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向明

作品数:17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体育
  • 8篇高校
  • 5篇高校体育
  • 4篇大学生
  • 4篇女大学生
  • 4篇教学
  • 3篇体育教育
  • 3篇体育课
  • 3篇体育课程
  • 3篇教育
  • 3篇课程
  • 2篇羽毛球
  • 2篇体育教学
  • 2篇体育行为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分化
  • 1篇选项
  • 1篇选项课
  • 1篇学校体育
  • 1篇羽毛球场馆

机构

  • 16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杨向明
  • 4篇吴爱兵
  • 1篇苏小运
  • 1篇张振华

传媒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安徽体育科技
  • 1篇巢湖学院学报
  • 1篇长沙铁道学院...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运动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9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大学生体育心理行为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5所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心理和行为进行调研分析。结论: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的价值功能的认识具有较高的共性;大多数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积极;健康、娱乐和减肥是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女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表现在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上明显不足,在体育行为上表现出与态度的不一致性,不良的外部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交互作用是其行为弱化的关键所在。
杨向明吴爱兵
关键词:体育教育女大学生体育心理体育行为
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的性别透视现象思考被引量:15
2012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中男女大学生以及体育教师的体育行为和意识表现,得出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存在:体育教学中的性别屏蔽现象、体育师资结构上的性别隔离现象、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上的性别分化现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刻板现象以及课外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偏失现象等结论。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加以分析,指出追求教育平等的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成为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和性别行为的强化等强有力手段,也是直接导致男女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结果上的性别不平等。
杨向明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性别分化
体育课程目标的界说与构建被引量:1
2014年
梳理体育课程目标四种取向的差异,评析其利弊得失,提出我见之重构必然.着力探寻其普遍的规律性,引导教师在实践中科学地利用"目标"这个概念.消解体育新课程目标在运用实施中产生的问题,给力教师有效地运用目标指导课程实践,从而提高体育课程目标的绩效.
杨向明张振华
关键词:课程界说
安徽省部分城市羽毛球场馆运营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访问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安徽省部分城市的羽毛球场馆的运营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部分城市的羽毛球馆的数量不多;分布不均;规模小;硬件设施一般;私营性质较多;大多运营良好;经营内容以羽毛球相关产品和服务为主;以小时计价的经营方式。指出羽毛球场馆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杨向明吴爱兵
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科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4年
本文通过对构建高等院校教育评价体系价值的阐明,并且整合目前高等院校体育评价体系里面暴露出来的缺点,针对性地给出怎样创设新时代下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进而达成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杨向明
关键词:体育教育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历程简析
2014年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一是从1903年开设体操科到"五四"运动(1919年)推行的德、日等资本主义的军国主义体育思想。二是从"五四"运动到30年代,推行的欧美的自然主义和爱国主义体育思想。三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推行的民主主义体育思想。四是五十年代的运动技能教学思想。五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体质教育思想。六是80年代至现在的终身体育、竞技体育、快乐体育、体育多功能思想等多种指导思想并存的局面。
杨向明
关键词:学校体育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
人文精神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融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体育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现象,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信息和内涵。但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并不十分突出,或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值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人文精神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在提高高校的软实力方面有积极意义。为此,应十分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鉴于此,分析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内涵、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并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几点建议,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提供参考。
杨向明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人文精神
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参与的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5所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不固定者居多;大多数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体育价值;62.4%的女大学生有着积极的体育态度;47.8%和45.9%的女大学生是以上体育课和自发的方式参与体育锻炼;多数女大学生选择羽毛球、健美操和乒乓球作为主要体育锻炼项目;大多选择不收费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女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薄弱,消费水平低;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和学习压力大以及缺乏氛围。
杨向明吴爱兵
关键词:高校女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行为
高校体育选项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设计
2012年
学习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有效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安徽省部分高校的体育选项课学习评价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运动能力评价结合运动参与评价的学习评价新体系。旨在构建更为全面、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杨向明
关键词:体育选项课
体育欣赏-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新形式被引量:16
2006年
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采用体育欣赏教学形式,它可以弥补目前体育实践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杨向明
关键词:体育欣赏体育理论课教学形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