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素芳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咳嗽
  • 3篇芬太尼
  • 2篇咳嗽反射
  • 2篇COUGH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剥脱...
  • 1篇胸腔
  • 1篇胸椎
  • 1篇腰丛
  • 1篇腰丛阻滞
  • 1篇药量
  • 1篇预注
  • 1篇预注法
  • 1篇神经阻滞
  • 1篇声成像
  • 1篇手术
  • 1篇内压

机构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6篇卢素芳
  • 4篇黄宇光
  • 4篇薛杨
  • 4篇张志永
  • 3篇任洪智
  • 2篇周游
  • 1篇徐仲煌
  • 1篇李旭
  • 1篇白玉赫
  • 1篇崔旭蕾
  • 1篇马璐璐
  • 1篇董锡臣
  • 1篇褚庆福
  • 1篇熊有莉
  • 1篇罗爱伦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腰方肌平面阻滞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方肌平面阻滞方法,包括:将超声探头定位于患者背部上的预设位置,该预设位置为脊柱中线上的胸12脊椎至腰1脊椎棘突水平,探头延躯干纵轴垂直于躯体放置;将超声探头自预设位置由内向外依次选取多个扫描位置进行扫描...
崔旭蕾费昱达李旭卢素芳王妙一黄宇光
文献传递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脑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转流与无转流两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术式对脑局部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CEA手术的患者 2 2例 ,随机分为 2组 ,无转流组及转流组 ,每组 1 1例。 2组患者均在术前于术侧行颈内静脉逆行中心静脉插管 ,放射线下确认插管位于球部位置 ,分别于夹闭前后抽取颈静脉血进行流变学检查。术中监测ECG、HR、MAP、DP、SP、SPO2 、PETCO2 以及异氟醚吸入浓度。术中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CEA的体外动脉转流术式有利于保持血液流变学的稳定性 ,使红细胞流动性趋于稳定 ,保证红细胞变形能力。结论 脑缺血患者行CEA手术 ,体外动脉转流术式术中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稳定 。
董锡臣褚庆福任洪智熊有莉白玉赫卢素芳张志永薛杨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红细胞变形能力
高危患者行腰丛加坐骨神经联合阻滞1例
2004年
卢素芳徐仲煌
关键词:高危患者腰丛阻滞坐骨神经阻滞切开复位
利多卡因抑制芬太尼咳嗽反射被引量:1
2007年
张志永黄宇光卢素芳周游薛杨任洪智罗爱伦
关键词:咳嗽反射芬太尼利多卡因COUGH腹腔内压力FCR
预注维库溴铵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静脉预注维库溴铵对芬太尼诱发咳嗽(fentanyl-induced cough,FIC)的抑制效果。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维库溴铵预注组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1mg/kg,均采用左侧肘正中静脉注射;两组均于5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注射时间2s。记录两组患者咳嗽发生的次数和出现时间,并根据咳嗽发生次数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在注射生理盐水或维库溴铵时、注射芬太尼时及注射后1、2min分别记录血压、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两组比较,维库溴铵组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21.3%,17/80)明显低于对照组(42.5%,34/80)(P=0.004);维库溴铵组芬太尼诱发中度和重度咳嗽患者为35.3%(6/1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5.9%(19/34)(P<0.005);咳嗽出现时间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库溴铵预处理能有效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和强度。
张志永马璐璐薛杨卢素芳黄宇光
关键词:芬太尼咳嗽维库溴铵预注法
地塞米松抑制芬太尼咳嗽反射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2
2007年
张志永黄宇光卢素芳周游薛杨任洪智
关键词:咳嗽反射地塞米松芬太尼COUGH静脉注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