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梅新

作品数:26 被引量:21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理
  • 7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病理学
  • 4篇血清
  • 4篇细胞核
  • 4篇纤维化
  • 4篇慢性
  • 4篇抗原
  • 4篇肝纤维化
  • 3篇增殖
  • 3篇增殖细胞
  • 3篇增殖细胞核
  • 3篇增殖细胞核抗...
  • 3篇细胞核抗原
  • 3篇核抗原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3篇病理分析
  • 2篇动物

机构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北医学院

作者

  • 26篇魏梅新
  • 7篇李兵顺
  • 6篇王克诚
  • 5篇刘金星
  • 5篇刘金星
  • 5篇王麟士
  • 4篇肖文华
  • 4篇王继
  • 3篇裴琇
  • 3篇曹志宸
  • 3篇孙述强
  • 3篇王玉清
  • 3篇徐德龙
  • 3篇尹乃宁
  • 3篇李风林
  • 2篇王凤荣
  • 2篇刘宁青
  • 2篇王晓萌
  • 2篇李文平
  • 2篇卞红磊

传媒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河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药业
  • 1篇浙江肿瘤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性质大肠粘膜细胞凋亡与增殖的研究
2000年
目的 研究不同性质大肠粘膜细胞中细胞凋亡与增殖状态及其意义。方法 取正常大肠粘膜 10例 ,大肠腺瘤 2 0例 ,大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各 3 0例。应用TUNEL、PCNA免疫组化染色 ,在连续切片上同步检测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结果 TUNEL染色阳性物质定位于细胞核 ,固缩成团、聚成环状或形成凋亡小体。PCNA染色阳性物质也主要定位于细胞核 ,呈弥漫或颗粒状着色。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细胞凋亡率 ,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PCNA阳性细胞数 ,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大肠腺瘤细胞凋亡率比较 ,轻度与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CNA阳性细胞数 ,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 1)。大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率 ,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CNA阳性细胞数 ,各组间比较也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细胞凋亡与增殖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3 0例大肠癌细胞凋亡率和PCNA的表达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P <0 .0 0 1)。 2 0例大肠腺瘤细胞凋亡率和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与增殖是反映细胞周转率的指标 ;检测细胞凋?
胡文清徐德龙王克诚肖文华魏梅新
关键词: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大肠腺瘤大肠癌
44例骨嗜酸细胞肉芽肿
1999年
骨嗜酸细胞肉芽肿(eosinophilicgranloma,EG)是一种少见疾病,本病为淋巴网状系统的组织细胞增生累及骨的病变。由于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极易误诊,非经活组织病理检查难以确诊。现将我院1975~1994年经病理证实的44例E...
魏梅新王莹吴春生刘俊茹王晓萌盛凯
关键词:嗜酸细胞肉芽肿病理学骨疾病
CO_2激光辅助接合屈肌腱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通过观察CO2 激光辅助接合屈肌腱后腱组织的愈合过程 ,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选用 2 0只雌性成年京白鸡 ,建成双侧多趾屈趾深肌腱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 ,应用CO2 激光焊接 ;对照侧 ,行改良Kessler法缝合。分别于术后 1、2、3、4、6和 8周对修复肌腱行大体观察及光、电镜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术后 4周 ,实验组与对照组损伤肌腱均基本愈合。两组对照比较显示 ,实验组中所修复肌腱 ,表面较光滑 ,与周围组织粘连少 ,腱周径近于正常 ;修复组织中无明显异物反应 ;腱内膜和腱外膜再生明显 ,腱纤维形态接近正常。电镜下 ,肌腱断端间纤维母细胞增生活跃。结论 激光辅助接合屈肌腱能够保护屈肌腱的血供、可促进肌腱的内源性愈合 ,减轻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
朱晓光黄丽珍张经岐魏梅新
关键词:激光屈肌腱动物实验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与肝组织病理和肝纤维组织定量的关系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观察血清 TGF-β1与肝组织病理和纤维定量之间的确切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76例慢性乙肝(CHB)、肝硬变(LC)患者血清 TGF-β1.30例作肝活检,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诊断,应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肝内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CHB 轻、中、重度、LC 患者血清 TGF-β1水平(144.3μg/mL±34.1 μg/mL,349.5μg/mL±107.7μg/mL,508.3 μg/mL±133.3μg/mL,579.4 μg/mL±225.1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95.3μg/mL±34.1 μg/mL;P<0.01).按CHB 轻、中、重度、LC 依次升高(P<0.01/0.05).②肝组织内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含量随 CHB 轻、中、重度次序递增(胶原纤维的单位目标面积在肝实质为(μm^2/个):344.0±9.6,43.7±11.9,64.2±10.7;汇管区为:66.5±17.3,75.5±23.4,91.0±22.8网状纤维的单位目标面积在肝实质为(μm^2/个):11.4±5.0,17.4±4.1,26.3±9.7汇管区为:18.0±5.7,24.6±6.1,79.3±27.0 P<0.01/0.05),与血清 TGF-β1的变化一致.结论血清 TGF-β1与肝组织病理和肝组织纤维定量呈一致性改变.
刘芳王晓萌刘金星魏梅新
关键词:血清诊断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综合诊断的探讨(附55例病理及临床分析)
1989年
实践表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CPH)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CAH),甚至慢性和急性肝炎仅凭临床表现难以准确鉴别,但其治疗重点及转归却殊有不同。本文意在通过临床、病原免疫学及病理学诸方面资料的综合分析。
王麟士裴琇刘金星曹志宸李兵顺魏梅新尹乃宁尹德祺刘砚方张进贵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理分析
促吞噬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通过S180 在昆明种小鼠活体生长 ,对促吞噬肽 (tuftsin)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建立脾切除、模拟脾切除动物模型 ,皮下接种S180 ,注射促吞噬肽 ,观察荷瘤小鼠的瘤体生长、自然生存期及检测NK细胞活性。结果 :促吞噬肽能抑制带脾荷瘤小鼠的瘤体生长、增强NK细胞活性并延长生存期。这种作用在脾切除的小鼠中更为明显。结论 :促吞噬肽具有抗肿瘤免疫作用 ,可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杨金良李文平王克诚肖文华卞红磊魏梅新高静
关键词:促吞噬肽杀伤细胞肿瘤免疫疗法
大肠癌不同部位粘膜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2000年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大肠癌及癌周不同部位粘膜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正常大肠10例,大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各30例。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PCNA染色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细胞核。PCNA阳性细胞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分布呈不同程度的异质性。正常大肠和大肠癌粘膜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42±1.02和20.21±6.58,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大肠癌远旁、近旁和癌粘膜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26±2.14、7.43±3.26和20.21±6.58,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CNA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PCNA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结合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检测PCNA的表达,能更客观更准确地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特性。
徐德龙王克诚刘宁青肖文华魏梅新
关键词:大肠癌增殖细胞核抗原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和肝组织纤维定量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6
1999年
目的 本研究观察实验大鼠血清纤维化三项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和纤维定量之间的确切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人血清蛋白免疫损伤Wistar 大鼠造成肝纤维化模型,综合分析模型组、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肝组织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病理图象定量分析等变化.结果 模型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 或P< 0-01) . 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病理图象定量分析模型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血清三项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和纤维定量呈现一致性改变,显示良好的正相关.
李兵顺王继甄彦君刘金星魏梅新孙树强王淑琴
关键词:病理学疾病模型肝纤维化
骨肉瘤细胞核DNA含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1996年
本文对34例原发性普通型骨肉瘤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骨肉瘤异倍体发生率为97.6%,S、G2M期细胞数目增加,并出现DNA双干系细胞群,客观地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本组骨肉瘤各组织学类型间DI均值差异不明显。DI值随组织学分级的提高依次递增,但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对骨肉瘤细胞进行DNA倍体分析,能客观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生物学信息。
魏梅新宋秀君李凤林吴世祥王凤荣
关键词:骨肿瘤流式细胞术DNA肉瘤细胞核
55例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炎与血清HBV标志物关系的探讨
1989年
本文选用了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检测方法(SPRIA及ELISA),对经病理证实的55例慢性肝炎全部进行了血清HBV标志物的检测,其中41例并用斑点杂交法检测HBV-DNA,发现它除对乙型肝炎的诊断、病毒复制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外,作者提出有些问题如对单项抗-HBs阳性、抗-HBs及抗-HBc双项阳性、抗-HBe阳性、PIISA受体及HBV-DNA等应予重视和重新评价。
王麟士裴琇刘金星曹志宸李兵顺尹乃宁魏梅新刘砚方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