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智跃

作品数:6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文学
  • 15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9篇小说
  • 14篇文学
  • 8篇新时期小说
  • 8篇生命
  • 8篇精神分析学
  • 8篇精神分析学说
  • 7篇文化
  • 7篇文艺
  • 6篇叙事
  • 6篇文艺理论
  • 5篇悲剧
  • 4篇电影
  • 3篇叙事模式
  • 3篇艺术
  • 3篇隐喻
  • 3篇影片
  • 3篇审美
  • 3篇索引
  • 3篇题材
  • 3篇同学

机构

  • 54篇湖南第一师范...
  • 7篇苏州大学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0篇刘智跃
  • 1篇张尚晏
  • 1篇陈曙
  • 1篇熊龙英
  • 1篇邹循豪
  • 1篇阳超武
  • 1篇朱建伟

传媒

  • 6篇求索
  • 6篇创作与评论
  • 4篇湖南社会科学
  • 3篇理论与创作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电影评介
  • 3篇韶关学院学报
  • 3篇湖南科技学院...
  • 3篇常熟理工学院...
  • 3篇湖南第一师范...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图书馆
  • 2篇四川戏剧
  • 2篇当代文坛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和谐的悲剧——读少一的《耳光响亮》
2016年
少一的《耳光响亮》是一篇关于尊严的小说。皮一修,一个普通基层警察,临近退休年纪的老人,在工作场合,被领导无辜掌掴。这辱没了他的人格,突破了他的做人底线。这又是一部关于规矩和纪律的小说。领导公然无视法纪,蔑视规定,老子天下第一,逼迫下属违反工作纪律。皮一修举报上级,反映情况,既是为自己找回人格尊严,更是为了维护政治规矩和工作纪律的严肃性。皮一修无疑是站在正义一方。
刘智跃
关键词:《耳光响亮》悲剧工作纪律人格尊严严肃性小说
论精神分析主体观及对新时期小说的影响
2009年
在人类主体观念的流变中,精神分析学说的无意识主体观颠覆了人类理性主体观念,直接影响了文学的主体观。在新时期文学语境中,它深刻影响了小说中的审美表现和人的观念。
刘智跃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主体观
在重建历史的名义下——评新版《乌龙山剿匪记》的叙事策略被引量:1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湖南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一鸟龙山剿匪记》(以下简称《乌》)横空出世,席卷全国,引发万人空巷,成为湖南电视永远的记忆和经典。正是因为该剧,人们记住了编剧水运宪、导演宋昭、演员申军谊等人的鼎鼎大名,其电视歌曲亦唱彻大江南北,激荡燃情岁月。而今,湖南电视人高调翻拍该剧,并在媒体上展开如潮涌般的宣传攻势,企图借助原剧的社会影响,创造新的市场传奇。
刘智跃
关键词:叙事策略湖南电视台电视剧
新世纪,新“风景”——论方方近年小说创作的新特点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论述了新世纪以来,方方小说出现的值得注意的新倾向。具体表现为:由描绘外部现实的“新写实”到刻画主体人的深层心理的转变,由建构文本、主题的现代性到解构文本、主题的现代性的转变。这些又反映了作家创作观的根本变化。
刘智跃
关键词:小说评论创作观文本结构审美需求
红色偶像剧的文学史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青春偶像"韩流热",暴露了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影视剧创作危机和影视剧创作中的价值观念危机。在此情境下,红色偶像剧应运而生。在"偶像"横流的时代,"红色偶像"不仅承继了传统的审美形式,而且肩负了"榜样"教育的使命,从而提升了偶像剧的价值意义和表现力。
刘智跃
关键词:偶像时代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嬗变的一个侧面——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索引”为例被引量:4
2005年
以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为对象,宏观考察了1978到1990年间文艺理论研究的情况。从栏目设置和栏目名称变革方面考察了其中所反映的文艺思想及其变化。从论文数量方面考察了文艺理论发展情况和文学观念变革情况。80年代文艺理论呈现出变化发展、迂回曲折的特点。
刘智跃
关键词:文艺理论人大复印资料
“躲避崇高”的知识分子群像——论阎真小说中的世俗知识分子形象塑造
2017年
阎真小说塑造了一群在市场社会里与世沉浮的世俗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抛弃传统精英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降低人格精神,退守个人生活世界,追求物质,追逐权力,放纵欲望。作家以同情的态度,描绘了他们价值立场主动后撤的必然性,揭示了他们精神境界自动沉沦的过程。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凸现了时代的精神焦虑,表达了作家对知识分子的现代性文化反思。阎真小说为新世纪中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的世俗知识分子群像。
熊龙英刘智跃
关键词:知识分子世俗化群像
论中国新时期性偏至小说及其本能生命观念
2008年
以表现人的性欲本能至上的性偏至小说,是新时期受精神分析影响的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性偏至小说刻画性心理,运用性象征、性隐喻乃至性叙事等手法,表达了新时期作家对个体生命的追求和本能生命观的重视,表现了一种新的人的观念。
刘智跃
关键词:生命本能
徜徉历史与书写励志——读《蔡伦》
2013年
一 历史小说是历史和小说的结合,历史必然要真实,而小说则是虚构的,这两种看似矛盾的事物在历史小说里的共存,是历史事实和故事叙述的统一与融合,因此,历史小说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充分发挥作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刘智跃
关键词:历史小说励志历史事实历史必然故事叙述
《恰同学少年》:成长叙事模式的新突破
2009年
"成长叙事"是当代文艺的重要内容。《恰同学少年》的成长叙事特点是红色偶像、青春成长。这是对传统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革命成长模式和90年代以来大众文艺的市场成长模式的突破。它在叙述人物成长过程、表现人物与社会环境的融合共生关系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刘智跃
关键词:恰同学少年成长叙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