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甄军辉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再生障碍性贫...
  • 3篇再生障碍性贫...
  • 3篇障碍性
  • 3篇障碍性贫血
  • 3篇贫血
  • 3篇贫血患者
  • 3篇VLA-4
  • 3篇CX3CR1
  • 2篇骨髓
  • 1篇亚群
  • 1篇用药
  • 1篇肾病
  • 1篇肾病大鼠
  • 1篇肾间质
  • 1篇肾间质纤维化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亚群
  • 1篇联合用
  • 1篇联合用药
  • 1篇间质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篇甄军辉
  • 3篇徐从高
  • 3篇任娟
  • 3篇彭军
  • 3篇张茂宏
  • 2篇孙琳
  • 1篇马士卉
  • 1篇郭玲
  • 1篇李宪花
  • 1篇胡昭
  • 1篇于媛
  • 1篇孙建芝
  • 1篇王文
  • 1篇江蓓
  • 1篇王旭平
  • 1篇曲迅
  • 1篇范晓红
  • 1篇孙琳
  • 1篇李锋

传媒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VLA-4和CX3CR1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迁移至骨髓中的作用研究
<正>目的:探讨T细胞迁移相关分子—VLA-4、CX3CR1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流式细胞术、PT-PCR分析46例再障患者(20例重型再障,26例非重型性再障)、21例正常对照骨髓和外周血...
任娟彭军甄军辉孙琳张茂宏徐从高
文献传递
VLA-4和CX3CR1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迁移至骨髓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T细胞迁移相关分子—VLA-4、CX3CR1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流式细胞术、PT-PCR分析46例再障患者(20例重型再障,26例非重型性再障)、21例正常对照骨髓和外周血T...
任娟彭军甄军辉孙琳张茂宏徐从高
文献传递
联合用药延缓阿霉素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蝙蝠蛾拟青酶Cs-4联合应用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贝那普利组(B组)、联合治疗组(U组)3组,每组20只。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水平及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层粘连蛋白(LN)、肾组织中纤连蛋白(FN)、胶原蛋白Ⅳ(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组织性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U组、B组分别和M组相比,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明显降低(P<0.01),TP和ALB明显升高(P<0.01),U组和B组相比,BUN、Scr、TG、Cho亦明显降低(P<0.05);M组肾脏病理肾间质纤维化较重,而B组较轻,U组最轻;免疫组化可见B组和U组中LN、FN、ColⅣ、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M组(P<0.01),并且U组和B组相比,ColⅣ、TGF-β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RT-PCR显示B组、U组TGF-β1mRNA、PAI-1mRNAT、IMP-1mRNA的表达,均较M组降低(P<0.01),U组较B组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蝙蝠蛾拟青酶Cs-4和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有相加作用,能有效的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李锋甄军辉范晓红江蓓李宪花郭玲胡昭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肾间质纤维化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表面VLA-4和CX3CR1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T细胞表面VLA-4、CX3CR1的表达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①流式细胞术分析46例AA患者(20例重型AA,26例非重型AA)骨髓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VLA-4、CX3CR1在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②ELISA方法测定其骨髓和外周血浆中VCAM-1(VLA-4的配体)、Fractalkine(CX3CR1的配体)的含量。结果:①AA患者外周血中CD3+细胞比例基本正常(P>0.05),CD8+细胞比例明显上升,CD4+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骨髓中CD3+、CD8+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1),CD4+细胞比例减低仅在重型AA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A患者骨髓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VLA-4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CD3+/CX3CR1+细胞、CD3+/CD4+/CX3CR1+细胞以及CD3+/CD8+/CX3CR1+细胞比例均升高(P<0.05),尤其CD3+/CD8+/CX3CR1+细胞比例升高更为显著(P<0.01)。③AA患者骨髓和外周血浆中VCA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Fractalkine水平在重型和非重型AA患者骨髓中以及重型AA患者外周血浆中均升高(P<0.05)。结论:获得性AA作为一种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疾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T细胞通过高表达CX3CR1,与Fractalkine相互作用,从外周血迁移到骨髓,并在骨髓中积聚导致造血干/祖细胞的破坏。
任娟甄军辉孙建芝马士卉孙琳王旭平王文于媛曲迅张茂宏徐从高彭军
关键词:CX3CR1VLA-4T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