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士岚

作品数:2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7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高职
  • 3篇职教
  • 3篇文化
  • 3篇文学
  • 3篇教育
  • 3篇孔子
  • 3篇高职教育
  • 2篇导游
  • 2篇导游专业
  • 2篇院校
  • 2篇社会
  • 2篇旅游
  • 2篇境界
  • 2篇高职院校
  • 1篇代文
  • 1篇地方高职
  • 1篇地方高职院校
  • 1篇电影
  • 1篇电影欣赏
  • 1篇性格

机构

  • 26篇阜新高等专科...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26篇崔士岚
  • 2篇付颖光
  • 1篇孙德林
  • 1篇孙德林
  • 1篇杨丽丽

传媒

  • 6篇辽宁高职学报
  • 5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理论界
  • 3篇鞍山师范学院...
  • 2篇职大学报
  • 1篇广播电视大学...
  • 1篇辽宁广播电视...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辽宁省社会主...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四川旅游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古代小说中看古代社会司法状况
2009年
中国古代公案类与法制题材小说,对古代社会的司法状况有所反映。这些内容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司法状况,服务于现实法制建设有一定作用。通过对古代法制题材小说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认识了古代司法制度的利弊,从而促进当今的法制社会建设。
崔士岚
关键词:古代小说社会司法制度
论《谁家有女初长成》的悲剧性及悲剧层次的深入
2004年
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长成》所以能在当初引起读者普遍关注并在几年后的今天依然给人们带来巨大震撼,是因为它创造的普通人遭受欺凌与损害的悲剧形象深刻地引起人们内心中因同类遭遇降临己身的恐惧。同时,它将一部悲剧的悲剧性逐层深入展现的方式更是将人们的这种痛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更使读者在痛感过后进行了深深的思索。
崔士岚
关键词:社会悲剧悲剧性格
“辽西边地世界”及其建构
2009年
谢友鄞作品中所展现的"辽西边地世界",在自然风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三方面显示着自己的独特面貌和美质,而作者在这种内涵的展示中,显现出其建构这种艺术世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辽西边地世界"这一文化符号连同谢友鄞的作品一起深入人心。
崔士岚
关键词:美质
孔子孝慈观及其当代意义
2019年
孝慈观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它由个体情感出发,通过忠恕的方式固化为一种理性道德,并最终成为一种修养的境界,具有情感与道德的双重品格,以及行为双方互为主体的双向性,即父母与子女之间从情感出发,发自内心相互的抚育与爱护,并由此形成社会生活中长幼相互友爱的德行。在对其结构层次的分析中,总结出这一思想具有养、助、立等内容。无论是理论内容本身,还是其作为儒家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容来分析,它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崔士岚
电影欣赏对培养导游专业学生素质的作用
2009年
电影艺术因其自身的优势,丰富了培养导游专业学生素质的手段。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形象逼真性、动态性与导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存在着契合点,并且能够集中、形象地呈现地域环境的知识性、审美性、文化性等方面特征,在导游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崔士岚
关键词:电影欣赏导游专业
多样化语言民俗策略的诗意书写
2024年
长篇小说《咆哮》采用极具地域色彩的辽西方言、后现代色彩的叙事语言、诗化风格的抒情性语言,书写辽西抗战史实,在艺术视野、人物形象、结构布局等方面呈现出一部艺术巨著的品格,对研究辽西语言风格与民俗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与价值,不同的语言风格在展现其各自特点、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形成对比,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深化了主题。此外,鲜活的民俗生活展示也映射出作者立足原生状态而努力打造创生生活和追求全新社会生活的艺术理想。
李大成崔士岚
关键词:语言风格民俗艺术理想
《阅微草堂笔记》中讼师现象及当代启示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阅微草堂笔记》中讼师的形象都被塑造成邪恶的、奸猾的,讼师的结局都是可悲可怜的这一现象,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了讼师可悲的下场背后的原因,得出了对规范现代律师职业的启示,通过道德社会建设、律师违规成本的提高和具体行为的规范可以部分克服现实中的问题。
付颖光崔士岚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讼师惩罚
“双减”背景下高职师范生“诗教”研究
2021年
“诗教”是通过诗词的教学、教育实现一定教育目标的方式、方法,它是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切入点。“双减”政策下高职师范生的“诗教”要确立大“诗教”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服务于学生及未来的工作、生活与交往,重专业实践教学,充分发挥自身塑造健全人格、示范教学、培养实践能力、锻炼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崔士岚
关键词:高职教育师范生诗教
“中国梦”的语法维度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分析了"梦"与"中国梦"的词义、感情色彩,指出了"中国梦"呈现出的系列特点:"中国梦"保有着哲学的一般特性,永远指向未来;"中国梦"具有着鲜明的实践品格;"中国梦"的实践对象具有着全面性。"中国梦"深深地打下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烙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现,更是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理论的再一次重申与阐释。
崔士岚杨丽丽
关键词:中国梦语法哲学价值
《西京杂记》反映的文学观
2010年
《西京杂记》对当时繁荣的文学有所反映。尽管它未以理论的方式表现,但通过一些现象也迂回曲折地对当时士人对文章分类、文学创作过程、文学作品的功能及评判标准等观念给予了反映与表现。
崔士岚
关键词:文学观文学作品文学创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