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萍

作品数:17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角膜
  • 4篇泪膜
  • 3篇术后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干眼
  • 2篇滴眼
  • 2篇滴眼液
  • 2篇眼液
  • 2篇羊膜
  • 2篇羊膜移植
  • 2篇切除
  • 2篇无缝线
  • 2篇下睑
  • 2篇下睑松弛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激素

机构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5篇南昌大学第一...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7篇涂萍
  • 15篇余瑶
  • 15篇裴重刚
  • 15篇邵毅
  • 9篇高桂平
  • 6篇杨继玲
  • 5篇黄歆
  • 4篇陈素芳
  • 4篇余静
  • 2篇王乐
  • 2篇李亨辉
  • 2篇刘勇华
  • 2篇吴和平
  • 2篇陈乐磊
  • 2篇张颖
  • 1篇方鑫
  • 1篇贺鹏
  • 1篇吕金雷
  • 1篇李凯军
  • 1篇杨璐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7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光眼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close—angle glaucoma,PACG)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率及其关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的方法。对300例青光眼患者(A组)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筛查,选择年龄、性别等人口学情况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300名(B组)作为对照,分析并比较两组AD患者检出情况,分析PACG与AD相关性。结果PACG组含AD患者38例,占12.7%,正常组含AD患者22例,占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年龄段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青光眼病程、严重程度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AD病程、A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AD临床类型、AD家族史无相关性(P〉0.05)。结论PACG可能与AD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临床监测和控制青光眼病情可为AD的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
邵毅项正兵余瑶黄经纬裴重刚杨继玲刘秋平涂萍蔡莉陈素芳
关键词:青光眼阿尔茨海默病病例对照研究
鬼针草滴眼液治疗去势雄兔干眼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研究鬼针草滴眼液对雄兔去势所致干眼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36只(36眼,均为右眼),制作去势雄兔干眼症模型,2月后随机分为3组(各12例):,对照组(A组)使用PBS滴眼,实验组(B组)使用鬼针草滴眼液滴眼,模型组(C组)不使用任何眼液滴眼。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1月、2月各时间点行SI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总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及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治疗前A、B两组SIT、FL、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B组SIT、FL、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IT、FL、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各时间点SIT、FL、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淀粉酶活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A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4084±492)cells/mm2和(324±116)cells/mm2,而B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分别为(3 368±465)cells/mm2和(44±26)cells/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鬼针草滴眼液能有效治疗雄激素水平所致兔干眼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邵毅余瑶王乐裴重刚高桂平涂萍陈乐磊
关键词:干眼雄激素
吡非尼酮滴眼液在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抗瘢痕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滴眼液在兔眼小梁切除术后抑制结膜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24只(24只眼)行小梁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PFD滴眼液滴眼,B组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滴眼液滴眼。分别于术后1、7、14、21和28 d观察眼压情况、结膜滤过泡和并发症情况;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比较两组滤过泡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 RNA表达水平;共焦显微镜观察比较滤过泡微囊泡密度和面积。结果术前及术后1和7 d,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21和28 d,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和14 d,两组滤过泡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和28 d,两组滤过泡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28 d后,两组结膜上皮下平均微囊密度和平均微囊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膜滤过泡区CTGF m RNA表达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D滴眼液应用于兔小梁切除手术后,结膜滤过泡形成良好,有明显的抗瘢痕作用。
邵毅余瑶裴重刚胡佩宏杨璐黄歆涂萍
关键词:吡非尼酮小梁切除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瘢痕形成
Transpalpebral diaton眼压计在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Transpalpebral Diaton眼压计(TDT)与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在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中测量值的差异,并观察比较年龄、角膜曲率、屈光度、CCT、眼轴、散光度数对两种眼压计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按就诊次序随机选取80例(80只眼)门诊闭角性青光眼患者行TDT(A组)和NCT测量(B组)。同时检查患者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数、CCT、眼轴、前房角、散光度数、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及泪河高度测量等检查。结果两组患者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CCT、眼轴、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按角膜中央厚度分为3组,B组在不同年龄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4,P<0.05),而A组测量值在此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2,P>0.05),TDT与N CT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平均值分别为(36.93±8.93)mm Hg和(38.12±9.42)mm Hg;两种测量方式的测量值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993,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眼压计的测量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测量值之差为(1.194±1.054)。两种眼压计测量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NCT测量值与CCT、散光度数有关(P<0.05)。结论闭角性青光眼患者TDT测量值比N CT测量平均值偏低,且受年龄的影响,与CCT和散光度无关。
邵毅李云燕余瑶胡佩宏裴重刚张颖涂萍高桂平
关键词:非接触式眼压计中央角膜厚度青光眼
脉冲电磁场辅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日常生活活动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70例。年龄50~88岁,平均68±15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HX2010型脉冲电磁场骨质疏松治疗系统联合钙剂,维生素D及双膦酸盐治疗,对照组采用钙剂,维生素D及双膦酸盐治疗,连续治疗2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VAS疼痛评分,ADL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及骨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4周治疗组VAS评分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无差异,治疗后4周ADL评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两组骨密度无差异,治疗后24周骨密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脉冲电磁场可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痛,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提高骨密度。
刘勇华涂萍吴和平
关键词:骨质疏松脉冲电磁场
老年功能性泪溢患者下睑松弛矫正术后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泪溢患者(FE)下睑松弛矫正术后眼表症状及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筛选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外侧睑板条悬吊术;B组行Kuhnt睑板三角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 w、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和泪液各蛋白测定。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干眼各亚症状评分、眼表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两组患者ST、泪河高度、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OSDI、BUT、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 Ig A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OSDI、BUT、ST、泪河高度、FL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眼表各症状、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 Ig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眼睑松弛导致的老年FE患者,外侧睑板条悬吊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情况,同时可升高泪液蛋白,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邵毅裴重刚余瑶高桂平杨继玲黄歆胡佩宏涂萍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眼表症状,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64例(64眼,均为右眼),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B组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液蛋白测定、角膜知觉计检查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前两组干眼各亚症状评分、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各症状中干涩感、异物感、畏光、疼痛、眼红和流泪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症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角膜敏感度、角膜切口连接型神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行上方切口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可以明显改善角膜知觉,减轻角膜切口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邵毅裴重刚王乐余瑶涂萍陈乐磊陈素芳黄歆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角膜知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56眼)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及肾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组,14例28眼)口服安慰剂Vit C片0.1 g;B组(试验组,14例28眼)口服非诺贝特片0.2 g;均为每天3次,饭前0.5 h口服,连续用42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的变化、血压、肾功能、24 h尿蛋白、尿转铁蛋白、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la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42 d后,视力提高32眼,其中A组6眼(占18.7%),B组26眼(占81.3%),两组视力较治疗前改善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9,P<0.05);A组患者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4 h尿蛋白=1.254、tCr=1.302、tBUN=0.539、t尿β=0.926、t4、t2微球蛋白FA=1.026、tFib=0.95ET-1=1.124、tMMP2/TIMP1=0.982,均为P>0.05);B组24 h尿蛋白、肾功能(Cr、BUN、尿β2微球蛋白)、FA、Fib、ET-1和MMP2/TIMP1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t24 h尿蛋白=6.739、tCr=8.378、tBUN=6.264、t尿β2MG=5.542、tFA=7.092、tFib=5.428、tET-1=6.554、tMMP2/TIMP1=8.922,均为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水平(t24 h尿蛋白=4.432、t尿β=8.821、t2微球蛋白=5.428、tFA=5.616、tCrBUN=6.482、tFib=5.904、tET-1=9.162、tMMP2/TIMP1=5.342,均为P<0.05)。结论非诺贝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肾病,可提高患者视力,能更有效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和肾血流动力学,保护眼底和肾功能。
肖红波吕金雷邵毅余瑶陈素芳裴重刚涂萍黄歆胡佩宏彭萌
关键词:非诺贝特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功能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非活动期眼表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zoster keratitis,HZK)非活动期患者眼表症状、角膜厚度、散光及泪膜稳定性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20例右眼患病的HZK非活动期患者,行角膜厚度、干眼症状、眼表指数评分、泪膜四项和屈光状态检查,同时选取20例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分析其眼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右眼角膜9个方位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左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ZK组患者双眼角膜9个方位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于反映垂直和水平方向散光的J0和矢量大小的P,HZK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眼J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右眼J0及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J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ZK组两眼干眼症状眼数、眼表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泪河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右眼干眼症状眼数、眼表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泪河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眼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ZK非活动期患者角膜厚度、散光、干眼症状、眼表指数评分、泪膜四项和屈光状态均存在异常。
邵毅高桂平余瑶邹文进裴重刚李凯军涂萍杨继玲陈素芳
关键词:散光泪膜角膜厚度
泪阜肿物切除联合结膜固定术治疗功能性溢泪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溢泪患者泪阜肿物切除术后眼表症状、泪膜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泪阜肿物导致的功能性溢泪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泪阜肿物切除联合结膜固定术;B组行单纯泪阜肿物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膜四项检查和泪液各蛋白测定,并对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0%,B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眼表指数、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sIg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于泪阜肿物导致的功能性溢泪患者,泪阜肿物切除联合结膜固定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眼表症状、泪膜情况和泪液蛋白含量,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邵毅邹晶余瑶胡佩宏李云艳裴重刚张颖涂萍高桂平
关键词:泪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