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伟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猪细小病毒感染PK-15细胞抗病毒相关因子转录变化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为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后引起干扰素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反应,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作者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PV感染PK-15细胞引起的病毒DNA量的变化和细胞因子IFN-β、IFN-γ、IFNAR-1、IFNAR-2、MHC-Ⅰ、MHC-Ⅱ、MX1、iNOS、2-5AS、RNase L和IRF-3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PPV感染PK-15细胞12h病毒开始大量迅速增殖,48h达到最高峰;PPV感染后可引起PK-15细胞中IFN-β、IFN-γ、IFNAR-1、IFNAR-2、MHC-Ⅰ、MHC-Ⅱ、Mx1、iNOS、2-5AS、RNase L和IRF-3的转录量显著增加,其中Mx1基因在24h转录量达到8 423倍。猪细小病毒感染可引起PK-15细胞抗病毒相关因子转录增加。
- 李厚伟魏战勇尹海燕陈红英李金磊韩志涛崔保安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细胞因子PK-15细胞转录时相
- 一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RT-PCR诊断被引量:5
- 2009年
- 2008年11月,河南焦作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情。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病死鸡的气管和肾脏等组织进行RT-PCR扩增,扩增出预期目的基因。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 王振亚王睿王彦斌陈红英魏战勇邵攀峰李厚伟崔保安
-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RT-PCR
- 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猪细小病毒在PK-15细胞增殖动态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将猪细小病毒HN1株接种于PK-15细胞,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猪细小病毒增殖的基本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在PK-15细胞中,病毒在接种后2h开始增殖,在12~60h增殖最为迅速,在60h病毒达到增殖最高峰.研究还发现在6h病毒开始释放,72h达到最高峰.
- 魏战勇王学兵陈红英王亚宾李厚伟刘三阳崔保安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猪细小病毒增殖规律
- 实时定量PCR探讨猪细小病毒自然感染猪体内病毒的分布情况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猪自然感染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后病毒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分析病毒对猪器官组织的嗜性,揭示猪细小病毒的致病机制。【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猪细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定量检测自然感染仔猪、妊娠母猪和同时混合感染有猪圆环病毒2型的仔猪器官组织中PPVDNA的相对含量,分析猪细小病毒的组织嗜性及其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时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在多种器官组织中均可检测到PPV,在感染仔猪的肾脏、脾脏、髂下淋巴结中病毒含量较高,为1.39×105~1.81×106μL-1;在感染妊娠母猪的肾脏、脾脏、肺脏、子宫内膜中病毒含量为4.56×105~5.82×106μL-1;混合感染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仔猪肺脏中的PPV DNA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从2.69×104μL-1增加到5.04×105μL-1。【结论】PPV对猪肾脏、脾脏、淋巴结、妊娠母猪子宫的嗜性最强,对肝脏的嗜性较弱;PCV2的混合感染可促进PPV在肺脏的复制增殖,增强了PPV对感染器官组织的亲嗜能力。
- 李厚伟魏战勇郭显坡陈红英李金磊韩志涛崔保安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实时定量PCR
- 精液中猪细小病毒DNA三种提取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09年
- 猪精液中含有高浓度的蛋白质,因此提取高纯度DNA较为困难;试验分别用水煮法、异硫氰酸胍法和Trizol法三种方法对连续稀释梯度猪精液提取猪细小病毒DNA,应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评价提取效果并加以对比。结果发现Trizol法可以提取出高纯度的DNA,但因Trizol试剂价格昂贵,不适用临床检测;比较另外两种方法,水煮法较异硫氰酸胍抽提法更为有效,是一种迅速、简便、经济、高效的DNA提取方法,适合于临床大量样品的检测。
- 魏战勇梁静怡李厚伟王东方陈红英崔保安
- 关键词:猪精液DNA提取方法猪细小病毒异硫氰酸胍
- 白细胞介素32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9年
- 白细胞介素32(IL-32)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主要由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皮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32具有特异的结合蛋白酶3,并与肽聚糖的胞壁酰二肽、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具有协同作用,通过两条通路进行信号转导,决定了其前炎性细胞因子的特性,与多种疾病有密切相关,在治疗炎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了解IL-32的背景及研究现状,已日益迫切。此文综述了IL-32的来源,结合蛋白及核酸结构,信号转导及协同作用,重点介绍了IL-32的生物学功能和与疾病的相关性。
- 李厚伟魏战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32生物学功能疾病
- 猪细小病毒感染PK-15细胞后对MIP-1α、TGF-β、PGK1及MURR1等细胞因子mRNA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
- 【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后引起抗病毒相关细胞因子的反应,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我们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PV感染PK-15细胞引起的病毒DNA量的变化和细胞因子MIP-...
- 耿静微李厚伟尹海燕陈红英李金磊韩志涛崔保安魏战勇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细胞因子PK-15细胞转录时相
- 文献传递
- 猪细小病毒感染PK-15细胞后对MIP-1α、TGF-β、PGK1及MuRR1等细胞因子mRNA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
- 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后引起抗病毒相关细胞因子的反应,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我们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PV感染PK-15细胞引起的病毒DNA量的变化和细胞因子MIP-1α...
- 耿静微李厚伟尹海燕陈红英李金磊韩志涛崔保安魏战勇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细胞因子PK-15细胞转录时相
- 文献传递
- 猪细小病毒感染对PK-15细胞因子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
-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妊娠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等,还可引起感染母猪不孕或反复发情,并普遍存在于国内外的养殖场,严重影响...
- 李厚伟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感染PK-15细胞免疫反应
- 文献传递
- PPV感染PK-15细胞后对4种抗病毒细胞因子mRNA转录时相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对抗病毒相关细胞因子mRNA转录时相的影响,探讨宿主-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对PPV感染PK-15细胞的病变进行了显微观察,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PV感染PK-15细胞后,细胞病毒DNA含量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和MURR1等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PPV可以快速诱导PK-15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感染后1 h即可检测到PPV DNA,随着时间的延长,PPV DNA含量逐渐增加,并于48 h时达到峰值,相对含量为1 800左右。MIP-1α和PGK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2 h显著增加,之后下降;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72 h时显著增加;MUR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24 h时显著增加,48 h后下降。【结论】PPV感染可引起PK-15细胞抗病毒因子mRNA表达水平升高。
- 耿静微李厚伟尹海燕陈红英李金磊韩志涛崔保安魏战勇
-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细胞因子PK-15细胞转录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