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鑫
-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飞行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教学接力”装备实操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14年
- 为解决装备课程实操教学中存在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和效果检验不充分的问题,创新"教学接力"模式,将原来的"静默式"操作转变为"讲解式"操作,实现"教""学"角色的灵活转换,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教改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 刘涛孟凡磊李冀鑫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诊断方法研究
- 2008年
- 根据支持向量机原理,对线性可分与线性不可分两种情况分别建立了分类模型,模型的求解转化为一个二次规划问题,在选用径向基核函数的参数时运用网格搜索的方法进行选取最优参数。在应用到乳房肿瘤的医疗诊断中,准确率为93.00%,较以前的方法有了明显的提高。
- 郑小洪侯志强李冀鑫顾新锋
-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特征提取
- 飞机俯仰姿态的μ鲁棒控制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飞机飞行条件变化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基于μ控制理论设计鲁棒的俯仰姿态控制系统。根据干扰抑制原理将俯仰姿态控制系统设计转化为μ综合的一般框架,将鲁棒性能问题转化为广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利用D-K迭代算法求解得到14阶的μ控制器,基于平衡截断方法将该控制器成功地降为4阶。对μ降阶控制器进行鲁棒性分析,结果表明μ控制能兼顾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
- 李冀鑫
- 关键词:飞行控制结构奇异值
- 头盔显示器图像源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图像源技术在头盔显示器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简述了图像源技术的发展及透视式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详述了新出现的透反式液晶显示技术,及其在头盔显示器研究中具有的良好的应用前景。
- 赵国荣刘涛李冀鑫
- 关键词:头盔显示器
- 基于μ理论的飞机俯仰姿态控制
- 2011年
- 针对飞机飞行条件变化引起的模型不确定性问题,基于μ控制理论设计鲁棒的俯仰姿态控制系统。首先,根据干扰抑制原理将俯仰姿态控制系统设计转化为μ综合的一般框架,合理地选择加权函数确定广义被控对象,通过引入虚拟的不确定块将鲁棒性能问题转化为广义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然后,利用D-K迭代算法求解得到14阶的μ控制器,基于平衡截断方法将该控制器成功地降为4阶。最后对μ降阶控制器进行了鲁棒性分析,并与在相同加权函数条件下设计的H∞控制器相比较,结果表明μ控制兼顾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避免了保守性。
- 李少阳李冀鑫
- 关键词:飞行控制鲁棒控制结构奇异值
- 头盔显示器的光电技术发展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头盔显示器将是未来战斗机的主飞行显示器,能有效地提高飞行员的事态感知能力和战斗效率.论述了作为其关键技术的光电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综述了其取代平视显示器作为主飞行显示器对光电技术的要求、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方向.
- 刘涛赵国荣李冀鑫
- 关键词:头盔显示器光电技术
- 舰载飞机纵向着舰自抗扰导引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08年
- 为使舰载飞机沿着理想的下滑轨迹安全着舰,自动着舰系统必须具备跟踪甲板运动和抑制气流扰动的性能。因此,采用自抗扰控制器(ADRC)设计了纵向着舰导引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自抗扰导引系统不但对典型输入的跟踪性能令人满意,而且抑制突风扰动的能力较强;和PID导引律相比,系统响应的品质有较大的改善。
- 李冀鑫侯志强郑小洪
- 关键词:舰载飞机自抗扰控制着舰导引
- 甚低频拖曳天线的稳态构型计算被引量:3
- 2011年
- 拖曳天线力学特征和控制是飞机对潜通信系统进一步深入论证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对其稳态动力学研究是进行拖曳天线力学特征和控制的基础。文章通过对其运动状态及其受力进行分析,建立机载甚低频拖曳天线稳态动力学模型。运用打靶法进行求解,计算出了在不同空气阻尼情况下天线稳定构型,分析了绳索的张力分布情况并比较了空气阻尼对天线稳定构型和天线张力的影响。
- 郑小洪侯志强李冀鑫
- 关键词:打靶法
- 基于H_∞控制的飞机俯仰角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10年
- 将H∞控制理论应用于飞机俯仰角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按照干扰抑制原理将控制系统的设计转化为H∞标准控制问题;然后,通过选择适当的加权函数构造出广义的被控对象;最后,采用Matlab的鲁棒控制工具箱求得俯仰角控制器。频域分析和时域仿真均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标称性能和鲁棒性能。
- 徐彦军林正孙岩李冀鑫
- 关键词:H∞控制俯仰角飞行控制
- 基于H_∞混合灵敏度的着舰飞控系统被引量:2
- 2010年
- 为提高舰载飞机在着舰状态下的操纵性能,增强着舰飞控系统对不确定性的鲁棒性,设计基于混合灵敏度理论的着舰飞行/推力综合控制系统。该系统以空速和航迹角为被控变量,通过选择加权函数使控制系统设计转化为混合灵敏度问题,并编制Matlab程序求解控制器。针对控制器阶次较高的问题,采用主导极点法进行降阶,以降阶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表明,航迹角传递函数的带宽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实现了航迹角和空速之间的解耦,对气动系数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 李冀鑫徐彦军侯志强
- 关键词:混合灵敏度着舰飞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