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卫国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咽鼓管
  • 2篇疗效
  • 2篇耳聋
  • 2篇鼻内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留置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菌
  • 1篇多药耐药菌感...
  • 1篇眼震
  • 1篇医院感染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性耳聋
  • 1篇右侧
  • 1篇源性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异物
  • 1篇置管

机构

  • 10篇淄博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王卫国
  • 7篇张增
  • 6篇于海洋
  • 4篇王惠忠
  • 4篇孙丰林
  • 2篇冯涛
  • 2篇满荣军
  • 2篇牟雪萍
  • 2篇孙士平
  • 2篇夏倩
  • 1篇张琴琴
  • 1篇许荣
  • 1篇谢翼
  • 1篇夏拥军
  • 1篇王孝
  • 1篇郑霞
  • 1篇翟冰
  • 1篇许晓松
  • 1篇路荣忠
  • 1篇王丹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咽鼓管鼓室内短期留置导管并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经咽鼓管向鼓室内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留置10天,期间每隔1天注入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后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共治疗276耳,治愈115耳(41.7%),显效94耳(34%),有效46(16.7%),无效21(7.6%)。有效率达92.4%。结论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置管并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无明显并发症。
于海洋翟冰张增王卫国
关键词:鼻内窥镜咽鼓管突发性耳聋导管留置
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置管注药治疗梅尼埃病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鼓室内置管注入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引导下经咽鼓管向鼓室内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留置1周左右,期间注入庆大霉素注射液,并同期口服类固醇激素以保护听力。观察用药后1、3、7 d及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庆大霉素注射后1 d内即可缓解患者眩晕症状,1周内症状完全缓解,3个月内复发率极低。结论既往大多数实验集中在庆大霉素对内耳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而忽视了其治疗作用,我们认为内耳灌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梅尼埃病。
于海洋孙丰林张增王卫国
关键词:梅尼埃病鼻内镜检查
20年外源性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疗回顾研究
孙丰林夏倩谢翼夏拥军许荣胡岩生王卫国王惠忠
耳鼻喉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耳鼻喉科科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菌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感染的控制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耳鼻喉科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共125例,回顾性分析其感染多药耐药菌的例次率,通过医院感染的统计分析对耐药菌株种类和特征及检出率进行统计,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耳鼻喉科患者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67%,革兰阳性菌占33.33%,同时多发生于头颈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者较使用时间>7d者检出率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感染疾病患者的预防和控制过程中,要对其感染多药耐药菌的种类和耐药性进行检测与分析,加强对标本的培养检查和药敏试验,从而在临床上更加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耳鼻喉科多药耐药菌感染率。
冯涛牟雪萍张琴琴王卫国于海洋
关键词:耳鼻喉科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致头颈部及躯干上部皮下气肿一例
2011年
患者,男,45岁,因右耳突然耳鸣伴听力下降7d于2011年4月25日以“右耳突发性聋”收入院治疗。患者7d前晨起时突感右耳持续性蝉呜音,并伴有听力下降,无眩晕、恶心及呕吐,无四肢活动障碍。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侧耳廓无红肿及畸形,乳突区皮肤无红肿及压痛,双侧外耳道清洁,鼓膜完整,标志清楚,活动度好。
于海洋孙丰林张增王卫国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皮下气肿头颈部躯干四肢活动障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耳带状疱疹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平均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2,P<0.05);两组临床症状治愈平均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4、7.72、7.70、6.21,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并能够缩减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冯涛丁霄雁张增王卫国于海洋牟雪萍
右侧外耳道耵聍腺瘤1例被引量:3
2014年
耵聍腺瘤起源于外耳道软骨部耵聍腺导管上皮和肌上皮,其组织结构与汗腺相似,病因可能与腺体发育异常、腺体增生有关。也有人认为系胚胎性汗腺或汗腺管的异位生长。虽然为良性肿瘤,但易复发,有恶变倾向。多发于耳道外1/3,王保华等报道的12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中有4例手术前曾确诊为耵聍腺瘤。我们分析研究了临床中对于治疗这一类似病例的措施,利用手术根治性切除肿瘤,疗效确切。现介绍1例外耳道耵聍腺瘤的有效治疗案例,报告如下。
于海洋张增刁秀莉王卫国
关键词:外耳道手术病理
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十六项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市135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进行GJB2、GJB3、SLC26A4、WFS1和线粒体DNA 12SrRNA共5个基因16个突变位点检测,研究该地区耳聋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集135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外周血,以聚合酶链反应对16个突变位点进行目的片段扩增并直接测序。结果:在135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中,62例检测出基因突变,检出率45.9%(62/135),其中双等位基因突变(纯合突变+复合杂合突变)24例,检出率17.8%(24/135);38例仅检测到1个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28.1%(38/135)。30例患儿检测出SLC26A4基因突变,检出率最高,为22.2%(30/135);其次是GJB2基因突变,19例患儿检测出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14.1%(19/135)。共检测出突变等位基因86个,突变等位基因频率(突变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总数)为31.9%(86/270),SLC26A4c.766_2A>G是最常见的突变,为11.11%(30/270);其次是GJB2c.235delC突变8.5%(23/270);SLC26A4c.2168A>G和WFS1c.2158A>G均有较高的突变检出率(2.6%)。结论:SLC26A4基因突变是导致本研究患儿非综合征型耳聋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GJB2基因突变;SLC26A4c.766_2A>G是最常见的突变形式,其次是GJB2c.235delC突变;本研究检测出GJB3和WFS1基因突变,没有检测出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
满荣军张增路荣忠王孝孙士平王丹许晓松王卫国王惠忠
关键词:GJB2基因SLC26A4基因
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帽结石症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帽结石症(HSC-Cu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HSCCu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视频眼震图仪记录滚转试验诱发的眼震,比较各个试验头位的眼震方向、潜伏期、强度及持续时间,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所有患者采取避免健侧卧位,高枕睡眠,白天避免甩头动作,并口服敏使朗治疗1周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左、右转头均诱发出水平离地性眼震。眼震潜伏期:健侧、患侧分别为(0.93±0.65)s、(1.01±0.78)s,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时间:健侧、患侧分别为(100.58±36.56)s、(118.65±43.71)s,持续时间均大于60s,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度:健侧、患侧分别为(45.58±28.71)°/s、(20.42±16.64)°/s,健侧眼震强度明显大于患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右侧HSC-Cup患者23例,左侧HSC-Cup患者13例。所有患者采取上述治疗方法1周后复诊,28例(77.77%)痊愈,36例(100.00%)有效。随访期间4例复发。结论:根据眼震方向和持续时间可做出HSC-Cup的诊断,根据眼震强度可判断受累侧别。避免健侧卧位及口服敏使朗对治疗HSC-Cup简单有效。
孙士平王惠忠王卫国满荣军郑霞
关键词:半规管眼震
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对创伤性鼓膜穿孔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136例(136耳)创伤性鼓膜穿孔中的68例(68耳)采用MEBO油纱贴补穿孔治疗,平均3 d~7 d更换1次贴补油纱,并行电子耳内镜拍照,对穿孔愈合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随访3个月,采用ME-BO油纱贴敷治疗的68耳小、中、大穿孔治愈率分别为100%、100%、83.33%;愈合时间分别为:(9.0±1.8)d、(12.0±2.2)d、(20.0±3.6)d,其中大穿孔1例未愈,1例失访。结论 MEBO能有效地促进鼓膜上皮层、纤维层增殖,加快鼓膜穿孔愈合,并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孙丰林夏倩王惠忠张增王卫国
关键词:鼓膜穿孔湿润烧伤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