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荆涛

作品数:26 被引量:16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管
  • 7篇结肠
  • 6篇细胞
  • 5篇凋亡
  • 5篇血管平滑肌
  • 5篇血管平滑肌细...
  • 5篇平滑肌
  • 5篇平滑肌细胞
  • 5篇肌细胞
  • 5篇葛根素
  • 4篇细胞凋亡
  • 4篇基因
  • 3篇血管平滑肌细...
  • 3篇平滑肌细胞凋...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肌细胞凋亡
  • 3篇肛裂

机构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市心肺血...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5篇荆涛
  • 17篇张书信
  • 8篇高静
  • 7篇王绿娅
  • 5篇赵宝明
  • 5篇杜兰平
  • 4篇张涛
  • 4篇刘舒
  • 4篇陈航
  • 4篇王伟
  • 3篇吕燕宁
  • 3篇王艳逊
  • 3篇王锐
  • 3篇石凤茹
  • 2篇潘晓冬
  • 2篇王大全
  • 2篇秦彦文
  • 2篇石风茹
  • 2篇张兰珍
  • 2篇孙松朋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 1篇全国第十一次...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nocure涂膜剂治疗肛裂的临床研究
<正>为观察中药活血柔肝法对肛裂的治疗作用,我们将活血柔肝为主的中药制成中药涂膜剂(Anocure涂膜剂),并对其治疗肛裂的疗效进行了临床研究,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6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次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
张书信赵宝明荆涛高静
文献传递
葛根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部分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正>目的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再狭窄的形成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杜兰平王绿娅刘舒王伟荆涛吕燕宁石凤茹张涛
关键词:葛根素基因表达凋亡
文献传递
国内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
2024年
本文整理分析了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中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临床研究注册现状,汇总不同研究成果并分析现存问题,为今后相关临床试验的设计及实施提供借鉴。本研究共纳入110项已注册的IBS临床试验,包括干预性研究89项(80.91%),其余依次为观察性研究、病因学/相关因素研究、基础科学研究、诊断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共21项(19.09)。其中,中医药相关研究共56项(50.91%),非中医药类研究54项(49.09%);中医干预措施包括中药制剂口服及中医特色外治疗法,非中医药干预措施以微生物治疗为主。近年来,虽然我国有关IBS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明显上升,但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研究设计欠规范、注册信息填写不完整、透明度较低、成果转化数量少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整理分析国内IBS相关中医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并进行验证及补充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另建议寻求能够体现中医药优势特色的研究设计方法。
杨恒朱丽虹荆涛刘明星王志伟张书信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试验注册中医药
基于《金匮要略》辨治下利病思想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6
2019年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下利病范畴。张仲景《金匮要略》辨治下利病,因证脉治论事详尽,紧抓寒、热、虚、实、湿等病理因素,又以湿邪为重,认为风、寒、湿、热等实邪攻于肠腑为标,脾肾胃肠亏虚为本,标本又互为因果,发为本病。治法方药上,活用汗法、清法、下法、温补法、和法、固涩法等大法,或祛其实邪,或补其本虚,创制了白头翁汤、桃花汤、诃黎勒散、四逆汤、大承气汤等名方,至今仍指导并服务着临床。
刘子号芦煜代秋颖傅丽元张渊博荆涛张书信
关键词:《金匮要略》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论治
拔毒生肌散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索拔毒生肌散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纳入肛瘘、肛周脓肿术后患者19例,包括迁延1个月不愈者7例(A组),感染性创面者12例(B组)。2组患者均采用拔毒生肌散与凡士林1:9混匀,涂抹于无菌纱条,在常规消毒清创后,进行填塞或外敷,1次/d,连续7 d。观察2组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创面面积、脓性分泌物、局部疼痛瘙痒,监测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均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总有效率95.7%,其中A组(86.7%)有优于B组(100.0%)的趋势(P>0.05);治疗后创面面积显著缩小(P<0.05),脓腐评分显著降低(P<0.05),局部疼痛评分、瘙痒评分未显著降低(P>0.05)。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拔毒生肌散用于肛肠疾病术后难愈性创面和感染性创面的换药有效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傅丽元张书信高静荆涛郑娇代秋颖芦煜刘子号李诗莹屈映
关键词:拔毒生肌散肛瘘肛周脓肿术后换药创面修复
基于《金匮要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辨治,为临床提高疗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条文以及现代研究成果,提出《金匮》对于UC的认识,阐述其治疗原则以及相关理法方药的理论依据,根据脉象和相关症状来判断UC预后情况。[结果]UC病因病机包括素体虚弱,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积滞致痢,湿热互结,迫血妄行,或邪正相持,迁延不愈。治疗上应分清表里先后,同时应兼顾脾肾。热盛内滞者应清泻热结、荡涤积滞,湿热互结者应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脾肾阳虚者应温中散寒、涩肠止血。邪实壅盛者预后一般,内邪欲解者预后良好。阳气不复者预后较差。[结论]通过探讨《金匮》中UC的辨治,对于临床治疗UC具有现实意义。
芦煜代秋颖刘子号荆涛傅丽元张书信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金匮要略辨治休息痢预后判断
基于中医外科阴阳辨证探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被引量:2
2021年
阴阳辨证是中医外科辨证之总纲,以此指导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诊治多有效验。文章报道1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旨在探讨阴阳辨证之精髓,体现中医诊疗之优势。
芦煜刘子号荆涛傅丽元张书信
关键词:肛周坏死性筋膜炎阴阳辨证中医外治法验案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为主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套叠20例总结被引量:9
2004年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套叠的治疗方法,总结20例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套叠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结合中药硬化剂高位直肠粘膜下注射治疗的效果.结果表明,脱出、排便困难、便血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100%,患者满意率95%.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配合硬化剂高位注射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套叠的一种有效方法.
张书信赵宝明高静荆涛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直肠粘膜内套叠吻合器痔环切术硬化剂注射
祛风胜湿方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祛风胜湿方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共纳入104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祛风胜湿方免煎颗粒,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艾迪莎)。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评分、Geboes指数和Mayo活动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胜湿方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均可有效改善大肠湿热型UC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黏膜愈合、降低疾病活动指数,且祛风胜湿方疗效较佳。
代秋颖张书信刘莉高静荆涛陈航傅丽元芦煜孙松朋王锐王艳逊龙俊红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临床疗效
Anocure涂膜剂治疗肛裂的临床研究
张书信赵宝明荆涛高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