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龙英

作品数:2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废名
  • 3篇知识分子
  • 3篇情感
  • 3篇作家
  • 3篇小说
  • 2篇叙事
  • 2篇诗歌
  • 2篇诗意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莫须有
  • 2篇教育
  • 1篇当代作家
  • 1篇抵达
  • 1篇新文学
  • 1篇心境
  • 1篇叙事结构
  • 1篇艺术
  • 1篇意境
  • 1篇意象

机构

  • 14篇湖南工程学院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 1篇湘南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7篇熊龙英
  • 1篇陈亚琼
  • 1篇谢卫平
  • 1篇张小刚
  • 1篇唐林轩
  • 1篇刘智跃
  • 1篇李定春

传媒

  • 5篇湖南工程学院...
  • 3篇湘南学院学报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现代语文(上...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与废名20世纪40年代的精神立场
2023年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废名战时在家乡黄梅近十年的避乱生活为底本,莫须有先生在现实中所遭遇到的衣食住行等具体问题都以废名的切身经历为据。观其所历,20世纪40年代之前废名的生活经历主要为北大求学—教书—交友—西山隐居,思想上偏重向“精神”层面求解。而黄梅避难意味着作为知识分子的废名真正走向“世俗”生活层面,如何看待生活方式的改变给“自我”所带来的思想上的变化,如何解决一个知识分子掉进世俗的“魔障”中所面临的精神困惑,这是废名在20世纪40年代所遇到的“精神危机”。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这一回溯性文本为寄托,废名用文学的感知方式触摸自己在20世纪40年代置身于乡间或民间所遭遇的精神困境,在儒释道的“杂烩”中完成“自我”的精神修行,在格物致知的“理智”认识论中确立“为民”布道的知识分子精神立场。
熊龙英
关键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精神立场
新时代高校校本特色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2023年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立足和发挥自身优势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校情校史、校本课程资源、校园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依托这些校本特色平台的建设将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效载体,同时也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熊龙英张小刚刘芊晴
关键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蔡测海创作中的乡土意识与诗意表达
2018年
以半虚构、半真实湘西社会生活为主体,土家族作家蔡测海在作品中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相对比较封闭的地理、历史空间,以及构成这个空间的"人"的乡土意识与情感方式。同时,他的作品又通过现代文明对"乡土世界"的外部冲击视野,构建出一个在徘徊中躁动,在惶惑中挣脱的充满矛盾的"湘西社会",在小说的意识层面上努力探索"出走"与"回归"的精神主题。
熊龙英谢卫平
关键词:湘西世界乡土意识诗意
“躲避崇高”的知识分子群像——论阎真小说中的世俗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2017年
阎真小说塑造了一群在市场社会里与世沉浮的世俗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抛弃传统精英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降低人格精神,退守个人生活世界,追求物质,追逐权力,放纵欲望。作家以同情的态度,描绘了他们价值立场主动后撤的必然性,揭示了他们精神境界自动沉沦的过程。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凸现了时代的精神焦虑,表达了作家对知识分子的现代性文化反思。阎真小说为新世纪中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世俗知识分子群像。
熊龙英刘智跃
关键词:知识分子世俗化群像
以“癫”证“道”:《莫须有先生传》论
2022年
在《莫须有先生传·序》中,废名借庖丁答梁惠王的一句话作为对莫须有先生的嘉奖:“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正是解读《莫须有先生传》的“立身之本”,借助戏谑与反讽,废名通过近乎“疯癫”的莫须有先生表达他的人生之“道”、生存之“道”,体现出废名从“自我”的感知出发,对儒、道、释思想的融合与理解。
熊龙英
关键词:废名
隐性的抒情与影响:从《红楼梦》到《桥》
2021年
《红楼梦》的叙事,有细密写实的一面,也有空灵诗性写意的一面。在论及《红楼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方面,历来被重视的往往是写实的一面,对其"抒情"影响谈及较少。将《红楼梦》和现代京派作家废名的小说《桥》进行对照观察可见,去欲望化的情爱言说方式、审美化的修辞意境、以"梦"为桥梁构筑的诗境,这些古典抒情"因子"通过隐约的渠道,成为以《桥》为代表的现代文学"抒情"一脉的内在滋养。
熊龙英
关键词:抒情红楼梦
存在之路的抵达——朱文创作的现象学研究
朱文是当代的重要作家之一,朱文的现象学文学创作对当代文学有着重要意义。朱文的创作在现象学上的体现是其创作(诗歌、小说、电影)中始终表现出对日常生活、日常行为的关注,这种关注并非简单的生活原生面貌的直接呈现,而是一种现象学...
熊龙英
关键词:中国当代作家
文献传递
《呼兰河传》:回忆中的温情与向往
2020年
《呼兰河传》是萧红个人才华的充分体现,是其在感情上的延续与支撑。香港作为萧红回忆故乡呼兰河的一个特殊机制,开启了属于萧红极其个人化的情感经历,记忆中儿时生活的温情又透露出现实窘境中的萧红的情感向往,从而凝成了其小说中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成为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熊龙英
关键词:《呼兰河传》回忆情感交流
情与佛的冲突——苏曼殊小说的情感探析被引量:4
2007年
苏曼殊小说中的主人公或身为僧人而陷入情感中不能取舍,或在情劫中挣扎最后以死亡或者遁入空门的方式得以解脱。情与佛相冲突的的现象构成了苏曼殊小说的特殊的情感叙述方式。
熊龙英
关键词:苏曼殊
民国时期作家型教授群体参与现代教育的特征及其意义
2018年
民国时期作家型教授群体的存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现象。民国时期作家型教授群体一般学贯中西,其参与现代教育彰显了现代人文内涵,赋予了中国现代教育全新的发展内涵,对我国大学文学教育乃至文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熊龙英陈亚琼
关键词:民国时期现代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