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
- 作品数:7 被引量:60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试析当今词汇语用学研究的不足被引量:1
- 2010年
- 当今词汇语用学研究的不足在于只考虑了词汇原子概念,不能解释词汇概念的外延出现完全变化和短语层面的缺省成分现象。为此,本文探讨复杂概念的临时概念构建和短语层面的缺省成分的语用充实。
- 王茂
- 关键词:短语词汇语用学语用充实
- 英汉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被引量:51
- 2009年
- 本研究以"宇宙巨链"隐喻(Lakoff&Turner 1989)和隐喻突显原则(Kvecses 2002)作为理论框架,对英汉动物隐喻现象进行跨文化比较,试图揭示动物隐喻的本质。本文重点探讨了两种语言中36个有代表性的动物隐喻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对此进行了认知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英汉动物隐喻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文化特殊性。
- 项成东王茂
- 关键词:动物隐喻映射
- 英汉情感控制与语言表达
- 2010年
- 对情感语法形式的选择与文化、社会和个人三者对情感本质的态度相关。表现在句法风格上,当身体出现变化,或体验者主动产生言语或面部交际行为时,一种情况就是体验者成为注意中心。另一种情况是,当情感、身体部位或身体感知出现自发变化,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时,它们就成为注意焦点。本文通过英、汉互译的语料分析说明这种句法选择,并通过实证检验说明句法脚本与情感的联系。
- 项成东王茂
- 关键词:情感控制语言表达身体部位
- 无意歧义与有意歧义的生成及其关联解释
- 2007年
- 本文借用关联理论并结合认知语境对人们交际话语中的无意歧义与有意歧义现象进行分析,以说明认知语境在无意歧义与有意歧义的生成中的作用,并用关联论解释这两类歧义的生成。
- 王茂
- 关键词:无意歧义有意歧义认知语境
- 汉语“眼、目”的转喻与隐喻被引量:6
- 2010年
- 本文以汉语中含"眼、目"的复合词、成语为语料,从转喻和隐喻互动的视角探讨其中的转喻和隐喻本质。研究发现,这些复合词、成语包含概念转喻"感觉器官指代感觉",和概念隐喻"看见就是触及"、"思、知、懂就是看见"。本文重点研究"眼指代视力"和"眼指代心智"这两个概念转喻,并以此为起点,探讨转喻和隐喻之间的互动。结果表明,这些转喻和隐喻表达都需要一定的想象力,都是基于身体体验,而这些身体经验又是身体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 王茂项成东
- 关键词:转喻隐喻
- 关联条件在网络交际中的变化被引量:1
- 2011年
-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交际以关联性为取向,且关联性以关联条件为基础。信息获得和理解的过程从根本上是一次收支过程,即用最小的心理加工成本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当今,作为人类交际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交际同样以关联性为取向,但它在许多方面又不同于直面交际,所以关联条件在网络交际中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蓝本,探讨关联条件在网络交际中的具体变化。
- 王茂
- 关键词:网络交际
- 概念隐喻和抽象思维被引量:1
- 2009年
- Ritchie支持概念隐喻理论,反对Vervaeke&Kenney提出的批评。虽然Ritchie修正了概念隐喻理论,但他始终坚持抽象思维主要依赖体验经验的隐喻投射的观点。Ritchie的观点存在着简化论的危险,极为错误地表达了抽象思维,和不能解释概念隐喻理论通常预设的有意义的认知现象。我们提出了一个对普遍存在的映射(例如空间关系映射到其它领域)的更认知的解释,以代替依赖体验经验的解释。我们的解释非常符合Ritchie提到的程序知识和相似性。Ritchie主张把概念融合理论作为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但概念融合理论并不能如他所愿产生足够的解释力。
- 王茂
- 关键词:概念隐喻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