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迎丰 作品数:14 被引量:8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肩贞、天宗及秉风脉冲射频热凝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肩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肩贞、天宗及秉风脉冲射频热凝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肩痛的效果。方法:128例慢性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5例)给予洛索洛芬钠片口服及得宝松1 m L+2%利多卡因1.5 m L+0.9%氯化钠7.5m L痛点注射。观察组(63例)给予肩贞、天宗及秉风脉冲射频热凝治疗及自拟活血化瘀方口服。采用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部活动功能变化,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FMA评分比较两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肩部活动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液流变学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变化(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对照组分别为66.2%、15.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脉冲射频热凝疗法与中药内服治疗相结合用于慢性肩痛有助于缓解疼痛状态、改善患者肩部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黄建平 娄海波 邓迎丰联合引导实施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手术中的探讨 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B超和神经刺激仪联合引导实施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有椎管内麻醉高风险或禁忌证的老年下肢膝关节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观察组采用B超和神经刺激仪联合引导实施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记录并对比两组不同方案的麻醉操作及麻醉起效的时间、麻醉后心率与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补液量和升降压药的使用量、不良反应、患者麻醉费用、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准备和操作时间(8.3±1.7)min与对照组(7.7±1.2)min相当(t=1.661,P=0.139);麻醉起效时间(10.3±1.4)min比对照组(3.2±0.6)min长(t=50.180,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MAP在麻醉后5min(89.24±8.30)mmHg;(77.90±8.05)mmHg以及手术结束时(96.60±8.03)mmHg;(106.22±8.88)mmHg变化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输液量(1150.9±231.6)ml、(1400.0±256.5)ml、升压药用量(3.91±1.21)mg、(10.83±2.19)mg、降压药用量(1.80土0.37)mg、(8.27士1.25)mg、麻醉费用(1239.1±202.9)元、(2307.2±205.6)元、麻醉中和麻醉后不良事件发生率(3.6%、1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24、2.760、4.420,27.430,χ2=8.510,均P〈0.01或0.05);麻醉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7,P=0.198)。结论B超和神经刺激仪联合引导实施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膝关节手术中应用更简单安全实用,并发症更少,费用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高涛 邓迎丰 刘慧松 涂灿 魏鹏 尹峰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 周围神经 麻醉 膝关节 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续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辅助神经阻滞组(研究组),每组50例。研究组于神经阻滞前经静脉泵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为0.5μg/kg,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20mL,在10min内注射完毕,并以0.2μg/(kg·h)持续经静脉泵注射至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经静脉泵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负荷剂量注射完毕后,两组分别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完成连续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有效阻滞例数。在静脉泵注射负荷量前(T_0)、负荷量注射结束(T_1)、麻醉结束(T_2)、手术开始即刻(T_3)、手术开始后15min(T_4)、手术开始后30 min(T_5)和手术结束时(T6)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使用情况,以及心动过缓、呼吸抑制、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BMI、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有效阻滞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全身麻醉的病例。研究组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患者在T_0和T_1时间点的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患者在T_2至T_4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同组T_0时间点(P值均<0.05),在T_2至T6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患者间各时间点的HR和SpO_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心动过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 高涛 邓迎丰 刘慧松 涂灿 魏鹏 尹峰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 老年人 膝关节镜 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病人全髋置换术后麻醉恢复质量比较 2007年 确定最佳的麻醉方法可以提高麻醉质量,尤其是对老年病人,选择最佳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对选择老年全髋置换手术的麻醉方法,目前仍没有一致的观点。异丙酚已被证实比其他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优越,具有苏醒和认知功能恢复迅速的优点,而且在麻醉恢复期谵忘、恶心、呕吐发生率低。老年病人使用异丙酚可以减少术后认知功能的损害和意识混乱,腰麻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下肢手术病人气道管理上喉罩比气管插管优越, 陈妙仙 朱雪琴 邓迎丰关键词:老年病人 麻醉方法 全髋置换术 认知功能恢复 髋置换手术 硬膜外注射综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78例疗效分析 2007年 陈妙仙 邓迎丰 董平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 硬膜外注射 疗效分析 硬膜外封闭治疗 非手术治疗 纤维组织增生 纳美芬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盐酸纳美芬通过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拮抗麻醉镇痛药的不良反应,逆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纳美芬改善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同病因行全麻的老年患者5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9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包括术后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引流管引流,适当应用镇痛药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0.25μg/k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缓慢滴注,用药疗程为7 d;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全麻术后的认知功能,比较简易智力状态测试(MMSE)、NSE测定、S-100β含量。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3天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第1、3、7天的NSE和S-100β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对照组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结论纳美芬作为阿片类药物抑制剂,可减轻术后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灌注,同时可控制患者术后脑损伤时的炎性反应,减轻脑水肿,此外纳美芬还可保护脑神经元,逆转脑损伤,降低老年患者出现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邓迎丰 黄建平 龚钦 李波关键词:纳美芬 全麻术后 认知功能障碍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退变和创伤椎间盘髓核中的不同表达 研究目的: 椎间盘疾病是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其中腰椎间盘退变又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原因。一系列国内外研究证实,椎间盘细胞外基质成分和数量的变化是椎间盘丧失力学特征的主要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在椎间盘... 邓迎丰关键词:椎间盘退变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疼痛分级 文献传递 预注麻黄素、间羟胺对脊麻后剖宫产孕妇血压、心率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比较预注麻黄素、间羟胺预防脊麻后剖宫产孕妇低血压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60例剖宫产孕妇分成A、B、C3组静脉补液,3组均先输注万汶500mL[速度20mL/(kg·h)]后改输乳酸林格液10mL/(kg·h)。脊麻成功后,A组静注生理盐水1mL,B组静注间羟胺0.25mg(1mL),C组静注麻黄素10mg(1mL),监测血压、心率变化。之后若出现低血压均给予静注麻黄素处理。记录3组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次数以及麻黄素总量,B、C组反应性高血压次数。胎儿取出后即测脐动脉血pH值。结果:3组间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C组>B组>A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C、B组少于A组,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麻黄素用量B组最少,3组差异有显著性。舒张压、心率、恶心呕吐率及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B、C组无反应性高血压。结论:麻黄素10mg或间羟胺0.25mg均能有效预防脊麻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发生,两者的应用能使循环更加平稳,并且对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 黄建平 朱伟 邓迎丰 王勇 高涛关键词:剖宫产术 脊椎 麻黄素 间羟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在本院进行ESD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术前给予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中,两组均持续输注丙泊酚。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 d、术后3 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同时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术后1 d、术后3 d,观察组MMSE评分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1 d、术后3 d,研究组的POCD发生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ESD手术后的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邓迎丰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老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作用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应用中的临床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全身麻醉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计68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龄18~51岁,ASAⅠ~Ⅱ级。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 group,D组)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每组各34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术中唤醒前(T2)、术中唤醒时(T3)及出室即刻(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寒战、苏醒期躁动、出室即刻VAS评分等相关指标。结果 D组患者T1时点MAP、HR显著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T2、T3、T4时点MAP、HR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出室即刻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寒战及PONV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维持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患者术后疼痛,在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的同时不影响患者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廖家霖 邓迎丰关键词:脊柱外科手术 血流动力学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