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立新

作品数:139 被引量:70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8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2篇细胞
  • 39篇肝细胞
  • 38篇肝癌
  • 31篇基因
  • 29篇甲基化
  • 28篇肿瘤
  • 24篇细胞癌
  • 23篇肝细胞癌
  • 21篇自发性破裂
  • 20篇肝癌自发性破...
  • 15篇蛋白
  • 15篇切除
  • 14篇DNA甲基化
  • 12篇免疫
  • 11篇切除术
  • 10篇手术
  • 9篇胶质
  • 9篇肝细胞肝癌
  • 8篇胶质瘤
  • 7篇脑胶质瘤

机构

  • 108篇安徽医科大学...
  • 2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技术...
  • 15篇香港中文大学
  • 13篇香港大学
  • 4篇滨州医学院
  • 4篇安徽省立医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武警安徽省总...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医学情...
  • 1篇六安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桐城市人民医...

作者

  • 138篇朱立新
  • 77篇耿小平
  • 24篇熊奇如
  • 17篇许小亮
  • 15篇李晓明
  • 14篇钱叶本
  • 14篇范上达
  • 13篇赵红川
  • 10篇刘付宝
  • 9篇徐培坤
  • 7篇赵义军
  • 7篇田开亮
  • 6篇王国斌
  • 6篇孙昀
  • 6篇谢坤
  • 6篇邹兵兵
  • 5篇刘念
  • 5篇钱波
  • 4篇黄帆
  • 4篇丛林

传媒

  • 20篇安徽医科大学...
  • 18篇肝胆外科杂志
  • 8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安徽医药
  • 3篇消化外科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安徽医学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10篇2012
  • 14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8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经验
2011年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手术加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7~2009年收治胶质母细胞瘤患者48例,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行全脑分割剂量放疗,部分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疗;同时联合化疗,方案是静脉滴注替尼泊甙60mg/(m2·d)+司莫司汀100mg/d,或口服替莫唑胺75mg(/m2·d)。结果肿瘤全切除43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无新增神经功能损伤33例,出现新的失语症状11例,新的肢体偏瘫症状10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56.25%,肿瘤复发时间平均6.8个月。结论全切除肿瘤+术后早期行放疗+个性化化疗可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期。
赵庭生徐培坤朱立新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手术放疗化疗疗效
vWF和Ⅳ型胶原纤维及层粘连蛋白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管新生指标vWF和IV胶原纤维 (CollIV)及层粘连蛋白 (Lam )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5 3例肝细胞肝癌的标本进行肝血窦vWF ,CollIV及Lam的染色、计数 ,并用检测数据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vWF染色的血管面积与肿瘤的TNM分期及肝内门静脉浸润呈正相关 ;CollIV染色的血管面积与肝内门静脉浸润呈正相关、与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 ;Lam染色的血管面积与肝硬化及术中出血量呈负相关、与术后生存期呈正相关。结论 虽然vWF ,CollIV及Lam同为血管新生指标 ,但在肝细胞肝癌中 ,vWF及CollIV的表达量可作为血管新生指标 ,并与血管浸润有关、为预后的负性指标 ;而Lam的表达量则与血管新生无关 ,其结果反映的是肝硬化程度及术中出血量 ,并与预后呈正性相关。
朱立新刘弋范上达
关键词:肝肿瘤遗传学遗传学VWF胶原纤维层粘连蛋白
肝癌中p16、PRb及PCNA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耿小平朱立新孙佩兴
关键词:肝癌PCNAPRBP16细胞增殖活性
槐耳清膏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HepG2/ADM多药耐药性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槐耳清膏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槐耳清膏的细胞毒作用和处理前后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浓度;RT-RCR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槐耳清膏在0.01g/L以下剂量时对HepG2和HepG2/ADM耐药细胞株的抑制率均<10%,半数抑制率(IC_(50))分别为0.917 g/L和1.66 g/L,无细胞毒剂量即0.008 g/L的槐耳清膏能部分逆转HepG2/ADM细胞的耐药性,与之合用使耐药肝癌细胞对阿霉素、顺铂、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的相对逆转效率分别为79%、73.5%、97.4%和86.7%,HepG2/ADM细胞内阿霉素浓度明显增加,MDR1表达下降了33.7%。结论槐耳清膏具有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下调MDR1表达、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积累有关。
刘念耿小平朱立新许伦兵熊奇如钱叶本谢坤
关键词:多药耐药槐耳清膏
NK细胞及淋巴细胞坏死率对URSA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淋巴细胞对不明原因性复发性流产(URSA)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免疫治疗前后CD16+CD56+NK细胞与淋巴细胞坏死率(CDC)的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对行主动免疫治疗的440例URSA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坏死率和CD16+CD56+NK细胞比率进行测定,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353例成功妊娠至孕12周之后,成功妊娠率85.50%;60例在孕12周前再次流产,流产率为14.50%;其它(17例1年以上未孕,10例失访)。妊娠成功组治疗后淋巴细胞坏死率显著上升,CD16+CD56+NK细胞明显下降(P<0.01);失败组治疗后淋巴细胞坏死率升高,而CD16+CD56+NK细胞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效果较好,CD16+CD56+NK细胞和淋巴细胞坏死率是URSA患者孕前免疫状态的两个独立指标,亦是评价免疫治疗疗效的两个重要参数。
李琴丛林袁静方慧琴朱立新吴瑾
关键词:主动免疫治疗
肝癌自发性破裂病因探讨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 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病理机制。方法 对肝癌破裂及非破裂患者的标本各30例 ,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流式细胞的方法 ,检查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其血管壁上有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结果 研究发现 ,肿瘤破裂的患者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受损 ,导致体内抗原抗体复合物 (IC)积聚并沉积在血管壁上 ;IC由乙肝病毒e1抗原 (HBeAg/ 1)、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1q所组成 ,主要沉积在小动脉壁的弹力膜上 ;在IC的沉积处 ,其小动脉壁存在血管受损现象。结论 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功能受损导致的IC血管沉积及小动脉受损 ,致使小动脉脆弱 ,在受力情况下极易破裂出血 。
朱立新耿小平范上达
关键词:小动脉自发性破裂肝癌抗原抗体复合物胞吞
一种具有光热及荧光增强双功能的金纳米星@量子点复合型细胞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光热及荧光增强双功能的金纳米星量子点复合型细胞探针,其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金纳米星、二氧化硅层、量子点和二氧化硅纳米壳层;其是采用化学逐层生长方法制备的:首先利用籽晶生长方法制备金纳米星;接着利用水解的方...
尹乃强刘艳松朱立新许小亮
文献传递
一种高亮度无毒性荧光量子点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亮度无毒性荧光量子点纳米复合探针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二氧化硅球溶胶;(2)制备二氧化硅与量子点复合材料;(3)制备二氧化硅-量子点-二氧化硅结构。本发明是通过在二氧化硅表面连接大量的荧...
尹乃强许小亮朱立新
老年胆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了解老年(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菌群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302例胆道感染老年患者的胆汁,并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2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标本培养阳性185例,阳性率为61.3%,共分离出病原菌1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6株占76.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55株占37.7%;革兰阳性菌46株占11.0%,以肠球菌为主;引起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接近100.0%;其次为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7.5%、8.9%;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高度耐药。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耐药严重。结论老年患者胆道感染细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敏感;肠球菌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鹑鸡肠球菌(D群)。
魏勇杨瑞芳朱立新
关键词:胆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老年患者
一种磁控溅射原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控溅射原位制备大面积石墨烯层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制备对二甲苯二聚体块靶材;(2)在硅衬底上用磁控溅射法生长碳薄膜;(3)通过快速退火的方法使碳薄膜石墨化形成石墨烯薄膜。本发明通过原位磁控溅射法制备了...
曾令辉许小亮朱立新江大亨马长丘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