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言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与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电控制器
  • 3篇蓄电池
  • 3篇蓄电池供电
  • 3篇供电控制
  • 3篇供电控制器
  • 3篇固定冰
  • 3篇海冰
  • 3篇发电
  • 2篇设备供电
  • 2篇热力学
  • 2篇南极中山站
  • 2篇科考
  • 2篇厚度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2篇磁致伸缩
  • 2篇搭载
  • 1篇电阻

机构

  • 10篇中国极地研究...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程言峰
  • 6篇李志军
  • 6篇雷瑞波
  • 4篇郭井学
  • 3篇崔祥斌
  • 3篇孙波
  • 2篇窦银科
  • 2篇张占海
  • 1篇王昕
  • 1篇秦建敏

传媒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极地研究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海洋预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CCD成像技术进行渤海海冰观测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CCD成像技术进行走航海冰观测是国际南极科学委员会海冰过程与气候项目制定的南极海冰观测方法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利用CCD成像技术进行海冰观测及其图像信息提取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该项技术在南北极海冰走航观测应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及问题所在,讨论了南北极与渤海冰情和调查作业环境的差异,探讨了利用CCD成像技术进行渤海海冰观测的应用前景。
雷瑞波程言峰郭井学
关键词:海冰CCD
定点冰厚观测新技术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冰厚是冰科学和冰工程研究中最关键的物理指标之一,为满足定点冰厚观测不同需要,发展了3种定点冰厚观测新技术。结合它们的测量原理及其现场或实验室的应用结果,论述了它们的适用性和各自的优点。基于磁致伸缩原理的冰厚测量仪现场测量精度达±2 mm,解决了制约海冰热力学模式向精细发展的"瓶颈"问题;电阻式冰厚测量仪比利用温度廓线推求冰厚的技术更加可靠,且具有自动测量冰川表面物质平衡,进行河道、湖泊以及水库冰厚观测时同时监测其冰下水位的潜力;热电阻丝冰厚测量装置制作简单廉价、使用方便、数据可靠,在中国北方小型水文站广泛推广是适合的。
雷瑞波李志军秦建敏程言峰
关键词:冰厚磁致伸缩电阻
一种移动式观测室及其互补式供电方法
本发明涉及极地科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观测室及其互补式供电方法。移动式观测室包括观测间室和发电间室,所述观测间室内设置有用于发送控制数据、接收和显示监测结果的控制主机,所述发电间室内设置有互补式供电控制器;所...
郭井学孙波程言峰崔祥斌
文献传递
磁致位移传感器冰雪厚度测量仪原理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基于磁致伸缩原理的位移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多位置测量的特点,据此研制了一种能同时测量冰/雪表面和冰底面变化的接触式冰雪厚度测量仪.该仪器被应用到低温实验室冰厚和南极固定冰区冰雪厚度的测量中.实验室历时540h,测量精度±0.13cm;现场应用持续6个月,测量精度±0.20cm.高精度的测量数据,特别是现场测量数据,为分析冰厚变化的细微过程提供了基础,为深入研究气-冰-海耦合过程,完善海冰热力学数值模型提供了支持.另外,该仪器还能为冰工程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雷瑞波程言峰李志军王昕
关键词:厚度传感器
一种移动式观测室及其互补式供电方法
本发明涉及极地科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观测室及其互补式供电方法。移动式观测室包括观测间室和发电间室,所述观测间室内设置有用于发送控制数据、接收和显示监测结果的控制主机,所述发电间室内设置有互补式供电控制器;所...
郭井学孙波程言峰崔祥斌
南极中山站附近固定冰生消过程观测被引量:10
2010年
2005~2006年对南极中山站附近固定冰区海冰生消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基于观测数据比较了2005年和2006年冰季固定冰生消过程的差异,分析了冰厚增长速率的日内变化和季节变化,讨论了积雪对固定冰生消的影响。2005年尽管冰生长期的负积温较大,但由于雪厚较大,其冰厚增长速率和最大冰厚都小于2006年的观测值;极夜期间冰厚增长速率的日内变化不明显,但极夜前和极夜后都存在明显的日内变化;中山站以北16km范围内的冰/雪厚度随离岸距离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冰脊形成和冰山存在都会对局部的冰/雪厚度分布产生较大影响。
雷瑞波李志军窦银科程言峰
关键词:海冰积雪热力学
东南极中山站附近湖冰与固定冰热力学过程比较被引量:6
2011年
2006年对东南极中山站附近湖冰和固定冰的热力学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基于观测数据比较湖冰和固定冰热力学生消过程;分析湖冰和固定冰温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规律;计算不同深度层湖冰和固定冰的垂向热传导通量。结果表明:观测的湖泊和海岸区均在2月底至3月初形成连续冰层;湖冰9月底至10月初达到最大冰厚,早于固定冰1—2个月,湖冰最大冰厚在156—177 cm之间,固定冰最大冰厚在167—174 cm之间;湖冰和固定冰温度相对气温变化均存在高频衰减和相对滞后,随着深度增大其高频衰减和相对滞后均有所增大,其中固定冰更为明显,这导致相同深度的海冰垂向热传导通量小于湖冰的相应值;融冰期,固定冰脱盐过程导致其融点温度有所升高,从而出现冰温高于当地海水冻结温度的现象。
雷瑞波李志军张占海程言峰
关键词:海冰湖冰热力学厚度温度
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固定冰的夏季变化被引量:14
2007年
利用中国第21、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4/2005、2005/2006)对中山站附近海域固定冰物理特性系统观测的结果,特别是依据其中2005年11月下旬至2006年1月下旬的现场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山站附近海域固定冰消融过程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此区域固定冰从11月下旬开始消融,融冰期为62 d;同时,融冰期冰下水体温度迅速升高;在不断增强的太阳短波辐射和海洋热通量作用下,海冰温度也逐渐上升,并出现"相对冷中间层";热力和动力外强迫作用下,2005年12月18日—2006年1月14日期间此区域固定冰边缘线后退了20.9 km;另外,2005年12月18日固定冰边缘区走航冰厚监测结果还表明,边缘区海冰厚度在向岸方向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并且随着接近海岸海冰厚度的离散程度逐渐减小。
雷瑞波李志军张占海程言峰窦银科
关键词:固定冰物理性质夏季
一种移动式观测室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地科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观测室。移动式观测室包括观测间室和发电间室,所述观测间室内设置有用于发送控制数据、接收和显示监测结果的控制主机,所述发电间室内设置有互补式供电控制器;所述观测室的内部...
郭井学孙波程言峰崔祥斌
文献传递
基于磁致伸缩传感器的冰层厚度测试仪研制
利用磁致伸缩传感器高精度、高可靠、多位置测量的特点,通过环境适应性、自动测量控制、低功耗等设计手段,研制的冰层厚度测试仪,综合精度可达±2mm,可揭示冰层厚度变化的细微过程。现已在南极中山站获取了近1年的海冰定点实时数据...
程言峰李志军
关键词:磁致伸缩传感器厚度测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