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瑞平

作品数:47 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2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5篇伦理
  • 18篇儒家
  • 16篇伦理学
  • 15篇生命伦理
  • 13篇生命伦理学
  • 7篇儒家伦理
  • 6篇中国生命伦理...
  • 5篇道德
  • 5篇文化
  • 4篇儒家思想
  • 4篇儒学
  • 3篇学人
  • 3篇医生
  • 3篇医学伦理
  • 3篇医学人文
  • 3篇哲学
  • 3篇人文
  • 3篇儒家文化
  • 3篇卫生改革
  • 3篇伦理原则

机构

  • 46篇香港城市大学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香港浸会大学
  • 4篇云南财经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6篇范瑞平
  • 4篇张颖
  • 3篇王明旭
  • 3篇蔡昱
  • 3篇王珏
  • 2篇方旭东
  • 2篇吴静娴
  • 2篇刘俊荣
  • 2篇王玥
  • 1篇何立仁
  • 1篇王庆节
  • 1篇陈立胜
  • 1篇李明
  • 1篇曹永福
  • 1篇丛亚丽
  • 1篇何仁富
  • 1篇丁春艳
  • 1篇邓蕊
  • 1篇王璐颖
  • 1篇边林

传媒

  • 20篇中国医学伦理...
  • 5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伦理学研究
  • 2篇哲学分析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开放时代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天府新论
  • 1篇中国卫生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工程研究——...
  • 1篇文化纵横
  • 1篇原道
  • 1篇哲学门
  • 1篇中国公共政策...
  • 1篇国际儒学(中...
  • 1篇2008年中...
  • 1篇2013“医...
  • 1篇2015南京...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孝道、生育伦理与子从母姓被引量:6
2019年
传统的生育伦理与儒家对孝道的推崇密不可分。女性在孝道、生育伦理与德性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提议在当代婚姻中,特别是在男女双方均为各自家庭独生子女的情况下,至少生育两个孩子,并可以安排其中一个孩子从母姓。"从母姓"可以得到儒家生育伦理的辩护:不仅遵从儒家孝道的要求,而且维护家族传承的价值;具有通过姓氏继承而为家族延续做出贡献意愿的女性,可能也更倾向于生育两个孩子;新的生育伦理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利目的,而是为了深层价值的实现和生命意义的安置。
白劼范瑞平
关键词:孝道家族传承
走向儒教贤能政治:在现代西方政治陷入困境之际被引量:1
2013年
现代西方政治已经陷入困境,本文只有认识到现代西方政治的严重危机和陷入困境这一事实,我们才能从长远的角度来探讨适当的人类政治、特别是中国政治的问题。中国若想避免走入这种困境,就不应该照抄照搬西方政治文化的基本原则及其政治制度,而是应当重新审视中国的儒教信念,设法建立我们自己的"贤能政治",认真探索一条"中庸性推广"
范瑞平
关键词:宪政
“人财两空”:由何而来?向何而去?——关于晚期肿瘤治疗不良医疗行为的伦理学笔谈被引量:1
2021年
0引子2021年4月18日,自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的知乎用户“张煜医生”连发两条动态,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的治疗不应该人财两空,治疗效果本来应该比目前更好并且花费更少。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件在社会各界引发巨大反响。4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了“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时表示,专家和同行的评议认为,该事件中反映的青海患者治疗过程基本上都符合规范。张煜医生则认为,有的所谓“个体化治疗方案”,与治疗原则相悖,就是为了获得最高收入,随便制定方案[1]。5月下旬,上海市卫健委作出了“陆巍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案”的处罚决定,对陆巍处以暂停执业6个月与警告处罚,罚款人民币3万元整。8月30日,陆巍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路为医”发文《一路为医,为医不易,且行且坚守》。他在文中表示:迫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一直没有能出面作回应。这使得公众无法全面了解事情的背景、经过和真相。但我始终相信,真相也许会暂时缺席,但是终将浮现。如果不是在过去,不是在现在,也许就是将来的某一天。
范瑞平张新庆蔡昱边林王云岭朱俊红杨国利曾迎春张桂芳
关键词:内科医生北医三院晚期肿瘤个体化治疗方案
人文走进临床:“诚之者”之道被引量:5
2014年
以儒家伦理为本,论述应该如何让临床服务人文化、人性化、良善化,特别是分析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及其与人文、道德的关系。从儒家人文,特别是"诚"的观念出发,探讨阻碍医学人文走进临床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结构问题。应以"诚"的心态、"诚"的途径,提高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废除奖金制度,协助他们创造一个良善、和谐的临床人文环境。只有这样,医学人文才能有助于攻克医疗体制中的顽障痼疾,突破不适当的利益藩篱,从而体现真诚的医学人文。
范瑞平
关键词:医学人文医生收入儒家
儒家生命伦理对当代中国市民道德品格与形态形成的根基性意义(摘要)
让人们从宪政建设说起.不少学者都在探讨中国应当构建什么样的宪政.从现代西方的观点看,宪政是要首先确立个人的基本权利(例如机会平等,言论自由等等),并把它们作为根本的宪政原则,指导立法,规范行政.相比较而言,如果我们认真对...
范瑞平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儒家伦理道德品格意识形态
文献传递
医疗保健制度正义标准新探被引量:2
2016年
实现卫生正义是一个国家建立健全医疗保健制度的重要目标。卫生正义一元论存在严重缺陷,亟需从多元视阈下探究医疗保健制度的新型正义标准。从平等、自由、对人的尊重、功利、责任五个价值维度出发,构建一个"卫生正义多元框架",并提出不同价值维度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全面、综合地比较、评价医疗保健制度的正义性提供理论新探。
吴静娴范瑞平
关键词:医疗保健制度功利
关于生命伦理学四原则理论的新讨论被引量:6
2021年
范瑞平:在与诸位专家之前交流的基础上[1-2],《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王明旭和我与丘卓斯(James Childress)教授作了进一步的书面对话[3],丘卓斯教授对于生命伦理学四原则理论(即所谓共同道德理论)作了简明而又深入的说明。这里王主编和我特别邀请诸位就这一轮新对话进行讨论,它至少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问题:①共同道德理论(即以他们的四原则为中心的理论)的来源是什么?是否存在普遍的或普适的深思熟虑的判断?
范瑞平蔡昱丛亚丽蒋辉张颖区结成徐汉辉王珏刘佳宝刘俊荣
关键词:公共政策生命伦理学道德理论
当代医疗的儒家伦理负载——回应评论者
2024年
为《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作出的11篇精彩评论予以回应,这些评论均认识到以问题为导向的当代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同儒家伦理传统的思想和价值的密切相关性,同时指出当代儒家医学伦理学与现代西方伦理观点和价值难以若合符节。分析如何发展儒家美德理论来适当地解决这些问题,回答这些评论对于拙作提出的一些明确的批评意见,深入探讨如何继承儒家家风,在医疗保健领域延续和再兴儒家家庭主义伦理传统。最后,对于“儒家公共理性”与“儒家生命伦理观”的关系问题,作出初步反思,提出区域全球伦理学取代全球伦理学的构想。
范瑞平
关键词:儒家思想美德
经济利益诱惑下医生尊重病人自主性的困惑探究被引量:4
2019年
探讨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应对方案既要借助经验调查结果,又要进行规范性论证。一项针对九省份45家医院的医生(n=5316)调查结果显示:当患者坚持要做在医生看来没有必要的核磁共振时,仅有15.0%的被调查医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为患者开出检查单。这项检查对病人没有健康收益,还会削弱病人的自主性,但却又可能给医生带来经济利益。为使病人达到所需的理解并且没有被迫选择,医生需要向病人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使其理解自己的病情、诊断、可供选择的不同方案及其后果。经过医生、病人、家属三方面的充分交流、协商来达致决策的过程,可能是类似情况下真正尊重病人自主性的最佳方式。
范瑞平张新庆
关键词:家属参与核磁共振
前言: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伦理纠缠被引量:3
2020年
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早已涉入医学领域。乐观者认为这是好事,既有利于医学,也有利于患者,还有利于社会,值得勉力推进;悲观者觉得问题很多,影响深远,如果处理不好还会造成人类生活的灭顶之灾。本刊主编王明旭教授和笔者都认为,关于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最重要的还在于进行认真切实的研究,特别是有关伦理方面的研究。这是因为,人工智能的进步及其医学应用不仅影响我们对于人的生命及其健康的关注,还涉及我们对于人的伦理价值的追求,诸如我们对于人性尊严的崇敬、生命意识的探索、人际关系的维护,以及人类情感的珍惜。为此,本刊本期特别邀请医学伦理学界和法律学界的同仁撰文讨论,组成“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伦理及法律问题”这一期专刊。
范瑞平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性尊严医学伦理学人类情感乐观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