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明

作品数:40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细胞
  • 24篇基因
  • 21篇甲基化
  • 21篇肝细胞
  • 19篇细胞癌
  • 19篇肝细胞癌
  • 17篇肿瘤
  • 9篇DNA甲基化
  • 7篇肝肿瘤
  • 6篇原发性
  • 6篇启动子
  • 6篇染色
  • 6篇染色体
  • 6篇基因甲基化
  • 6篇癌组织
  • 5篇启动子甲基化
  • 5篇肝癌
  • 4篇甲基化状态
  • 3篇蛋白
  • 3篇等位

机构

  • 39篇香港中文大学
  • 17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山东大学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0篇李晓明
  • 15篇耿小平
  • 15篇朱立新
  • 14篇刘宗石
  • 6篇孙昀
  • 6篇王波
  • 5篇黄帆
  • 5篇熊奇如
  • 5篇赵红川
  • 5篇刘付宝
  • 4篇洪凡真
  • 4篇赵义军
  • 4篇钱叶本
  • 4篇邵建永
  • 3篇李川军
  • 3篇吴秉铨
  • 3篇李栋
  • 3篇董桂银
  • 3篇吴秋良
  • 3篇王国斌

传媒

  • 7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癌症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5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细胞癌的多基因甲基化
目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检测肝细胞癌(HCC)的多基因甲基化和药物逆转,探讨其在 HCC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并为抗甲基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方法(methylation-s...
李晓明丘礼武赖宝山张翠娟孙建华刘宗石
关键词:肝移植病理诊断
文献传递
肝细胞癌患者血浆FHIT、SLI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浆中FHIT和SLIT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6例HCC患者血浆及1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FHIT和SLIT2的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36例HCC患者外周血浆中FHIT和SLIT2的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50.0%(18/36)和27.8%(10/36);1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均未检出基因甲基化改变。外周血浆中FHIT和SLIT2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与性别、年龄、HBV感染、肝硬化、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无癌栓及是否为复发病例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联合AFP和血浆中FHIT和SLIT2基因甲基化检测诊断HCC敏感性达86.1%,高于单独应用AFP检测的诊断敏感性(61.1%)(P〈0.05,x2=5.79)。结论HCC患者外周血浆中可检测到FHIT、SLIT2基因甲基化改变,与临床参数无相关性。联合AFP及血浆DNA甲基化检测可提高HCC的诊断敏感性。
纪宗淑耿小平孙昀朱立新彭晓春李晓明
关键词:肝细胞DNA甲基化FHIT基因血浆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皮素受体B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况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我们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or B,EDNRB)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简称启动子甲基化)状况进行检测,以分析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朱介之王波洪凡真李晓明刘宗石
关键词:基因启动子区域内皮素受体B子宫内膜癌甲基化状况CPG岛癌组织启动子甲基化
原发性肝癌患者17号和16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的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研究肝癌17号和16号染色体特定区域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发生情况,并探讨LOH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和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17号和16号染色体LOH。结果17号染色体6个位点在至少一个位点发生LOH的有31例(82%),其中D17S520(17p1213.3)和TP53(17p13.1)位点LOH频率大于50%;17q所选4个位点中,仅D17S795位点LOH频率大于30%(40%)。16号染色体5个位点在至少一个位点发生LOH的有26例(72%),所选5个位点LOH率均大于50%,其中以D16S413(16q24)位点LOH率最高(71%)。p53基因的LOH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肿瘤的大小有关;16号染色体LOH与肝癌的临床病理改变和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明显关系。结论17号染色体,尤其是p53基因的LOH与肝癌的发生有关,肝癌在染色体16q24区LOH率高,提示染色体17p和16q24区可能存在多个与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邵建永李晓明刘宗石刘宗石
关键词:肝癌原发性染色体LOH基因丢失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HBS1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况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朱介之王波洪凡真李晓明刘宗石
关键词:基因启动子区域子宫内膜癌甲基化状况CPG岛癌组织女性生殖系统启动子甲基化
原发性肝细胞癌多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5 对染色体38 个位点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 ,LOH 与肝癌的临床病理改变和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用PCR 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检测肝癌LOH。结果:发生高频率LOH 的位点有染色体1p 的D1S186(p31 , 48-1% ) 和D1S243(1p36-3 , 51-6 % ) ; 染色体9p24 的D9S54(61-8% ) 、9p21 的D9S1747(52-4% ) 和DD9S1752(51-8 % ) 位点;10 号染色体10q23 ~24 区D10S1223(53-3 % ) 和D10S1225(38-7 % )位点; 16 号染色体16q24 区的D16S413 位点LOH 频率最高(70-8 % ) ; 17 号染色体17p13 上TP53(53-8 % ) 和D17S520(56-8% ) 。各染色体LOH 与肝癌的临床病理改变无明显关系;HCV 和HBV 复合感染与p53 和p15INK4B基因的LOH 有关。结论: 肝癌的发生、发展与多染色体的LOH 有关, 在染色体1p31 , 1p36~p35 , 9p24 和9p21 ,10q22 ~24 ,16q24 和17p 可能存在多个与HCC 有关的TSG。
邵建永李晓明侯景辉曾木圣吴秋良刘宗石
关键词:肝细胞癌杂合性丢失染色体抑制基因
肝癌细胞系中SLIT2、DAPK、RIZ1、CHFR、EDNRB、3-OST-2基因甲基化状态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SUN449、BEL-7402、SMMC-7721、Hep3B和HepG2 5种肝癌细胞系中SLIT2、DAPK、RIZ1、CHFR、ED-NRB和3-OST-2 6种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方法体外培养以上5种肝癌细胞系,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5种肝癌细胞系中SLIT2、DAPK、RIZ1、CHFR、EDNRB和3-OST-2 6种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SLIT2、RIZ1、EDNRB和3-OST-2 4种基因启动子区域在5种肝癌细胞系SUN449、BEL-7402、SMMC-7721、Hep3B和HepG2中为完全甲基化,甲基化率均为100%;DAPK基因在此5种肝癌细胞系中为完全非甲基化,未发现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为0;CHFR基因启动子区在SUN449、BEL-7402、SMMC-7721和HepG2细胞系中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率为80%,在SUN449、SMMC-7721和HepG2中为不完全甲基化,在BEL-7402细胞系中为完全甲基化,在Hep3B中为完全非甲基化。结论肝癌细胞系中SLIT2、DAPK、RIZ1、CHFR、EDNRB和3-OST-2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是普遍现象,而DAPK基因呈低甲基化水平。
李培坤耿小平朱立新李晓明刘付宝赵红川
关键词:基因
DNA硫化修饰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石蜡包埋的结直肠癌p15基因甲基化改变被引量:5
2003年
吕亚莉赵坡李晓明钟梅韦立新陈薇李向红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石蜡结直肠癌P15基因甲基化基因转录
少枝胶质细胞瘤REOT1基因的表达减少与1p丢失
<正>人类1号染色体短臂(1p)的丢失是许多肿瘤常见的基因改变。最高的1p丢失频率可以发生在少枝胶质细胞瘤。神经肿瘤临床已经广泛应用1p的丢失来评估病人对化疗的反应和肿瘤的发展预后。但是与这些临床有关的1p靶基因仍然不清...
吴浩强吴杨林李晓明彭颂先
文献传递
人肝细胞癌染色体1p36.2-p36.3的肿瘤抑制位点的初步鉴定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对肝细胞癌(HCC)的1号染色体远端可能含有肿瘤抑制基因(TSG)的精细缺失片段定位,为克隆新的TSG提供位点依据。方法使用1号染色体短臂(1p)的43个微卫星DNA多态性标志,其中30个标志集中分布在1p36.2p36.3,分析了38例原发性HCC的杂合子丢失(LOH)。结果74%(28/38例)肿瘤至少有1个位点的LOH发生在1p36.2p36.3。丢失图排列鉴定了两个独特的最小共同丢失片段(SCDR)。第1个定位在1p36.3的SCDR位于D1S2145和D1S2893位点之间;第2个定位在1p36.2的SCDR位于D1S244和D1S489位点之间。更重要的是应用复合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第2个SCDR中的D1S434位点的纯合性丢失。结论高密度位点的LOH分析证实的2个独特的丢失片段有力提示,至少有2个肿瘤抑制位点存在1p36.2p36.3及在HCC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成为进一步克隆新的TSG的重要定位基础和捷径。
李晓明刘宗石丁敏丁敏王晓秋刘允怡吴珊王晓秋
关键词:肝肿瘤染色体杂合子纯合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