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璇 作品数:6 被引量:5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抗血小板治疗对其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盛京医院2015年至2020年收治的5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有31名在术前接受过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或两者联合使用的抗血小板治疗。在倾向评分匹配后,口服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DAT)组中患者为30例,非DAT组为80例。结果 DAT组中有10例(33%)患者既往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DAT组的红细胞输入量较非DAT组更多[1400(800,1926)ml比0(0,1176)ml,P<0.001];血浆输入量[0(0,800)ml比0(0,300)ml,P=0.004]以及血小板输注量[(14.07±8.92)IU比(9.90±8.47)IU,P=0.026]均更多。DAT组的心包及胸骨后引流量更多[(5009.37±2131.44)ml比(3608.38±2294.40)ml,P=0.004]。DAT组的病死率相对非DAT组更高(26%比10%,P=0.027)。术前DAT是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OR=6.808,95%CI 1.554~29.828,P=0.011)。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手术前口服DAT与可能导致更多的输血和更高的早期病死率。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状况和外科医师的经验仔细考虑手术时机。 张帅 刘杨 蒋璇 谷天祥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抗血小板治疗 深低温停循环 新型无血预充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模型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对临床使用材料进行改进,建立一种新型的安全的无血预充的小动物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模型,以满足DHCA并发症病理生理的研究.方法取20只成年SD大鼠(14~16周,200~300 g).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管道由改良储血器、定制的小动物膜肺、滚压泵和硅胶管道以及自制热交换管道,管道预充量不足10 ml.右颈静脉、右颈动脉及左股动脉插管,右心房血液通过右颈静脉插管引流,通过左股动脉进行灌注.体外循环流量为全流量,大鼠体温降至18℃并进行45 min全身停循环,随后进行60 min复温.管道内血液离心并回输浓缩红细胞.在术中实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及体外循环指标.结果20例CPB及DHCA过程均成功完成.实验中无大鼠死亡.各时间点血气分析均正常.术后心率为(346.5±3.51)次/min,血压为(72.6±2.84)mm Hg,红细胞压积为(34.5±3.6)%.结论新型无血预充深低温停循环大鼠模型可以安全建立. 张帅 刘杨 蒋璇 谷天祥关键词: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动物模型 脑保护 心脏术后体外膜肺支持成人患者乳酸水平对临床后果的预测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术后体外膜式氧合支持过程中乳酸水平可否作为预测体外膜肺支持患者后果的有效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31例接受体外膜肺支持的成人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5.4岁(37-69岁),其中男14例,女17例,均为心脏手术术后因心脏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接受体外膜肺支持,其中22例成功脱机,脱机率71.0%,16例(51.6%)完全康复出院,9例(29.0%)未脱机。平均辅助时间为71.6 h(24-148 h),辅助过程中每2 h行血气分析,监测乳酸水平,其中生存组患者乳酸水平为(2.14±0.81)mmol/L,与死亡组[(4.48±1.24)m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辅助时间在死亡组虽然长于生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乳酸水平≥4 mmol/L患者死亡率为70%,〈4 mmol/L死亡率为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体外膜肺支持的心肺衰竭患者中的乳酸水平可以作为患者死亡率的预测指标之一,高乳酸水平往往伴随着较低的脱机率和较高的死亡率。 蒋璇 谷天祥 吴利民 修宗谊 王春 师恩祎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膜氧合作用 乳酸 降主动脉壁间血肿合并肺动脉栓塞一例 2024年 主动脉壁间血肿和肺动脉栓塞是两种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65岁降主动脉壁间血肿合并肺动脉栓塞男性患者行肺动脉取栓术及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效果良好。 刘金铎 蒋璇 谷天祥关键词:主动脉壁间血肿 肺动脉栓塞 病例报告 股动静脉部分转流联合全流量体外循环治疗降主动脉夹层瘤合并肺动脉栓塞一例 2013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3岁,体重66 kg,身高177 cm,体表面积1.772 m2。于2013年8月4日以“车祸伤伴胸部剧烈疼痛1d”为主诉收入我院血管外科。入院时生命指征平稳,行胸腹主动脉CT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见图1),诊断为创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左髋关节脱位,左侧肋骨骨折(4~8肋)。 蒋璇 谷天祥 吴利民 王春 修宗谊关键词:肺栓塞 体外循环 MicroRNA-183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细胞外基质重塑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microRNA-183(miR-18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参与调节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ECM)的机制。方法收集20例确诊为AAD的组织标本作为AAD组,20例无主动脉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组织标本作为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检测miR-183、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将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分为3组:Mimic组、Inhibitor组和对照组;Mimic组用miRNA-183 mimic转染HASMC;Inhibitor组用miRNA-183 inhibitor转染HASMC,对照组未做处理。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83、MMP-9 mRNA、MMP-9蛋白及其底物弹性蛋白(Elastin)的表达。结果AAD组miRNA-183相对表达量低于NC组(P<0.05),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NC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Mimic组miRNA-183、Elastin升高(P<0.05),MMP-9 mRNA和蛋白降低(P<0.05);Inhibitor组miRNA-183、Elastin降低(P<0.05),MMP-9 mRNA和蛋白升高(P<0.05)。结论miR-183可能通过调控平滑肌细胞中MMP-9的表达,参与平滑肌细胞ECM的重塑过程,促进AAD的发生、发展。 韦耀东 袁敏 魏梦瑶 刘岳恒 于洋 蒋璇 赵晔 师恩祎 谷天祥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细胞外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