童
  • 1篇词长效应
  • 1篇词典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周晓林
  • 8篇庄捷
  • 1篇孔瑞芬
  • 1篇吴佳音
  • 1篇曲延轩
  • 1篇曾飚
  • 1篇于淼
  • 1篇孟祥芝
  • 1篇杨大赫
  • 1篇舒华

传媒

  • 5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年份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被引量:28
2001年
采用图片命名方法考察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 ,并进而分析语音计划的单位和序列性。选取能同时用单音节 (如“羊”)和双音节 (“山羊”)命名的图片作刺激材料 ,发现双音节命名明显慢于单音节命名 ,这种效应既表现在首音节型 (如“花”与“花朵”) ,也表现在尾音节型 (如“羊”与“山羊”)刺激材料上。研究结果支持语音编码从左到右、系列提取和双音节词的词音计划单位大于单音节词的观点。
庄捷周晓林
关键词:词汇产生图片命名语音编码词长效应
再探汉字加工中语音、语义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被引量:24
2003年
在Zhou和Marslen-Wilson(2000)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汉字加工中语音和语义信息激活的相对时间进程及其对汉字加工理论的含义。采用启动范式,用同一目标字与语义相关启动字、同音启动字以及无关控制启动字配对,变化同音启动字读音与其声旁的规则性,变化启动字与目标字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SOA,57ms或200ms),使用两种实验任务(真假字判断和命名),考察语义、语音效应发生的时间先后与效应量的大小。真假字判断实验发现,不管SOA如何,语义启动效应都非常显著,而同音启动效应则随SOA的增长而逐渐加大,从不显著到显著;同音启动字读音规则性对启动效应没有明显影响。命名实验发现,语义启动、同音启动效应同时存在于长、短SOA条件中。长SOA时,两者在数值上没有显著差异;短SOA时,同音不规则字产生的启动效应等同于语义启动效应,而同音规则字产生的启动效应则大于语义启动效应。结合其它实验发现,这些结果说明,在熟练的汉字加工中,语音信息的激活并不比语义信息早,语音激活也不是语义激活的先决条件;但汉字各种信息激活的相对激活量和时间进程会随任务性质和材料性质而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改变。
周晓林曲延轩庄捷
关键词:语义激活语音激活
言语产生研究的理论框架被引量:31
2001年
本文回顾了言语产生的研究历史 ,总结了言语产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对言语产生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这些问题包括 :(1)语义如何存储在心理词典中 ;(2 )词条选择和音位编码的独立性 ;(3)语音和音位编码方式 ;(4 )
周晓林庄捷舒华
关键词:言语产生心理词典研究方法音节语义词条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被引量:19
2003年
采用 3种方法考察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激活 (词条选择 )和音位编码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实验一、二分别采用图片命名法和干扰字命名法 ,发现目标图片 (“牛”)的语义相关词 (“羊”)的语音信息得到了激活 ,说明汉语词汇产生中存在多重语音激活 ,音位编码在词条选择完成之前既已开始。实验三采用语义范畴判断法 ,考察语音信息的激活是否会向上反馈到词条和语义层次 ,发现目标图片 (“羊”)的同音字 (“阳”)不会促进对图片的语义判断。研究表明 ,多重语音激活与语音激活向词条和语义层次反馈是两个独立的 ,可以分割的问题。虽然实验一和二的结果符合相互作用理论 ,实验三的结果符合模块化观点 ,但就总体而言 。
庄捷周晓林
关键词:词汇产生语音编码图片命名
汉语言语产生中声调信息的独立表征与激活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利用一个音节的声调来区分词义.而声词作为一种超音段信息,体现为音节发声部分音高的变化.在语言加工中,声调信息能否独立于音段信息而发生作用?声调信息如何存储在心理词典中?这些是汉语认知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
周晓林汪默庄捷
文献传递
言语产生中双词素词的语音编码被引量:8
2002年
采用同音判断和音节监控方法 ,考察言语产生中双词素词语音激活的特点。选用以偏正结构的双词素词为名称的图片和与双词素词中首尾两个词素同音的两组探测字作为实验材料 ,探测字在图片呈现后 5 0毫秒 (实验一 ) ,或图片呈现前 130 0毫秒 (实验二 )出现 ,要求被试判断出现的字是否与图片名称中任何一个词素同音。实验结果与绝大部分言语产生理论的预期相反 ,对图片名称第一词素的反应慢于第二词素。考虑到首尾两个词素对整词意义贡献的差别 ,作者把实验结果解释为词素意义对语音激活的作用 :第二词素的语义重要性决定了对应音节激活的快速性 ,双词素词中词素音位激活的速度和时间性受词义和词素意义激活程度的影响 ,而不完全取决于词素发音的序列性。实验不支持音位编码从左到右。
周晓林庄捷于淼
关键词:言语产生语音编码
汉语词汇产生中音、形、义三种信息激活的时间进程被引量:39
2003年
采用图—词干扰范式和图片命名方法 ,探讨语音、语义、字形在汉语词汇产生中激活的时间进程与特点。选择与目标图片名称 (如“羊”)具有同音 (“阳”)、语义相联 (“牛”)、字形相似 (“丰”)或无关控制 (“冷”)等四种关系的干扰字 ,依SOA条件呈现在将要被命名的图片上 ,发现图片命名时间受干扰字的影响 :语义干扰效应存在于较早期的SOA(0ms)条件中 ,在较晚期SOA(1 5 0ms)时有很大的减弱 ;语音促进效应和字形促进效应同时强烈地存在于早期和晚期SOA。实验发现了词条选择 (语义激活 )和音位编码 (语音提取 )在激活时间上的重叠现象 ,与传统的独立两阶段模型的预期存在明显矛盾 。
周晓林庄捷吴佳音杨大赫
关键词:言语产生图片命名
动态视觉加工与儿童汉字阅读被引量:42
2002年
使用视觉阈限测验、图片命名、字形相似性判断实验和语音意识等测验 ,考察了小学五年级儿童视觉加工技能与汉字阅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动态视觉加工与图片命名错误率、字形判断反应时和错误率、语音意识均有显著相关 ,静态视觉加工只与图片命名错误率相关显著 ;控制识字量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 ,动态视觉加工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不变 ,静态视觉加工与图片命名错误率的相关不再显著 ;回归分析发现动态视觉加工在识字量和语音意识的影响控制后 ,能够分别解释阅读流畅性、字形判断反应时和图片命名错误率 7%、2 5 %和 5 6 %的变化 ;语音意识能够解释识字量和阅读流畅性 9%和 10 %的变化 ;对差读者的动态视觉加工和语音意识分析发现 ,儿童在这两种测验上的个体差异很大。上述结果表明 ,阅读过程受基本知觉技能影响 ,动态视觉加工作用于汉字阅读的特定过程。
孟祥芝周晓林曾飚孔瑞芬庄捷
关键词:语音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