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国

作品数:101 被引量:89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5篇抑郁
  • 35篇抑郁症
  • 28篇双相
  • 23篇双相障碍
  • 16篇难治
  • 16篇难治性抑郁
  • 15篇难治性抑郁症
  • 13篇基因
  • 12篇精神分裂症
  • 12篇分裂症
  • 1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0篇症状
  • 10篇焦虑
  • 9篇抗抑郁
  • 8篇抑郁障碍
  • 8篇躁狂
  • 7篇代谢
  • 7篇药物
  • 7篇双相情感障碍
  • 7篇情感障碍

机构

  • 8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市精神卫...
  • 10篇上海市虹口区...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闸北区...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市惠爱医...
  • 2篇杭州市第七人...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湖南省脑科医...
  • 2篇苏州广济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卫生部疾病预...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作者

  • 101篇吴志国
  • 78篇方贻儒
  • 48篇陈俊
  • 45篇苑成梅
  • 44篇洪武
  • 36篇黄佳
  • 34篇李则挚
  • 34篇易正辉
  • 34篇张晨
  • 33篇王勇
  • 29篇曹岚
  • 25篇胡莺燕
  • 16篇汪作为
  • 10篇禹顺英
  • 6篇谢斌
  • 5篇王振
  • 5篇王勇
  • 4篇彭代辉
  • 4篇陈兴时
  • 4篇王祖承

传媒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1篇临床精神医学...
  • 8篇中国神经精神...
  • 6篇上海精神医学
  • 4篇神经疾病与精...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7篇2014
  • 6篇2013
  • 14篇2012
  • 17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郁发作患者直系家属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直系亲属的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34例抑郁发作住院患者的家属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评估其病耻感水平。结果患者家属感知贬低、保密和退缩病耻感评分均>2.5分。家属年龄和患者病程是家属感知贬低和保密病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抑郁发作患者家属的病耻感普遍较高,家属的年龄越大,患者的病程越长,家属的病耻感越高。
柳少艳施忠英朱明珍吴志国聂磊嬿张松兰
关键词:抑郁症双相抑郁抑郁发作病耻感影响因素
双相障碍患者共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共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符合DSM-Ⅳ-TR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206例(双相障碍组),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67名(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信息、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组间比较.以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为代谢指标的诊断依据,采用国际体力活力问卷对活力水平进行分组及组间比较.采用二项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双相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双相障碍组共病代谢综合征发生率(25.7%与9.6%,x2=14.90,P<0.01)高于对照组,相关的代谢指标体质量指数(F=1 1.70,P<0.01)、甘油三酯(F=12.17,P<0.01)、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F=16.17,P<0.01)、收缩压(F=37.81,P<0.01)、舒张压(F=57.89,P<0.01)均高于对照组,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高脂血症发生率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相障碍组较对照组在生活方式上多食(x2=19.38,P<0.01)、荤食(x2=14.67,P<0.01)和失眠(x2=24.12,P<0.01)的比例较高,但活力水平分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项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OR=1.526,P<0.01)、性别(OR=8.162,P<0.01)及总用药时间(OR=1.011,P<0.01)是双相障碍共病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双相障碍患者存在高发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性别、体质量指数以及用药时间可能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向慧毛睿智赵国庆吴志国彭代辉洪武江开达方贻儒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代谢疾病高脂血症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Bcl-2 mRNA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外周血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 Leukemia-2,Bcl-2)的表达及其在抗抑郁治疗后的变化。方法纳入TRD 23例、非TRD 26例与正常对照51名,抑郁症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法检测治疗前后抑郁症与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抑郁症组Bcl-2基因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1.845±1.234)vs.(3.422±2.204)](P<0.01);TRD组Bcl-2基因表达低于非TRD组及正常对照组[(1.361±0.731)vs.(2.273±1.431)vs.(3.422±2.204)](F=11.468,P<0.01);TRD组和非TRD组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HAMD量表平均减分率分别为62.23%和82.97%;TRD组经抗抑郁治疗后,Bcl-2基因表达(1.797±1.035)显著上升(P<0.01),而非TRD组治疗后(2.623±1.785)基因表达上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cl-2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难治性抑郁症的Bcl-2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明显,经抗抑郁治疗后Bcl-2表达水平上升。
洪武胡莺燕李则挚苑成梅易正辉陈俊吴志国黄佳曹岚禹顺英刘晓华彭代辉江开达方贻儒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基因表达
PRKCB1基因表达与抑郁症炎症反应和脑灰质体积的相关研究
[背景和目的 ]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和信号转导级联反应被认为在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可能成为今后抗抑郁治疗干预的新靶点。既往研究证实抑郁症存在免疫炎症反应和神经可塑性方面的异常。在...
赵国庆周儒白张晨陈俊毛睿智杨涛黄佳粟幼嵩王凡郭晓云吴志国王勇洪武方贻儒
关键词:抑郁症TNF-Α脑结构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习惯演变4年随访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了解2005—2008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习惯及其演变。方法采用一日法对2005—2008年中每年6月1日当天所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进一步从抗抑郁药物处方中最常见的疾病、最常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平均处方剂量、联合用药和合并用药等方面作分析比较。结果①最常使用抗抑郁药物的精神疾病依次是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症;②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处方频率逐年下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 Is)的处方频率呈现出小范围波动,以文拉法辛、米氮平、曲唑酮为代表的新一代其他递质机制的抗抑郁药处方逐年增加;③单用一种抗抑郁药的处方方式最为常见,合并两种以上抗抑郁药的处方始终占少数;④抗抑郁药物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情绪稳定剂、镇静催眠药,都显示出合并一种的情况占绝大多数,而合并两种其他精神药物的情况只占少数。结论本中心2005—2008年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习惯和方式方面是比较合理和安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SSR Is已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用药。
陈俊王祖承王敏王勇吴志国黄佳李则挚粟幼嵩方贻儒
关键词:抗抑郁药精神病时点调查
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
背景和目的:症状或共病维度定义的“焦虑性抑郁障碍”概念有助于临床理解抑郁与焦虑的复杂共患关系,但何者更适于临床仍存争议。课题组既往研究发现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具临床适用性,但其对治疗结局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既往针...
吴志国
关键词:焦虑障碍
喹硫平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喹硫平和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并比较男女之间的差异。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入院予喹硫平或舒必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53例,分析喹硫平与舒必利治疗8周前后的空腹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浓度变化。结果①喹硫平治疗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5,P=0.13;t=1.58,P=0.10),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P=0.28;t=1.34,P=0.16)。②舒必利组治疗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明显升高(t=3.01,P=0.006;t=2.42,P=0.017),且女性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的程度显著大于男性患者(t=2.46,P=0.019,t=2.13,P=0.034)。③舒必利对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程度均大于喹硫平(t=2.69,P=0.008;t=2.08,P=0.021)。结论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不大;舒必利使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且对女性影响大。舒必利对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均大于喹硫平。
张昊吴志国易正辉张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舒必利喹硫平血脂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对长期住院(≥12个月)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估,以CDSS-C总分是否≥6分,将患者划分为伴抑郁组58例和非抑郁组142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抑郁组在女性构成比、探视频率〈1次/月、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率、合并苯海索或苯二氮艹卓类药、有自杀意念构成比、阳性症状量表(SAP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总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5或P〈0.001);主要探视人为I级亲属的构成比及平均住院周期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5或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探视人为I级亲属(OR=0.207,95%CI:0.072-0.591)、探视频率〈1次/月(OR=3.869,95%CI:1.332-11.239)、有自杀意念(OR=9.256,95%CI:3.191-26.854)是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01)。结论:探视人(I级亲属)、探视频率及有自杀意念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王雅萍张晨张燕华田源班春霞马长林陆敏陈翔春吴志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影响因素
抑郁障碍的基于评估治疗策略应用及展望被引量:3
2014年
抑郁障碍的治疗现状尚不容乐观,临床惯常治疗常存在治疗策略选择缺乏一致性、治疗过程质量控制不佳、药物剂量不充分、疗程不足或无效疗程的无谓延长等诸多缺陷,导致患者临床治愈机会降低。基于评估的治疗(measurement-based care,MBC)策略通过对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如疾病严重程度、依从性、不良反应和耐受性等进行连续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对抗抑郁剂剂量和疗程进行适时、恰当调整,更有助于改善抑郁障碍治疗结局。本文对于抗抑郁MBC策略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策略制定原则等进行综述,并展望基于电子化精神卫生理念,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实施MBC策略的可行性。
王凡吴志国方贻儒
关键词:抑郁障碍抗抑郁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多巴胺D1受体基因交互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巴胺D1受体(DRD1)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是否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有关. 方法:对象来源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
卢卫红张晨易正辉吴志国李则挚方贻儒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D1受体精神分裂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