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琪

作品数:18 被引量:8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渔业
  • 7篇渔获
  • 6篇可持续利用
  • 5篇渔业资源
  • 4篇渔获物
  • 4篇柔鱼
  • 3篇渔场
  • 3篇可持续利用评...
  • 3篇海洋渔业
  • 2篇渔场分布
  • 2篇渔场预报
  • 2篇渔业资源开发
  • 2篇太平洋岛国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鱿鱼
  • 2篇西南大西洋
  • 2篇茎柔鱼
  • 2篇海洋环境
  • 2篇阿根廷滑柔鱼

机构

  • 16篇上海海洋大学
  • 8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16篇丁琪
  • 13篇陈新军
  • 5篇方舟
  • 4篇李纲
  • 3篇徐洁
  • 2篇金岳
  • 2篇余为
  • 2篇王从军
  • 2篇杨铭霞
  • 1篇王嵩
  • 1篇杨文波
  • 1篇张忠
  • 1篇郭晓雷
  • 1篇陈园园
  • 1篇黄博
  • 1篇耿婷
  • 1篇汪金涛
  • 1篇张畅

传媒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海洋渔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生物经济学模型的东南太平洋茎柔鱼管理策略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2003—2012年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经济学参数,以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为理论依据,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衡量作为其优化配置的基础,模拟在10种不同捕捞努力量方案下1 a、5 a、10 a、20 a茎柔鱼资源的优化配置结果,即累计的渔获量、利润和资源量状况。结果表明,捕捞努力量81和86万次方案的中长期经济效益较大,且保持在最大可持续产量时的资源量;而较大捕捞努力量(如111万次)方案短期社会效益虽好,但资源破坏严重且长期利益最低。研究认为,最适捕捞努力量应控制在81-86万次间。
张畅丁琪陈新军
关键词:东南太平洋茎柔鱼管理策略
基于渔获量平均营养级的东南大西洋渔业资源状况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2年东南大西洋渔获量连续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渔获物的营养级(TL),探讨了63年间东南大西洋渔获量平均营养级(MTL)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东南大西洋渔业资源状况。研究认为,MTL变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1950-1963年,MTL呈现下降趋势,降低至历史最低点的2.80;(2)1963-1972年,MTL呈现急剧上升趋势,增至第一个高峰值3.49;(3)1972-2012年大部分年份(85.4%)MTL都在3.30-3.50之间波动,其中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的3.60。东南大西洋渔获物Fi B指数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950-1963年,Fi B小幅波动增长;1963-1972年,Fi B呈现急剧上升趋势;1972-2012年,Fi B呈现平稳下降趋势。研究认为,东南大西洋海洋生态系统未被破坏,渔业资源处于未充分开发状态,仍然有较好的开发和利用潜力。
张忠杨文波陈新军丁琪
关键词:渔业资源
基于渔获统计的太平洋岛国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全面评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能够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营养指标作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渔业管理方法与模式在近年来广泛运用于渔业管理中,用于评估捕捞活动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1950—2010年太平洋岛国的渔获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营养级(Trophic level,TL)以及Sea Around Us Project数据库提供的无脊椎动物营养级,探讨了1950—2010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基里巴斯和斐济等四国的渔获物平均营养级(Mean trophic level,MTL)的变化情况,以此判定各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澳大利亚资源状况较好,尽管其MTL在1950—1984年以0.09/10a的速度下降,但通过剔除TL低于3.25的物种,从而排除生物量受环境影响而波动较大的植食动物、腐生生物和食浮游生物动物对MTL造成的影响,观察TL大于3.25渔获物平均营养级(^(3.25)Mean trophic level,^(3.25)MTL)的变化情况,其^(3.25)MTL在1950—201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MTL的下降是由低营养级鱼种产量的增加所引起的。新西兰海洋渔业资源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尽管其MTL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大幅上升,并在1990—2010年处于高水平上稳定波动,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不统计TL低于3.25的物种情况下,其^(3.25)MTL经过1977—1980年的加速上升以及1981—1998年的缓慢上升,在1999—2010年稳定下降并趋于平衡。从基里巴斯和斐济整个海域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来看,两国渔业资源状况较好,但将基里巴斯和斐济渔业分为外海渔业和沿岸渔业两类时,伴随产量的持续上升,两国的外海渔业MTL均未出现明显的降低,资源处于加速开发状态;而两国的沿岸渔业MTL在近年来均出现下降,资源被过度捕捞。为促使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需加强对资源的动态监测与评估,以掌握捕捞活动下资源的变化情况。
丁琪陈新军耿婷黄博
关键词:太平洋岛国可持续利用
水温上升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的影响
为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后水温上升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的影响,本文根据1998—2004年6—11月份我国鱿钓生产数据(月份、作业船数、经纬度以及日产量)以及对应的SST数据,计算出每月平均SST与CPUE值,做出SST与C...
徐洁陈新军丁琪田思泉
关键词:栖息地
文献传递
基于栖息地指数的智利外海茎柔鱼渔场预报模型优化被引量:21
2014年
根据2010-2013年3-5月渔汛期间智利外海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海表面温(SST)、海表面盐度(SSS)、海表面高度(SSH)及叶绿素浓度(Chl-a)等海洋环境数据,以外包络法建立基于作业努力量和CPUE的各环境变量适应性指数(SI)。以SST作为建立SI的基准因子,采用算术平均法构建栖息地综合适应性指数模型(HSI),并选择最优栖息地指数模型,以用于茎柔鱼渔场预报,并利用2013年智利外海茎柔鱼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SST和SSS为因变量构建的HSI模型为最佳,且基于作业努力量的HSI模型要好于基于CPUE的HSI模型。以作业努力量为SI指标、基于SST和SSS为因子的HSI模型能较好预报智利外海茎柔鱼渔场。
方学燕陈新军丁琪
关键词:茎柔鱼智利外海渔场预报
西北太平洋沿海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1950—2010年西北太平洋各沿海国的渔获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营养级(TL)以及Sea Around Us Project Database提供的无脊椎动物营养级,探讨了61年来西北太平洋各沿海国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变化情况,以此判定各沿海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除朝鲜外,其他沿海国均出现"捕捞对象沿着海洋食物网向下移动"的现象;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渔获物平均营养级降低的速度分别为0.26/10a、0.21/10a、0.24/10a、0.15/10a;由于各国采取的渔业管理措施不同,导致各国渔业资源出现不同的现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变化情况能够反映捕捞活动下各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建议西北太平洋各沿海国建立起基于渔获物统计的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监测系统,以掌握各国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是否健康,为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基础。
丁琪陈新军方舟李纲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适宜栖息地模型比较及其在渔场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5年
根据2003–2007年1–5月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表温(SST)、海面高度(SSH)等海洋遥感数据,以作业次数为基础采用外包络法建立SST、SSH的适应性指数模型。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指数(HSI)模型,并对2003–2007年1–5月的HSI值与实际产量和作业次数作比较。研究结果显示,AMM和GMM均拟合较好,HSI>0.6时,A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6.75%和89.82%;GMM的产量和作业次数比例分别为84.30%和85.80%,AMM稍优于GMM。利用2008年1–5月的阿根廷滑柔鱼生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HIS>0.6的海域,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4%以上,作业次数占总作业次数的68%以上;基于SST和SSH的AMM栖息地指数模型可用于阿根廷滑柔鱼中心渔场的实时动态预报,为该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丁琪陈新军汪金涛
关键词:阿根廷滑柔鱼西南大西洋海洋环境渔场分布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其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开展自然资源可持续评价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基础,因此其可持续利用评价一直是国内外资源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在分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特性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国内外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为今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参考。
丁琪陈新军李纲方舟
关键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基于渔获统计的西北太平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被引量:18
2013年
可持续利用评价是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基础。本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0年西北太平洋渔获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TL)以及Sea Around Us Project Database提供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营养级,探讨61年期间西北太平洋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定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研究认为,西北太平洋渔获物平均营养级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1950—1961年,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基本保持不变,稳定在3.40-3.45间;1962—1973年,平均营养级呈振荡上升并达到历史最高值的3.58;1974—1987年,平均营养级由最高值下降至历史最低值的3.35;1989—2010年,平均营养级出现了先下降后稳步上升的趋势,并稳定在3.41~3.45间。若仅统计营养级大于3_25渔获种类的产量时,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从1988年开始出现稳定下降,从1988年最高的4.05逐步下降到2005牟的3.84,并在2006—2010年稳定在3.84~3.86间。营养级平衡指数(FIB)在1950—1973年持续上升,1974—1987年间出现下降,1988年则大幅上升,1989—2010年间在波动中下降。研究认为,西北太平洋海域渔业资源开发已经出现“捕捞对象沿着海洋食物网向下移动”的现象,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降低表明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且平均营养级的下降主要是由过度捕捞所引起。
丁琪陈新军李纲方舟
关键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渔获物平均营养级在渔业可持续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高强度的捕捞努力量和渔业管理不力等因素导致全球范围内传统渔业资源的衰退,近年来渔获物平均营养级(MTL,mean trophic level)作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渔业管理评价指标被普遍应用。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MTL在渔业资源评价中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显示,MTL能够利用已知渔获数据来分析,且参数化较为简便,在评价渔业可持续性中优势明显。受以渔获量作为生态系统指标、营养级(TL,trophic level)随体长的变化、渔获统计数据质量、低TL种类的过多捕捞和海域环境富营养化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估渔业资源利用状况时,需将MTL与剔除TL小于3.25物种下的3.25MTL、渔业均衡指数(FIB)等营养指标综合分析。此外,综合运用多指标,将营养指标与渔获组成、中上层鱼类与底层鱼类产量的比值、市场价格等指标结合分析,有助于掌握引起MTL变动的因素,更加全面地掌握捕捞活动下鱼类群落结构的实际变化状况。
丁琪陈新军李纲方舟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渔业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