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歆

作品数:16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术后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网膜
  • 4篇病变
  • 3篇内障
  • 3篇青光
  • 3篇白内障
  • 2篇眼压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早产儿视网膜
  • 2篇早产儿视网膜...
  • 2篇早产儿视网膜...
  • 2篇肾病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机构

  • 16篇南昌大学第一...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6篇黄歆
  • 15篇邵毅
  • 14篇裴重刚
  • 5篇余瑶
  • 5篇涂萍
  • 3篇王乐
  • 3篇高桂平
  • 3篇陈乐磊
  • 3篇周琼
  • 2篇刘新华
  • 2篇吕金雷
  • 2篇陈素芳
  • 2篇吴晓蓉
  • 2篇李汉林
  • 2篇袁高乐
  • 2篇肖红波
  • 1篇付新元
  • 1篇周荃
  • 1篇杨璐
  • 1篇李亨辉

传媒

  • 5篇眼科新进展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的临床研究
<正>目的:观察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56眼)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及肾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4例28只眼)口服安慰剂Vit C片0.1 g,每...
邵毅裴重刚吕金雷黄歆胡佩宏肖红波
文献传递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青光眼中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逐渐丢失伴视神经变性为特征的神经眼科病变。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影像学技术,近年来被运用于青光眼的视神经、视通路及视觉中枢损伤的研究中。较多研究表明fMRI可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文中就此对其进行综述。
黄歆邵毅裴重刚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特点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TDC)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眼表症状、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 TDC患者56例(右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上方透明角膜切口,B组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行眼表症状评分、泪液蛋白测定、角膜知觉计检查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前两组干眼各眼表症状评分、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干涩感、异物感、畏光、疼痛、眼红和流泪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各症状和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膜敏感度、角膜切口连接型神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切口中形态异常的神经纤维在B组中出现的几率高于A组(P<0.05)。结论对于TDC,上方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可以改善角膜知觉,减轻角膜切口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邵毅余瑶王乐张广斌付新元裴重刚涂萍黄歆陈乐磊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糖尿病角膜知觉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眼表症状,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64例(64眼,均为右眼),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B组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液蛋白测定、角膜知觉计检查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前两组干眼各亚症状评分、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各症状中干涩感、异物感、畏光、疼痛、眼红和流泪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症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角膜敏感度、角膜切口连接型神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行上方切口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可以明显改善角膜知觉,减轻角膜切口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邵毅裴重刚王乐余瑶涂萍陈乐磊陈素芳黄歆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角膜知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鬼针草滴眼液预防去势雄兔干眼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鬼针草滴眼液对雄兔去势所致干眼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24只(24眼,均为右眼),制作去势雄兔干眼症模型,模型制作后即随机分为A、B两组(各12眼):实验组(A组)使用鬼针草滴眼液滴眼,对照组(B组)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滴眼。另选取2只兔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及2个月进行Schirmer I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FL),并进行泪液总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检测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治疗前A、B两组SIT、FL评分、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1周、2周、1个月及2个月后,B组SIT、FL评分较治疗前均稍有恶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SIT、FL评分、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两组各时间点SIT、FL评分、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2个月后,A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4262±268)mm-2和(312±103)mm-2,而B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3106±237)mm-2和(32±23)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鬼针草滴眼液能有效预防雄激素水平降低所致兔干眼症。
汪斌黄歆邵毅王乐裴重刚高桂平肖秀梅陈乐磊胡佩宏
关键词:干眼雄激素
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56眼)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及肾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组,14例28眼)口服安慰剂Vit C片0.1 g;B组(试验组,14例28眼)口服非诺贝特片0.2 g;均为每天3次,饭前0.5 h口服,连续用42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的变化、血压、肾功能、24 h尿蛋白、尿转铁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la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42 d后,视力提高32眼,其中A组6眼(占18.7%),B组26眼(占81.3%),两组视力较治疗前改善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9,P<0.05);A组患者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4 h尿蛋白=1.254、tCr=1.302、tBUN=0.539、t尿β=0.926、t4、t2微球蛋白FA=1.026、tFib=0.95ET-1=1.124、tMMP2/TIMP1=0.982,均为P>0.05);B组24 h尿蛋白、肾功能(Cr、BUN、尿β2微球蛋白)、FA、Fib、ET-1和MMP2/TIMP1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t24 h尿蛋白=6.739、tCr=8.378、tBUN=6.264、t尿β2MG=5.542、tFA=7.092、tFib=5.428、tET-1=6.554、tMMP2/TIMP1=8.922,均为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水平(t24 h尿蛋白=4.432、t尿β=8.821、t2微球蛋白=5.428、tFA=5.616、tCrBUN=6.482、tFib=5.904、tET-1=9.162、tMMP2/TIMP1=5.342,均为P<0.05)。结论非诺贝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肾病,可提高患者视力,能更有效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和肾血流动力学,保护眼底和肾功能。
肖红波吕金雷邵毅余瑶陈素芳裴重刚涂萍黄歆胡佩宏彭萌
关键词:非诺贝特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功能
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血小板参数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段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患儿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其与ROP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病房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早产儿临床资料,纳入早产儿分为1型阈值前期与阈值期ROP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生孕周与ROP组匹配,眼底筛查未见明显ROP病变,并对两组矫正胎龄为32~33周、36~37周、40~41周、44~45周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s,PC)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OP组患儿36~37周和40~41周的MPV[(10.86±1.87)f L、(10.12±1.45)f L,(10.74±1.66)f L、(10.17±1.52)f L]显著增加(均为P〈0.05);32~33周和44~45周MPV[(10.18±1.54)f L、(10.37±1.91)f L,(10.56±1.21)f L、(10.42±0.97)f 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ROP组患儿32~33周、36~37周、40~41周、44~45周的PC[(288.00±143.25)×109L-1、(291.00±113.27)×109L-1,(277.23±92.88)×109L-1、(265.49±102.13)×109L-1,(306.00±171.83)×109L-1、(284.00±143.56)×109L-1,(311.43±131.24)×109L-1、(303.62±94.55)×109L-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与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发生相关。结论 MPV的变化可能与ROP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检查时间的差异相关;MPV增高是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发生的高危因素,活化的血小板在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吴晓蓉邵毅袁高乐周琼梅峰黄歆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血小板血小板平均体积
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76眼)采用三角形巩膜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60例(78眼)采用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的复合小梁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是否浅前房、眼压情况、滤过泡形态等。结果术后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为18.42%,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2,P=0.000)。术后1周和6个月,对照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3.32±4.41)mm Hg(1k Pa=7.5 mm Hg)和(14.62±3.50)mm Hg,观察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3.29±4.08)mm Hg和(14.67±3.71)mm Hg;眼压随时间推移有升高趋势;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3,P=0.953)。术后1个月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占78.9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占92.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1,P=0.018)。结论采用改良的扇形巩膜瓣半隧道切口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操作简便,浅前房发生少,术后降压效果及滤过泡形成好,手术成功率高。
胡佩宏刘新华裴重刚黄歆邵毅李汉林张颖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巩膜瓣
吡非尼酮滴眼液在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抗瘢痕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滴眼液在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抑制结膜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24只(24只眼)行小梁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PFD滴眼液滴眼,B组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滴眼液滴眼。分别于术后1、7、14、21和28 d观察眼压情况、结膜滤过泡和并发症情况;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比较两组滤过泡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 RNA表达水平;共焦显微镜观察比较滤过泡微囊泡密度和面积。结果术前及术后1和7 d,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21和28 d,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和14 d,两组滤过泡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和28 d,两组滤过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8 d后,两组结膜上皮下平均微囊密度和平均微囊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膜滤过泡区CTGF m RNA表达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D滴眼液应用于兔小梁切除手术后,结膜滤过泡形成良好,有明显的抗瘢痕作用。
邵毅余瑶裴重刚胡佩宏杨璐黄歆涂萍
关键词:吡非尼酮小梁切除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瘢痕形成
Goldenhar综合征一例
2015年
患儿男性,1岁零7个月。因“发现右眼球新生物1年余”于2014年6月12日收入我科。患儿家长代诉患儿自出生后即被发现右眼球表面见黄白色新生物,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无眼红等症状,左眼未见明显异常,伴有双侧外耳畸形,既往无全身疾患。患儿系第二胎,足月剖宫产,生后无紫绀及吸氧史,其母亲孕期无服药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遗传史.父母非近亲婚配。体格检查:右耳先天性耳廖畸形伴外耳道闭锁,左耳先天性耳廊畸形(见图1);眼科:交替遮掩后双眼有注视能力,双眼内眦赘皮,右眼眶无畸形,眼睑无内外翻,结膜无充血,顶下方球结膜可见一大小5mm×5mm黄白色新生物,侵入角膜缘约2mm,境界清楚,表面有少许毛发生长(见图2),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胡佩宏黄歆裴重刚周荃刘新华
关键词:GOLDENHAR综合征外耳畸形眼球表面外耳道闭锁新生物母亲孕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