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旨在探索鸡胚出壳前后ATGL m RNA在肝脏中的表达变化及延迟喂食对刚出壳雏鸡ATGL m RNA表达的影响。Ross肉鸡受精蛋120个,分别于孵化的第15(E15)、18(E18)、21胚龄(E21)和出壳后24、48、72、96和120 h,收集鸡胚或雏鸡,采集肝脏,采用RT-PCR方法,检测鸡胚出壳前后ATGL在肝脏中的表达。出壳后剩余的雏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正常饲养作对照,另一组饥饿72 h(正常饮水),然后开始喂食,分别在饥饿的0、24、48、72 h(F0、F24、F48、F72)和开始喂食的4、8、12、24、48 h(SF4、SF8、SF12、SF24、SF48)取6只雏鸡,采集肝脏,采用RT-PCR方法检测延迟喂食对雏鸡肝脏ATGL表达的影响。从E15~E18,肝脏中ATGL m RNA的表达量随着胚龄的增加迅速增加,E18达到最高,为2.52±1.06(P〈0.05);到E21出壳时,ATGL m RNA的表达量仅为E18的36.11%。鸡胚出壳后肝脏中ATGL m RNA的表达量持续下降,到出壳后24 h达到最低,为0.11±0.02(P〈0.05);出壳后48 h的表达量稍高于出壳时水平,而后逐渐接近于出壳水平并趋向稳定。延迟喂食24 h,肝脏ATGL m 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开始喂食12 h后,肝脏ATGL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继续喂食,ATGL m RNA的表达量上升。肝脏中ATGL m RNA的表达量随鸡胚和雏鸡的发育而发生变化,而且短时间的喂食变化对肝脏脂肪代谢有较大影响。
甘油三酯脂肪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是脂解反应过程中第一步关键酶,其在鸡胚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未见报道.研究随机选取6只18胚龄(E18)鸡胚,采集脾脏、腿肌、胸肌、十二指肠、回肠、空肠、肝脏、卵黄囊、腺胃、皮下脂肪、肺、心脏、下丘脑、肾、法氏囊等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ATGL m RNA在鸡胚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ATGL m RNA的表达水平在皮下脂肪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中的表达(P<0.05),卵黄囊次之,为5.117,而脾脏组织中未检测到ATGL m RNA的表达,ATGL m RNA在鸡胚中的表达水平具有组织特异性.
为了研究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宿主细胞后宿主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寻找PRV与细胞相互作用的重要分子,本试验将PRV接种PK-15细胞,运用同位素标记(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结合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开展病毒感染细胞后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并通过qPCR对其数据进行验证。以未接毒细胞为对照,通过数据库检索,分析出3 062个蛋白,共鉴定到27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1个蛋白下调,6个蛋白上调。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生物调控、应激反应以及定位等生物学过程,具有结合活性、催化活性、转录活性等分子功能。NFκB1、PIK3R2、HSPA1L等差异蛋白在多条通路中发挥作用。POP1、UTP15和ND4的表达变化情况与iTRAQ结果变化趋势一致,证明了该数据的可靠性。本试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RV致病机制及宿主免疫应答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