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兰

作品数:59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低氧
  • 16篇动脉
  • 15篇肺动脉
  • 14篇羚羊
  • 14篇藏羚
  • 14篇藏羚羊
  • 11篇细胞
  • 11篇基因
  • 10篇平滑肌
  • 8篇动脉平滑肌细...
  • 8篇平滑肌细胞
  • 8篇肌细胞
  • 8篇肺动脉高压
  • 8篇肺动脉平滑肌
  • 8篇肺动脉平滑肌...
  • 7篇蛋白
  • 7篇低氧诱导
  • 7篇红蛋白
  • 5篇低氧性
  • 5篇低氧性肺动脉

机构

  • 59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青海省中医院

作者

  • 59篇马兰
  • 40篇格日力
  • 31篇杨应忠
  • 19篇靳国恩
  • 15篇白振忠
  • 11篇韵海霞
  • 8篇刘川川
  • 6篇王亚平
  • 5篇赵艳霞
  • 5篇嘎琴
  • 5篇马祁生
  • 5篇曹越
  • 4篇曹学锋
  • 3篇白振中
  • 3篇杨全余
  • 3篇李生花
  • 3篇刘川川
  • 2篇马爽
  • 2篇常荣
  • 2篇李玉红

传媒

  • 10篇青海医学院学...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生理学报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3篇中国高原医学...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第七届全国医...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兽类学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遗传
  • 1篇陕西中医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羚羊ET-1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克隆藏羚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基因编码区,并行分析。方法从藏羚羊肺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法获得藏羚羊ET-1cDNA,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经转化JM109菌扩增培养后鉴定阳性质粒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获得藏羚羊ET-1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609bp,编码202个氨基酸,将此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并取得注册号(JQ031153)。其核苷酸序列与绵羊、牛、猪、大鼠以及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是:98%、95%、86%、81%、48%。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牛、猪、大鼠以及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是:97%、94%、79%、76%、34%。与绵羊ET-1氨基酸比对发现,30位和172位的苏氨酸变为丙氨酸、40位和163位的缬氨酸变为丙氨酸、141位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181位的苯丙氨酸变为缬氨酸。结论成功克隆了藏羚羊肺组织中ET-1基因的编码区,分析发现藏羚羊ET-1基因对应的氨基酸发生了突变,这些为进一步揭示藏羚羊低氧适应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冯志超马兰白振忠格日力
关键词:CDNA克隆ET-1藏羚羊低氧适应
针刺对急性低氧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低氧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对照组、低氧组、针刺组大鼠脑含水量,脑腺苷A1受体表达水平和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结果:与低氧组相比,针刺组脑含水量明显降低,神经元无明显的胞浆空染,核固缩;腺苷A1受体表达水平显著增多。结论:针刺具有保护急性低氧对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李生花马祁生洒玉萍马兰杨应忠靳国恩文绍敦
关键词:针刺脑水肿腺苷A1受体
不同海拔高度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海拔对照组(南京,海拔10 m)、中度海拔组(西宁,海拔2 260 m)和特高海拔组(低压氧舱,模拟海拔5 000 m)。将中度海拔组和特商海拔组大鼠分别由南京快速运至西宁地区和青海人学低压氧舱室,30 d后抽取大鼠外周血标本。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火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水平,WST-1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TBA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鞋。结果显示,中度海拔组人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长于低海拔对照组与特高海拔组,血浆TERT水平的变化与端粒长度一致;中度海拔组与特高海拔组大鼠血浆HIF-1α水平高于低海拔组;相对低海拔对照组和中度海拔组,特高海拔组大鼠血浆SOD活力下降,MDA水平增高。上述结果提示,中度海拔高度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延长,而极高海拔高度下此端粒延长作用消失,其中HIF-1α、TERT水平变化及氧化应激损伤是引起其端粒长度变化的主要机制;中度海拔地区居住可能有益于延长哺乳类动物的寿命。
王亚平杨应忠马兰赵艳霞格日力
关键词:端粒不同海拔高度端粒酶逆转录酶
红景天苷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探讨红景天苷对低氧引起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采用组织消化法分离大鼠肺动脉,培养PASMCs,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测定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处理细胞48 h后的A,确定红景天苷作用的适宜浓度范围。将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红景天苷处理组(40、60、80μg·mL^(-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收缩型标志物如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22(SM22)、钙结合蛋白(calponin)和合成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表型标志物和核增殖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EdU(5-ethynyl-2′-deoxyuridine)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测定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结果表明,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可诱导PASMCs收缩型表型标志物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合成型标志物mRNA和蛋白升高;与低氧对照组相比,红景天苷可以下调PASMCs合成型标志物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收缩型表型标志物mRNA和蛋白表达。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与低氧对照组相比,红景天苷抑制表型转化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结果提示,红景天苷可以抑制PASMCs合成型标志物表达,促进收缩型标志物表达,从而抑制低氧引起的PASMCs表型转化;且红景天苷抑制PASMCs增殖和迁移的机制与其抑制了PASMCs的表型转化有关。
毛稼琦刘川川刘川川张晴晴刘红马兰
关键词:低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红景天苷
红景天苷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和低氧加药物干预组,分别用40μg/ml、60μg/ml、80μg/ml的红景天苷干预细胞48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B...
毛稼琦马兰刘川川张雨薇
关键词:红景天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
唐古特红景天降低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对ET-1,eNOS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唐古特红景天95%乙醇提取物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生理盐水组、低氧+低剂量药物组(1.25 g.kg-1.d-1)、低氧+高剂量药物组(2.5 g.kg-1.d-1)5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置于低压氧舱内(模拟海拔4 500 m的高原环境),每24 h开舱0.5 h进行灌药等处理,连续30 d。检测各组大鼠的肺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室肥厚指数;光镜观察直径50~100μm的肺动脉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WT%);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肺组织内皮素-1(ET-1)和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清ET-1和eNOS蛋白的含量。结果:与低氧对照组和低氧生理盐水组相比,高剂量唐古特红景天干预,具有以下药理作用:①降低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P<0.01);②减轻大鼠肺动脉的肌化程度(P<0.05);③降低大鼠肺组织ET-1 mRNA表达,上调大鼠肺组织内皮细胞(eNOS)mRNA表达(P<0.05);④降低大鼠血清ET-1蛋白的含量,上调大鼠血清内皮细胞eNOS蛋白的含量(P<0.05)。结论:唐古特红景天对于HPH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药理作用机制与上调eNOS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ET-1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芦殿荣张树娜靳国恩白振忠永胜张得钧王欣佩杨全余嘎琴杨应忠马兰王海洁芦殿香格日力
关键词: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内皮素-1
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克隆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从藏羚羊肝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藏羚羊α-珠蛋白cDNA,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构成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扩增培养后,鉴定阳性质粒并进行测序。将测序的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获得α-珠蛋白编码区cDNA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并取得注册号为DQ650713。与绵羊α-珠蛋白基因相比较,其在16、53、132、134处出现核苷酸密码子突变(GAC→GGC)、(TCG→TCC)、(AGC→GGC)、(AAC→AGC)。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132位的天冬酰胺酸(Asn)突变为丝氨酸(Ser),134位的丝氨酸(Ser)突变为甘氨酸(Gly);与人类的α-珠蛋白相比较,有19处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结论:成功地克隆出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为高原低氧适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杨应忠白振中靳国恩马兰韵海霞格日力
关键词:藏羚羊Α-珠蛋白基因克隆同源性分析
噻虫啉治疗继发性泡型包虫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噻虫啉(Thia)对棘球蚴的杀伤作用,评价噻虫啉应用于治疗多房棘球蚴病的效果,旨在探索噻虫啉开发为抗包虫病先导化合物的潜能。方法体外实验中以不同浓度噻虫啉作用于多房棘球蚴原头节,以0.1%伊红染色评价原头节存活情况,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原头节超微结构改变。体内实验将继发性感染多房棘球蚴小鼠分为3组:模型组、阿苯达唑组(ABZ, 100 mg/kg)、Thia组(20 mg/kg),以未感染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经药物灌胃治疗4 w后,分离小鼠脾脏和包虫囊肿称取重量,计算脾脏指数和抑囊率,HE染色后观察囊肿形态学改变。此外,从体外(LO2和HepG2细胞)和体内(Balb/c小鼠)评价噻虫啉毒性。结果 40μg/mL噻虫啉在体外即表现出对原头节的杀伤作用,并导致原头节体表及内部结构破坏。体内药物治疗4 w后,小鼠脾脏指数较模型组增高(P<0.05),包虫囊肿重量较模型组减轻(P<0.05)。包虫囊肿病理显示Thia组未见生发层结构。噻虫啉浓度低于80μg/mL无明显细胞毒性,20 mg/kg噻虫啉无明显的体内肝肾毒性。结论噻虫啉在体内外表现出明显的抗多房棘球蚴作用,并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开发为抗包虫病先导化合物的潜能。
刘川川刘川川格日力马兰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噻虫啉阿苯达唑毒性
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提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抑制PASMCs增殖
2023年
目的用聚乙二醇(PEG 6000)沉淀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hUCMSCs-exo);观察hUCMSCs-exo对低氧诱导的PA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低速离心提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的hUCMSCs-exo。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hUCMSCs-exo形态,用考马斯亮蓝及BCA试剂盒检测hUCMSCs-exo蛋白质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UCMSCs-exo表面标记物CD63/Alix/TSG10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ASMCs摄取hUCMSCs-exo情况,用EdU法检测hUCMSCs-exo对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ASMCs核增殖抗原(PCNA)蛋白表达水平,用cck-8法测定用不同浓度hUCMSCs-exo干预低氧诱导后PASMCs的细胞吸光度值。结果通过低速离心成功分离出hUCMSCs-exo。透射电镜下的hUCMSCs-exo为圆形或椭圆形。考马斯亮蓝结果显示,hUCMSCs-exo蛋白条带表达清晰。BCA定量结果显示,PEG 6000溶液浓度为10%时提取的hUCMSCs-exo浓度最高。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用PKH26标记的hUCMSCs-exo能被PASMCs内化。EdU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UCMSCs-exo可以抑制PASMCs增殖,P<0.05。cck-8结果显示,hUCMSCs-exo抑制PASMCs增殖,且当hUCMSCs-exo浓度达80μg·mL^(-1)时的细胞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PEG 6000沉淀法提取的hUCMSCs-exo可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增殖。
张雨薇牛菊红刘川川毛稼琦张晴晴刘红陈英马兰
关键词:沉淀法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高原肺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理机能反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高原病动物模型并对相关生理机能反应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15天和30天2个组后运至海拔4300m处饲养。分别在第15天和第30天进行Pap、RV/(LV+S)比值等测定。另外,随机选取12只大鼠作为较低海拔(2260m)对照组,10只高原鼠兔作为高海拔(4300m)对照组。结果30只Wistar大鼠经15天和30天饲养后,两个实验组Pap、RV/(LV+S)比值分别为42.80±6.09、0.50±0.06(15天);50.0±10.20、0.50±0.08(30天),显著高于高原对照组(21.88±6.09,0.32±0.03)和较低海拔组(24.50±8.06,0.30±0.01),P值均小于0.01。15天和30天组HAPH患病率分别为87%和100%,但体循环压没有显著差别。结论通过对Wistar大鼠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认为在海拔4300m地区饲养15天就可完全建立高原肺动脉高压症的动物模型,并进一步说明低海拔动物与高原特有动物具有对低氧环境的不同生理反应机制。
靳国恩马兰韵海霞白振忠杨应忠格日力
关键词:动物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