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冬梅
- 作品数:158 被引量:50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一种龙眼保鲜纸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眼保鲜纸的应用,所述龙眼保鲜纸自上而下依次由基材、敷载层、SO<Sub>2</Sub>释放剂、封材封装而成,所述基材和封材均由透气、透水材料制成,敷载层选自丙烯酸酯压敏胶、不干胶或3M胶;所述SO<Su...
- 吴振先韩冬梅
- 文献传递
- 龙眼漆酶基因(DlLac)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成功克隆一个龙眼漆酶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Dl Lac,NCBI登录号为KY051551。Dl Lac基因序列全长1898 bp,编码576个氨基酸,NCBI比对结果显示其与荔枝漆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高达94%;进化树结果显示龙眼漆酶氨基酸序列与荔枝漆酶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氨基酸保守序列结果表明龙眼漆酶氨基酸序列含有漆酶的3个典型保守结构域,分别为:Cu-oxidase-3、Cu-oxidase和Cu-oxidase-2。结合龙眼果实在常温、低温贮藏条件下,果皮褐变与Dl Lac的表达关系,推测Dl Lac的上调表达可能对龙眼果皮褐变起促进作用。
- 帅良赵昱清廖玲燕宋慕波朱东建蔡文段振华吴振先韩冬梅
- 关键词:龙眼漆酶果皮褐变基因克隆
- 龙眼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与耐贮性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以19个龙眼品种为试材,采用分层聚类和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果实成熟时的主要经济性状和耐贮性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品种间的耐贮性除了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关外,与其他经济性状指标无显著关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果实的重量损失率和低温褐变指数与鲜果率有显著影响;贮藏期间果实的好果率主要受烂果率和霉变率的影响,与经济性状指标无明显关系;果皮的褐变与果肉的自溶腐烂无同步发展的关系。
- 韩冬梅李建光潘学文吴振先李荣
- 关键词:龙眼果实经济性状耐贮性
- 一种荔枝根系发育观察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荔枝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荔枝根系发育观察装置,包括水培箱,所述水培箱的内部设有用于支撑固定荔枝植株的固定架及照明组件,所述水培箱上设有尺寸测量组件;所述水培箱包括箱底板、箱盖及透明的侧箱板,所述侧箱板...
- 郭栋梁黄石连王静吕新民李建光韩冬梅
- 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全程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 文章结合现有的研究报道和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从采前、采中、采后三个阶段,对影响龙眼果实采收及采贮藏品质的影响因素、调控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分别进行了概述。采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营养调控、套袋;采中因素主要有采收...
- 韩冬梅李建光吴振先潘学文李荣郭栋梁
- 关键词:龙眼贮藏品质全程控制
- 文献传递
- 脱硫对熏硫‘黑叶’荔枝采后品质及果肉亚硫酸盐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本实验研究了脱硫对熏硫‘黑叶’荔枝果实采后品质、亚硫酸盐残留量和果肉中亚硫酸盐代谢的影响。测定对照(施保克)、熏硫和脱硫处理的果实4℃贮藏期间的色度值、褐变指数、腐烂率、亚硫酸盐残留量及果肉中亚硫酸盐氧化酶(sul?te oxidase,SO)、腺苷-5’-磷酰硫酸还原酶(adenosine 5’-phosphosulfatezoline reductase,APR)、亚硫酸盐还原酶(sulfite reductase,SiR)、丝氨酸酰基转移酶(serine acetyltransferase,SAT)和乙酰丝氨酸裂解酶(O-acetylserine (thiol) lyase,OAS-TL)活力和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贮藏期间脱硫果实较熏硫果实提前转红;脱硫和熏硫荔枝的果皮褐变指数和腐烂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相比熏硫,脱硫使果皮水分质量分数降低和相对电导率升高的幅度更大,抑制呼吸的效果则相近;脱硫使果皮亚硫酸盐含量大幅降低,并使得果肉亚硫酸盐含量在贮藏16 d后降至接近对照组的水平;贮藏期间除APR外,熏硫和脱硫后果肉中其他4种酶的活力均呈现上调,即贮藏过程中处理组SO、SAT活力分别较同时期对照组上调2.0、8.6~26.7倍,而脱硫果肉SAT活力仅在贮藏0 d较对照组上调11.1倍,之后迅速下降,贮藏32 d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熏硫和脱硫果肉中5个基因的表达则均在贮藏中后期总体高于对照。上述结果表明,脱硫可加快熏硫荔枝果皮恢复红色,获得与熏硫相当的保鲜效果,大幅降低了熏硫荔枝的硫残留,保障其食用安全。脱硫和熏硫荔枝果肉中SO和SAT活力的上调表明,SO酶促氧化反应是荔枝果肉亚硫酸盐降解中占主导和最稳定的方式,SAT和SiR主导的还原途径则可能作为氧化途径的补充。
- 罗焘李双双郭晓萌韩冬梅吴振先
- 关键词:荔枝果实采后品质熏硫脱硫
- 龙眼果实挂树成熟与退糖期间的解剖学结构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以石硖和储良两个品种龙眼(Dimocarps longana Lour. cv. Shixia and Chuliang)果实为试材,比较了挂树成熟与衰老(退糖)期间果皮和果肉的解剖学结构,测定了成熟与衰老期间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结果表明:石硖成熟期比储良短,分别为14 d和21 d,之后退糖,TSS含量的下降速率分别为每天0.60%和0.31%。完全成熟时,龙眼果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外果皮为数层平行排列的变形细胞,附着不连续的角质层和蜡块;中果皮为大的层状薄壁细胞,间以块状栓质组织、石细胞和维管束;内果皮为1~2层紧密排列的薄壁细胞,胞壁角质层深厚;果肉表面光滑,薄壁细胞结构清晰完整、排列整齐。退糖时,外表皮的蜡质层和表皮毛脱落,外、中果皮里的胞间隙或层状缝隙增大,内果皮表面出现破损和"钉"状突起物;果肉表面皱褶增多,结构塌陷,胞壁可能增厚。不同龙眼品种之间的果皮结构差异主要在于成熟时的中果皮,石硖细胞排列紧密、缝隙小而少,而储良细胞间隙较大;果肉结构差异在于成熟时石硖胞壁坚挺、呈长圆形,而储良胞壁卷曲、呈狭长型,刚性弱于石硖;退糖时储良果肉皱缩塌陷比石硖明显,但后者出现细胞壁纤维化增厚的特异现象。
- 韩冬梅曾婷李建光罗焘李保建吴振先
- 关键词:龙眼果皮结构纤维化
- 大果龙眼新品种良圆龙眼的选育
- 2024年
- 良圆龙眼是以大乌圆为母本、储良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大果龙眼新品种。果实大小均匀,单果质量13~18 g;果皮黄褐色,果实外观较好;果肉乳白色,稍透明,果肉表面纵纹明显,表面不流汁,汁液中多,肉离核、韧脆化渣,味甜;可食率64%~6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9%~21%。树势强,树姿直立,树冠圆形,1年生枝条较粗,优于两亲本。在广州地区成熟期7月底至8月上中旬;丰产性中等,高接后第5年平均株产为22.5 kg,每666.7 m^(2)产量可达724.5 kg;适宜广东省各产区栽培。
- 黄石连韩冬梅郭栋梁王静吕新民魏俊斌李建光
- 关键词:龙眼杂交大果
- 一种提高龙眼荔枝交互嫁接成活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龙眼荔枝交互嫁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接穗浸泡α‑萘乙酸和噻苯隆的混合溶液后,插入砧木切口,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准接合,即可。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龙眼荔枝互接低成活率的问题,并显...
- 吕新民李建光郭栋梁黄石连王静韩冬梅
- 一种适用于龙眼人工杂交的改良方法
- 2018年
- 传统龙眼人工杂交存在效率低下、坐果率较低等问题。为了提高杂交效率,作者研发了一套改良型的人工杂交新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在龙眼母本植株的花穗定型后将要开花前,采用多效唑处理母本植株,大量减少雄花数量,促使单一花穗的雌花集中开放;采摘雄花盛开的父本花穗枝条,对着母本花穗轻轻摇动,使花粉飘散,完成人工杂交授粉,然后去除剩余的花蕾,套袋即可。与传统杂交方法相比,改良人工杂交新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将传统单个花穗完成授粉时间从4~6 d减少到2 d,同时达到提高坐果率的目的,在龙眼杂交育种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 李建光郭栋梁韩冬梅李荣潘学文王静
- 关键词:龙眼去雄花粉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