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牡花

作品数:42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8篇新生儿
  • 20篇护理
  • 7篇综合征
  • 7篇患儿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干预
  • 4篇电图
  • 4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脑电
  • 4篇脑电图
  • 4篇护理干预
  • 4篇监护
  • 4篇安宁疗护
  • 4篇产儿
  • 3篇新生儿呼吸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振幅整合脑电...
  • 3篇肾病

机构

  • 41篇湖南省儿童医...
  • 5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41篇陈牡花
  • 10篇彭小明
  • 8篇贺芬萍
  • 7篇肖鹏飞
  • 5篇沈萍
  • 4篇罗丹
  • 4篇吴杼阳
  • 4篇张榕
  • 4篇朱丽辉
  • 4篇吴淑芳
  • 3篇曹亮
  • 3篇庄严
  • 3篇张帆
  • 3篇熊月娥
  • 3篇成柳
  • 3篇汤可香
  • 3篇何丽
  • 3篇杨维
  • 2篇黄瑞文
  • 2篇曹敏

传媒

  • 7篇全科护理
  • 6篇护理实践与研...
  • 5篇当代护士(下...
  • 4篇当代护士(上...
  • 4篇当代护士(中...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护理学报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2篇2024
  • 1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8
  • 1篇200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经口喂养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 调查新生儿科护士的新生儿经口喂养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1年10月—2021年12月使用问卷星平台采用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经口喂养知识问卷对湖南省内新生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38份。结果显示,新生儿科护士的新生儿经口喂养知识得分为(23.92±4.56)分,得分最低的维度是基于循证线索的喂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职称以及培训经历是新生儿科护士的新生儿经口喂养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新生儿科护士的新生儿经口喂养知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强对工作年限较低及职称较低的新生儿科护士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新生儿科护士的新生儿经口喂养知识水平。
陈备陈牡花刘琼霞肖鹏飞沈萍
关键词:经口喂养影响因素
新生儿安宁疗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概述新生儿安宁疗护的发展及必要性,总结新生儿安宁疗护的主要照护内容(做好基础护理及环境布置,减轻临终新生儿疼痛,舒适护理,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安宁疗护,为家庭提供支持),对我国新生儿安宁疗护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新生儿安宁疗护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张娜唐倩朱丽辉陈牡花李东雅曹亮肖秋秋胡姚佳
关键词:新生儿安宁疗护姑息护理临终关怀
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伪差原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监测过程中出现伪差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12月550例接受aEEG监测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50例患者中,出现伪差86例。其中,电极松脱28例,占32.5%;电磁干扰18例,占20.9%;操作干扰14例,占16.2%;心电伪差13例,占15.2%;电极位置不当8例,占9.4%;电机线断裂5例,占5.8%。结论妥善保护电极和电极线,正确安装电极,加强护士aEEG监测专业知识培训,及时识别伪差并处理,可提高aEEG监测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贺芬萍彭小明陈牡花杨维唐娜
关键词: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伪差护理
住院新生儿母亲出院后应对困难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新生儿母亲出院后应对困难现状,以期为促进住院新生儿母亲角色适应、成功度过新生儿住院—出院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222例新生儿母亲为调查对象,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产妇出院后应对困难量表和婴儿母亲育儿支持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新生儿母亲出院后应对困难得分为(6.81±1.05)分,育儿支持总分为(139.52±29.89)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住院时间、家庭年均总收入、居住地及育儿支持为住院新生儿母亲出院后应对困难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住院新生儿母亲出院后存在中等水平的应对困难,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开展延续性产后健康管理,尤其要关注新生儿住院时间短、育儿支持水平较低、居住在农村地区以及家庭收入较低的新生儿母亲。
何瓜绵陈牡花曾婷婷吴玲峰
关键词:母婴分离影响因素
以家庭为中心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在儿科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重视,安宁疗护已成为社会关注点,是目前我国重点发展的医学领域之一。本文阐述儿童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必要性,总结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安宁疗护模式在儿童生存质量、家属哀伤程度以及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效果,提出相应建议,旨在加快我国以家庭为中心安宁疗护模式的规范化建设,推动我国儿童安宁疗护的发展。
张娜唐倩朱丽辉罗丹陈牡花胡姚佳
关键词:儿科安宁疗护家庭护理
新生儿意外伤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意外伤害发生的临床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75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96例为意外伤害新生儿(为意外伤害组),其余20656例为非意外伤害新生儿(为非意外伤害组)。对新生儿一般情况、父母及家庭状况、新生儿意外伤害发生的人次数、不同地区及各种类型伤害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logistic回归对新生儿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6例意外伤害新生儿中,发生在家中的意外伤害占大多数,为75例(78.13%);96例新生儿意外伤害类型前三位分别为烫伤30例、中毒24例、呛奶窒息18例。大多数患儿临床治愈,21例烫伤患儿皮肤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呛奶窒息患儿中3例有运动和智力发育障碍后遗症,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意外伤害组与意外伤害组相比,新生儿出生地、新生儿日龄、母亲文化程度、父母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以及家庭兄弟姐妹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以及父母婚姻状况和谐的新生儿较其他新生儿更不易发生意外伤害,其OR值分别是0.496、0.550(均P<0.05);出生地为农村的新生儿较易发生意外伤害,其OR值是4.933(P<0.05)。结论新生儿意外伤害在临床并不罕见,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烫伤、中毒、呛奶窒息等;出生地为农村、非独生子女以及父母婚姻状况不和谐的新生儿出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更大,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及新生儿监护人的高度重视。
陈牡花彭小明庄严贺芬萍罗丹黄瑞文
关键词:新生儿影响因素
肾病综合征患儿阴囊高度水肿护理
2008年
目的总结肾病综合征患儿阴囊高度水肿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肾病综合征阴囊高度水肿患儿采用创面护理、抗病原菌护理、减少增加腹内压因素、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住院环境管理等多种方式的临床护理。结果2005年5月~2006年12月住院期间的13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合并阴囊高度水肿,其中2例患儿发生阴囊皮肤破溃、感染。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病情缓解,阴囊水肿治愈。结论应用多种临床综合护理措施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阴囊高度水肿进行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病人的预后。
罗春华刘文君曹慧娜陈牡花段翠蓉
关键词:阴囊水肿护理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在新生儿惊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11月因惊厥或疑似惊厥入住该院新生儿四科(足月儿ICU)的141例患儿进行a EEG监测。结果 141例患儿中51例患儿a EEG正常(36.1%),惊厥发作90例(63.9%),其中66例患儿为电发作(73.3%),24例患儿为电临床发作(26.7%);单次惊厥20例(22.2%),反复惊厥56例(62.2%),惊厥持续状态14例(15.6%)。90例惊厥发作患儿中背景活动正常33例(36.7%),轻度异常37例(41.1%),重度异常20例(22.2%)。结论 a EEG的应用为新生儿惊厥尤其是亚临床惊厥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及时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是临床筛查新生儿惊厥的有效工具。
贺芬萍彭小明张帆庄严陈牡花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80例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患儿的主要感染因素为胎龄、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次数以及抗生素应用种类,各类因素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诱发因素比较多,因此医护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陈牡花汤可香吴杼阳成柳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护理干预
早产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孕周≤34周早产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CLAB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孕周≤34周的PICC早产儿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4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护理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患儿CLABS、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儿CLABS、血栓等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则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缩短孕周≤34周早产儿PICC置管时间,继而有效降低CLABS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进程,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肖鹏飞陈牡花沈萍吴淑芳曹敏
关键词:早产儿集束化护理干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住院时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