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国恩

作品数:88 被引量:265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9篇低氧
  • 23篇动脉
  • 19篇肺动脉
  • 11篇蛋白
  • 11篇肺动脉高压
  • 11篇藏药
  • 10篇慢性
  • 9篇高原病
  • 8篇细胞
  • 8篇基因
  • 7篇低氧性
  • 7篇低氧性肺动脉
  • 7篇低氧性肺动脉...
  • 7篇血清
  • 7篇红蛋白
  • 6篇低压低氧
  • 6篇羚羊
  • 5篇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
  • 5篇慢性低氧

机构

  • 81篇青海大学
  • 6篇青海医学院
  • 3篇青海医学院附...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2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青海省藏医药...
  • 1篇青海红十字医...

作者

  • 87篇靳国恩
  • 44篇格日力
  • 25篇杨应忠
  • 23篇李生花
  • 19篇马兰
  • 18篇白振忠
  • 12篇杨全余
  • 12篇韵海霞
  • 11篇嘎琴
  • 9篇马祁生
  • 7篇曹越
  • 6篇韩淑芬
  • 6篇曹成珠
  • 6篇芦殿香
  • 6篇杨惠莲
  • 6篇罗朋立
  • 5篇严云飞
  • 4篇杨梅
  • 4篇毛辉青
  • 4篇耿排力

传媒

  • 19篇青海医学院学...
  • 7篇华西药学杂志
  • 4篇中国高原医学...
  • 3篇高原医学杂志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成药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牦牛和柴达木黄牛低氧通气反应及颈动脉体NO、NOS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旨在比较牦牛和柴达木黄牛低氧通气反应(HVR)特征及颈动脉体(CB)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选择生活在海拔3 200m临床健康的成年牦牛和柴达木黄牛进行13.9%O2低氧(模拟海拔6 000m)通气反应;采用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海拔3 200m牦牛、柴达木黄牛及模拟海拔6 000m时CB中的NOS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以及N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牦牛、柴达木黄牛低氧通气反应斜率(△VE/△SaO2)分别为(0.21±0.10)和(0.50±0.21)(L·min-1)/%SaO2(P<0.01);海拔3 200m时,CB中nNOS、eNOS、iNO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牦牛与柴达木黄牛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拟海拔6 000m时,CB中nNOS、eNOS、iNOS蛋白表达水平在牦牛与柴达木黄牛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拟海拔6 000m的牦牛、柴达木黄牛CB中nNOS、eNOS、i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海拔3 200m的牦牛、柴达木黄牛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模拟海拔6 000m组,牦牛、柴达木黄牛CB中NO含量均显著高于海拔3 200m(P<0.01或P<0.05),在模拟海拔6 000m组,牦牛CB中NO含量极显著高于柴达木黄牛(P<0.01),在海拔3 200m,牦牛与柴达木黄牛CB中NO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青藏高原世居牦牛低氧通气反应钝化,而柴达木黄牛对低氧的刺激保持较高的通气反应,急性低氧时牦牛CB内产生大量的NO可抑制对低氧的化学感受。
张寿靳国恩常兰吕军沈明华刘惠顾海燕雷乃虎
关键词:牦牛柴达木黄牛颈动脉体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盐酸川芎嗪对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形态学及GABAB1R与FOX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对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海马形态学及海马中γ-氨基丁酸B1受体(GABAB1R)和叉头框蛋白P2(FOX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低氧对照组(HC)、低氧给药组(TMP),其中,低氧组按照不同时间段又分为1、3、7、15、30 d组,每组4只。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给药后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BAB1R和FOX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低氧干预天数的增加,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受损程度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尼氏小体的数量逐渐变少至难以观察,神经细胞出现水肿,细胞之间的分界逐渐模糊,细胞核从清晰到模糊;但经盐酸川芎嗪干预后,尼氏小体的数量趋于正常,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排列整齐,且水肿现象也逐渐趋于正常。第1天时,HC组和TMP组大鼠海马GABAB1R和FOXP2的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与TMP组比较,从第3天起,HC组大鼠海马GABAB1R的表达明显减少,第7天起HC组大鼠海马FOXP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HC组与NC组之间比较大鼠海马GABAB1R和FOXP2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TMP组与N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川芎嗪可对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大脑的认知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加大鼠海马GABAB1R和FOXP2蛋白的表达。
李晓娜孙莉靳国恩周振米国霞阮珍周玲李生花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低压低氧尼氏小体形态学
慢性低压低氧对大鼠肺组织HIF-1ɑ、COX1蛋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肺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1(COX1)蛋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1 500 m)和低氧组(4 300 m),低氧组大鼠暴露低氧30 d后采集标本。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COX1蛋白的表达及ELISA检测肺组织和血清HIF-1ɑ、血浆ROS、肺组织SOD和CAT酶。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测定肺动脉压(PAP)。结果在低氧组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内HIF-1α蛋白显著高于常氧组(P<0.01);ROS含量显著低于常氧组(P<0.01);COX1蛋白在低氧组的大鼠肺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P<0.01);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升高(P<0.01)。结论高海拔对机体的影响可能是直接性的损伤,而并非仅仅是氧化应激反应所致。
马生龙李胜李晓娜米国霞靳国恩李生花
关键词:低压低氧氧化应激肺组织
高住低练对世居高原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对世居高原的20名运动员(实验组、对照组各为男6名、女4名)进行了高住低练法的研究。其方法为:实验组(6男、4女)夜间睡在模拟4 000m低压舱(10:00pm-6:00 am;8小时),白天在原居住的高度进行强度训练(共4周),对照组(6男、4女)睡练均在2 260m,并执行相同的训练计划。结果显示,世居高原运动员对间歇性暴露于4 000m高原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未能达到刺激肾脏释放EPO和通气量增大的低氧效应;虽然实验组VO2m ax、3 000m比赛成绩自身前后比较有所提高(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
马福海格日力樊蓉芸刘海平靳国恩杨应忠曹越
关键词:高住低练高原运动员血乳酸最大摄氧量
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血浆抗利尿激素(PAV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24 h4、8 h7、2 h1、w及1个月(A、B、C、D、E)组,同时设立对照组(西宁地区,海拔2260m),将5个实验组由西宁地区带至青海大学可可西里高原医学研究基地(海拔4600 m),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AVP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PAVP浓度在初入高原后呈下降趋势,在48 h达到最低,后逐渐回升,至1 w时已经接近对照组水平,1个月时达到最高水平。结论:高原慢性低氧环境下,PAVP的浓度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此可能与机体缺氧程度及高原低氧习服过程有关。
罗朋立曹越韩淑芬钟英成白振忠靳国恩杨应忠格日力
关键词:高原低氧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观察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讨论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D模型组、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七十味珍珠丸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及侧脑室注射Aβ25-35制作老年痴呆大鼠模型,用七十味珍珠丸灌胃(1.65g/kg)治疗,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SOD活力、MDA含量。结果七十味珍珠丸能够显著增强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SOD活力(P<0.01)。结论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通过降低自由基水平发挥抗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新的药效学作用。
白振忠靳国恩芦殿香马爽杨梅杨全余嘎琴韵海霞魏玉海格日力
关键词:藏药七十味珍珠丸老年痴呆症超氧化物歧化酶
穴位针刺干预急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压与海马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对急性低氧所致大鼠肺动脉压(PAP)升高与神经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低氧组(H)、针刺+低氧组(AH)。将各组动物分别用25%乌拉坦(125 mg/100 g)腹腔麻醉,H组和AH组(放入低氧舱之前先针刺30 min)动物置于低氧舱后再吸入15%的O2,3组均测量大鼠PAP,30 min后处死。3组均测定脑含水量和大脑腺苷A1受体表达水平,并对不同组大鼠神经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AH组PAP明显低于H组(P<0.01),但与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显示,H组神经元有明显的胞质空染、核固缩,AH组与N组神经元无明显的胞质空染、核固缩。结论穴位针刺可预防大鼠急性低氧引起的PAP升高和海马神经元损伤。
曹成珠李正娥靳国恩李生花
关键词:针刺低氧肺动脉压神经元损伤
中西药在预防慢性高原病中的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对藏药15味沉香散与西药Sildenafil的药效学比较,从中、西药物中寻找出更好的防治CMS的药物。方法对低氧对照组,15味沉香组,Sildenafil组Hb,Hct,平均PAP、RV/(LV+S),血清ET-1浓度进行比较。结果:15味沉香组大鼠Hb,Hct,PAP,RV/(LV+S)均低于低氧对照组(P<0.01),血浆内皮素-1浓度也明显比低氧对照组低(P<0.05),西药除PAP,RV/(LV+S)较低氧对照组低之外,Hb,Hct和ET-1水平与低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纯从预防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方面,西药较藏药15味沉香好,但从整体预防CMS方面,藏药15味沉香散优于西药。
李生花靳国恩
关键词:SILDENAFILCMS
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克隆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从藏羚羊肝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藏羚羊α-珠蛋白cDNA,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成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扩增培养后,鉴定阳性质粒并进行测序。将测序的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获得α-珠蛋白编码区cDNA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并取得注册号为DQ650713。与绵羊α-珠蛋白基因相比较,其在16、53、132、134处出现核苷酸密码子突变(GAC→GGC)、(TCG→TCC)、(AGC→GGC)、(AAC→AGC)。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132位的天冬酰胺酸(Asn)突变为丝氨酸(Ser),134位的丝氨酸(Ser)突变为甘氨酸(Gly);与人类的α-珠蛋白相比较,有19处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结论:成功地克隆出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为高原低氧适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杨应忠白振中靳国恩马兰韵海霞格日力
关键词: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克隆同源性分析
藏药四味黄芪散通过AMPK蛋白诱导的自噬信号通路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藏药四味黄芪散(SW)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药物组,两低氧组根据暴露低氧时间又各分为d 1、3、7、15、30组,共10个小组。常氧组置于海拔2260 m的大气环境,不予干预;低氧10个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 m的低压氧舱,低氧药物组给予SW混悬液(0.42 g/100 g)灌胃,低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每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测定Ppa、RV/(LV+S);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p-AMPK、ULK-1、LC3Ⅰ/LC3Ⅱ蛋白水平。结果与常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大鼠Ppa、RV/(LV+S)比值随暴露低氧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并与肺动脉平滑肌层厚度和肺组织亚细胞器变化保持一致。肺组织p-AMPK蛋白表达水平也轻度上调(P<0.05),ULK-1、LC3Ⅱ明显上调(P<0.01),尤以急性低氧期变化明显;与低氧对照组相比,低氧药物组Ppa升高幅度和肺动脉平滑肌层增厚程度明显减缓(P<0.05~0.01),而肺组织中p-AMPK、ULK-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随暴露低氧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增高(P<0.05~0.001),尤以慢性低氧为甚。结论SW可通过上调AMPK自噬信号通路发挥抑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李生花杨全余嘎琴嘎琴
关键词:AMPK低氧肺动脉高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