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曼斐
-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胃食管返流的诊断与治疗探讨(附42例分析)
- 2003年
- 目的 回顾分析小儿胃食管返流 (GER) 4 2例 ,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分析不同时间段的胃食管返流病例 4 2例 ,年龄 30天~ 5岁半 ,男 33例 ,女 9例。 35例合并食管裂孔疝 ,其中 3例合并胃排空延迟 ;2例为单纯胃排空延迟 ,无食管裂孔疝 ;1例出生后即有 GER症状 ,入院时因返流性食管炎引起食管下段狭窄。根据 4 2例的治疗过程和效果对不同的诊断和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胃食管钡餐是诊断 GER首选的检查 ,结果可靠 ,尤其是连续观察效果会更佳。其它检查如同位素扫描、食管下段压力测定、 2 4小时食管 p H监测等都有一定作用。非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而各类手术中以 NISSEN胃底折叠术 +幽门成型术效果最佳。结论 小儿胃食管返流需区分生理性或病理性 ,诊断方法以钡餐为首选必要时辅以其它检查即能确诊 ,无解剖结构异常者首选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中目前公认 NISSEN胃底折叠术
- 王祖耀曾洪飚龚曼斐胡廷泽刘文英
-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小儿外科手术
- 改良Snograss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
- 2009年
- 本院从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采用改良Snograss尿道成形术修复30例患儿尿道下裂,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 曾洪飚龚曼斐位永娟王祖耀陈伟明
- 关键词:尿道成形术尿道下裂疗效满意
- 套叠鞘内支撑法整复肠套叠20例
- 2006年
- 曾洪飚龚曼斐林晓明
- 关键词:肠套叠整复鞘内手术治疗急腹症
- 小儿先天性巨大胆管扩张症1例
- 2006年
- 龚曼斐王祖耀林晓明张光磊曾洪飙
- 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10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龚曼斐王祖耀张光磊林晓明
- 关键词:胃穿孔新生儿诊治体会发育不良病情进展先天性
- 一氧化氮吸入对婴幼儿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于再灌注第11min开始,吸入40ppmNO直至关胸。观察术中平均肺动脉压(MPAP)、吸入氧浓度(FiO2)及潮气末端二氧化碳浓度(ET-CO2),同时取左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计算肺泡死腔率(VD/VT),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肺泡氧合指数(OI),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以及白细胞介素-8(IL-8),观察术后应用人工呼吸的时间,并行肺超微结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灌注后VD/VT,P(A-a)O2,OI明显降低(P<0.05),术后使用人工呼吸机时间显著缩短(P<0.01);ICAM-1、IL-8、MDA明显降低(P<0.05);SOD明显升高;肺超微结构检查显示肺水肿明显减少。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中存在明显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后11min吸入40ppmNO对该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SOD活性,抑制ICAM-1、IL-8及MDA活性,降低及灭活/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有关。
- 张光磊林晓明龚曼斐邱罕凡
- 关键词:体外循环再灌注损伤局部缺血
- 横裁岛状包皮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经验
- 2005年
- 目的总结横裁岛状包皮皮瓣法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对1999年~2005年我科56例采用横裁岛状包皮皮瓣法进行尿道成形的尿道下裂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加用尿道口为基底的阴囊矩形皮瓣作Duplay尿道成形。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4年,阴茎外观良好,阴茎下弯矫正满意,排尿通畅。一次手术成功49例,占89.3%;术后尿瘘5例,经第二次手术修补后痊愈,尿道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后排尿改善。结论横裁岛状包皮皮瓣符合阴茎皮肤的解剖生理特点,设计合理,采用吻合口连续缝合,更加降低了尿瘘的发生率,避免耻骨上造瘘及带来的膀胱损伤。对多数尿道下裂尤其是有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采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法并灵活加用尿道口基底矩形皮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曾洪飚龚曼斐王祖耀王祖耀张光磊林晓明
- 关键词:外科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