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显招

作品数:139 被引量:421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56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7篇脊柱
  • 23篇脊柱侧
  • 21篇脊柱侧凸
  • 21篇侧凸
  • 20篇手术
  • 14篇特发性脊柱
  • 12篇特发性脊柱侧...
  • 12篇外科
  • 10篇青少年特发性
  • 9篇青少年特发性...
  • 9篇脊柱外
  • 9篇脊柱外科
  • 8篇颈椎
  • 8篇骨科
  • 7篇细胞
  • 7篇脊髓
  • 7篇超声
  • 6篇腰椎
  • 6篇术后
  • 5篇融合术

机构

  • 136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40...
  • 2篇东华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解放军第89...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9篇魏显招
  • 99篇李明
  • 43篇周潇逸
  • 34篇白玉树
  • 24篇翟骁
  • 23篇杨依林
  • 19篇李博
  • 18篇朱晓东
  • 15篇杨明园
  • 15篇陈自强
  • 14篇徐锡明
  • 13篇赵颖川
  • 13篇祁敏
  • 13篇易红蕾
  • 13篇王飞
  • 11篇赵检
  • 10篇陈凯
  • 10篇李博
  • 10篇陈凯
  • 9篇胡文

传媒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4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脊柱外科杂志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国骨科临床...
  • 3篇海军军医大学...
  • 3篇2013年上...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22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19篇2012
  • 17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手术台辅助用头托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术台辅助用头托,包括支撑板、连接机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支撑底座相连;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其可独立改变角度...
李博周潇逸黄美能魏显招吴卉乔翟骁李小龙胡文白玉树李明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磁疗功能的颈托
一种具有磁疗功能的颈托,它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它包含护颈本体(1)、护颈托(2)和尼龙搭扣(3),它还包含永久磁疗片(4),护颈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护颈托(2),且护颈本体(1)与护颈托(2)固定连接,两端护颈托(2)...
陈华江祁敏魏显招
文献传递
新型个体化三维矫形胸腰骶气囊支具的有限元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新型个体化气囊支具的矫形效果。方法建立AIS三维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构建支具有限元模型,分别记录在在冠状面、矢状面和两者组合施力情况下的参数,比较矫形效果。结果顺利完成了AIS和个性化支具的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有效。在冠状面、矢状面、两者结合分别施力,获取最佳胸弯矫正率分别为66%、37%、52%,腰凸矫正率分别为65%、34%、53%;后2种施力方式可以获得较高顶锥旋转度矫正率和更好的矢状面平衡。结论新型支具可以获得良好的冠状面矫正率以及旋转矫正率、并且有助于改善脊柱矢状面曲度,对脊柱侧凸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范建平王传锋魏显招易红蕾李志鲲陈自强白玉树朱晓东李明
关键词:骶骨气囊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学校筛查的进展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脊柱侧凸是指冠状位X线片(站立位)上Cobb角>10°的脊柱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是一种排他性临床诊断,需要排除继发于小儿麻痹症、脊柱肌肉萎缩、大脑性麻痹、马凡综合征、Ehlers-Danios综合征和软骨发育不全等疾病导致的侧凸畸形[1],尤其要排除先天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侧凸指脊柱在胚胎时期出现脊椎的分节不完全、侧椎体发育不完全或者混合有上述2种因素,造成脊柱两侧生长不对称,从而引起脊柱侧凸.
徐锡明魏显招王传锋李明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凸多相筛查
一种适用于超净台内壁挂式无菌多功能移液枪枪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超净台内壁挂式无菌多功能移液枪枪架,包括连接底座(1)、旋转挂片(2)、连杆(3)、吸盘(4);所述连接底座(1)上设有连接槽(11)、连接孔(12);所述连接槽(11)内设有挂杆(13)、定位块...
吴随一周潇逸王飞杨依林徐锡明魏显招李明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n孔板的多元超声探头固定工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n孔板的多元超声探头固定工作平台,所述固定平台包括长方体底座(1)、边框(2);所述长方体底座(1)与边框(2)形成培养板凹槽(3),在培养板凹槽(3)的底面设有若干圆形凹槽(4);所述边框(2)...
周潇逸吴随一王飞徐锡明魏显招王梁华李明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的颈椎治疗仪
一种新型的颈椎治疗仪,它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它包含外套(1)、远红外布(2)、线圈(3)、弹性填充物(4)和插头(5);远红外布(2)设置在弹性填充物(4)的外表面,远红外布(2)的外表面排布了若干线圈(4),线圈(4...
陈华江祁敏魏显招
文献传递
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被引量:15
2020年
退变性脊柱侧凸常见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加速康复外科(ERAS)要求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身体状况和骨质量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干预措施,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和康复十分重要。经全国多位脊柱外科专家多次讨论,在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针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ERAS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制定本共识意见,供临床工作参考和应用。
白玉树翟骁陈自强魏显招杨明园杨操周许辉李危石李利吴继功许建中赵建华王达义钱邦平朱泽章胡勇孙武权房敏郑召民王征李淳德丁文元夏磊沈建雄仉建国孙天胜罗卓荆海涌吕国华郝定均邱勇李明
关键词:退变性脊柱侧凸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自组装多肽凝胶联合可降解神经导管修复长节段周围神经损伤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自组装多肽凝胶联合可降解神经导管修复长节段周围神经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48只,体重1 500 g左右,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自体神经移植组、B:神经导管+NSCs+NGF组、C:神经导管+IKVAV多肽凝胶+NSCs+NGF组;选取兔坐骨神经,暴露后人为造成10 mm缺损损伤,按照分组分别进行移植修复。术后3、6、9、12周观察兔下肢溃疡形成及愈合情况;术后12周对各组动物进行坐骨神经肌电图检查,处死后取标本观察神经再生情况、小腿三头肌湿重、组织学观察及神经干细胞存活情况。[结果]术后3组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足底溃疡,恢复情况以A组最好,C组次之,B组最差。术后12周神经肌电图、肌肉湿重检测均显示自体神经移植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优于其余两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C组神经再生情况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组,明显优于B组。术后12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在神经损伤处有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表达,神经干细胞仍然存活。[结论]自组装多肽凝胶联合可降解神经导管修复长节段周围神经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张伟张伟岳靓易红蕾王传峰陈家瑜吴冰魏显招郯志清李明
关键词:神经导管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随年龄的变化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中国东部地区不同年龄阶段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及随年龄如何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留存的311名无症状健康志愿者的资料,由2名外科医师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及脊柱骨盆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包括年龄、性别、最大胸椎后凸角、最大腰椎前凸角、最大腰椎前凸角-最大胸椎后凸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与骶骨倾斜角比值、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T1矢状面角度、T1骨盆角度及T1脊柱骨盆倾斜角。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年龄与矢状面参数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年龄与最大胸椎后凸角的关系。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7组:<20岁、≥20且<30岁、≥30且<40岁、≥40且<50岁、≥50且<60岁、≥60且<70岁和≥70岁,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年龄段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结果311名健康志愿者的最大胸椎后凸角(r=0.280,P<0.01)、最大腰椎前凸角-最大胸椎后凸角(r=-0.320,P<0.01)、骶骨倾斜角(r=-0.216,P<0.01)、骨盆倾斜角(r=0.237,P<0.01)、骨盆倾斜角与骶骨倾斜角比值(r=0.282,P<0.01)、矢状面躯干偏移(r=0.279,P<0.01)、T1矢状面角度(r=0.247,P<0.01)及T1骨盆角度(r=0.259,P<0.01)均与年龄相关,而最大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及T1脊柱骨盆倾斜角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最大胸椎后凸角=0.175×年龄+28.233,年龄每增长10岁最大胸椎后凸角增加1.75°。<20岁、≥20且<30岁、≥30且<40岁、≥40且<50岁、≥50且<60岁、≥60且<70岁和≥70岁组人数分别为8、56、51、59、56、56、25名,最大胸椎后凸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倾斜角与骶骨倾斜角比值、矢状面躯干偏移、T1矢状面角度及T1骨盆角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P均<0.01),最大腰椎前凸角-最大
李博胡文杨明园周潇逸翟骁魏显招杨长伟李明
关键词:脊柱骨盆年龄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